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施展受限的原因探析
2010-02-16王郁芳
王郁芳
(湖南省委党校 妇女理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施展受限的原因探析
王郁芳
(湖南省委党校 妇女理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以湖南省某区女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从性别视角出发编制女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结合文献资料、访谈材料以及调查问卷相关数据,构建了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从模型分析发现,男女两性大学生在村官的胜任力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女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难较男大学生村官要多,在镇、村两级的关注度也小于男大学生村官。这其中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社会文化、乡村政治、政府相关政策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施展
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010年中组部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今年全国计划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的各个省市大规模开展,顿时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女大学生村官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女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女大学生,享受国家财政薪水补贴,完成规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自由选择工作。中央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选聘力度,这对于就业相对困难的女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机遇,他们可以公开、公正、公平地参加考试,接受选拔与考核。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平等的选入机制能否带来工作中的事实平等,在农村这样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政治氛围当中,女大学生能否胜任村官一职,在履职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是我们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集中座谈法。以湖南省常德市某区2008年和2009年选聘的42名大学生村官作为调查对象,分发问卷让他们填写,之后将男女性别的问卷分开整理、统计,然后进行比较,将所需要的内容以数据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定量分析时使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100%。同时,本研究还对湖南省常德市某区管理大学生村官的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一部分女大学生村官,以及所任职村的村干部、村民进行了走访与座谈,以获得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一、女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新兴人力资源学派主张选拔人才时不仅看重人的显能,还关注其潜能,注重人的胜任力。[1]为了适应新农村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首先为招聘女大学生村官构建一个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于组织而言,可以知道从事一项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技能、知识和性格特点;二是对于个体而言,可以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工作绩效有着最直接的影响。[2]现根据麦克利兰教授对胜任力6个方面的特征描述,并结合本次调查问卷数据整理情况,将女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如下:
1、知识:对从事的工作领域有用信息的组织和利用
新农村建设缺乏年轻人才的支撑,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渴望有农业科学知识、组织管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的人入场。根据笔者到湖南某区委组织部搜集到的资料,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人员有28名,2009年有14名,在这42名村官中女性有26人,约占选聘村官人数的62%。这些女大学生村官中大专学历的有5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8人,研究生学历的有3人。所学专业涵盖了农学、法学、工商管理、会计、信息工程、语言文学、金融等,他们知识储备丰富,农业知识相对欠缺。
2、技能:能够办好事、办成事的能力
农村工作涉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内容广泛且复杂。如何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让自己被村民接受和认同,是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一大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中“根据你的感觉,你在农村基层工作有哪些优势”一题选择结果的统计显示,75%的女生认为自己头脑灵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强并且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与新思想;70%的女生认为自己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与村民无利益关系,易获取信任与支持;58%的女生认为自己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男大学生村官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所占比例依次为78%、63%和62%,与女生相比总体差异不大,表现出较高的自信。但男性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高于女性,女性对沟通能力与亲和力的自我评价高于男性,体现出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
3、社会角色:在他人面前表现出的形象
2008年5月5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给大学生村官的回信中,对全国的大学生村官提出了三点期望,其中一点提到: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与农民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角色的转变和重新定位问题。根据与镇、村干部的座谈,笔者了解到,80%以上的镇、村干部评价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比较快,工作积极性高,为人谦虚好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欠大胆。这方面男女大学生村官都一样,相比之下女生更谨小慎微一些。
4、自我认知:对自己村官身份的认知和评价
在农村走访调查期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现就任于某村支部书记助理的小成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在上任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有过思想上的徘徊和担心,有过满怀激情却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特别是在村两委领导的教导下,我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实现了由一名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我把在农村工作当成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把在农村的所谓的物质上的一点苦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炼和人生的财富。”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当村官后的感受,65%的人认为“还可以”,30%的人认为“很复杂,说不清楚”,只有5%的人认为“有点后悔”,而大部分女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身份有比较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5、特质:个体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
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决定了农村工作与生活的艰苦,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必须具备适应农村工作的个性特质。根据问卷调查,100%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选择在农村工作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72%的人认为自己自信勇敢,愿意去主动帮助他人;40%的人认为自己自主独立。在被调查者中,58%的人工作地非籍贯所在地,环境陌生,独立性稍差;75%的人认为自己乐观坚强,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并尽最大努力地作出贡献。
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的确是为了去基层接受锻炼,有些把大学生村官当作考公务员和去事业单位工作的跳板,还有的则利用担任村官的时间用来复习考研究生。所以,要想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作动机问题。“你选择担任村官的主要目的”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58%的人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得到锻炼,获得社会经验;42%的人是为了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想为农村作贡献;33%的人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多一个就业途径;8%的人是为今后参加研究生考试加分或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可见,大学生对去农村担任村官内心的想法总体是好的,但也夹杂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胜任特征模型为女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就业能力模块的构成和特征分析。据此模型,我们不难发现,在男女两性胜任力的对比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与以往关于大学生村官研究结论相同。但从目前社会环境来看,相比男大学生村官而言,女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更多。
二、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施展存在的困境
“男女在法律上‘无歧视平等’是形式平等,形式平等并不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3]大学生村官平等的选入机制也没有带给女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事实平等。
1、工作经验积累难
女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五花八门,专业知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对于农业技术、行政管理、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知识结构不太合理。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的某区到2009年止,选聘女大学生村官26人,仅一名女生是农学专业毕业。同时,传帮带的缺失也与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需要相悖。在农村,大部分村干部不会让年轻的女大学生村官一起协同工作,这样就难以让他们接触到复杂的村情民意,很难真正参与村里的实质性工作。
2、异地环境融入难
女大学生村官大多是从校园直接到农村基层任职,有的甚至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理论到实践、城市到农村的落差较大。调研发现,女大学生村官因为在村里属于少数群体,工作以外,与村干部、村民的情感交流相对较少,容易被边缘化,不容易融入当地生活。特别是那些外省市的女大学生,语言方面存在障碍,更缺乏归属感。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选聘的女大学生中有58%来自外省市,有80%的村官反映农村生活单调、娱乐较少,超过50%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在村内没有朋友,很孤独,内心呼唤同伴的支撑和情感上的归属。
3、任职种类拓展难
在传统性别教育下成长的女大学生村官,仍然深受社会性别角色约束。相对于男大学生村官,女大学生村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在农村的重头工作中,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缺乏魄力与威信;村民对女大学生村官处理复杂问题的信任程度相对而言也低于男性。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主要从事文字、计生、整理档案材料、传达文件及开会通知等辅助性工作,难以进入村里事物的核心决策层。
4、刻板印象改变难
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村官存在不同程度“不重视、不放心、不信任”的心态。对几个村的走访调查显示,村民更加喜欢男大学生村官。大部分村民表示,男大学生村官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女大学生村官虽然耐心,但是对于村里的挖井、农忙等各种体力活均不能胜任。在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座谈中发现,乡镇与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也比较看好男大学生村官,对他们的期望值相对较高,认为他们更有培养前途。即使女大学生村官在文书、统计、检查等工作中表现得相当优秀,也无法改变他们与男大学生村官相比的劣势。男大学生村官虽然表示可以一视同仁地看待女大学生村官,其实却认为自己更能胜任村官的工作。
5、自我定位准确难
女大学生村官以大学生身份来担任村官,极易造成角色定位不准。在传统观念中,很多父母认为,女孩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跳出“农门”,毕业后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进入白领阶层,嫁一个条件好的老公,而当村官是没有出息的,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与地位,而且在农村也难以找到条件适宜的夫婿。父母对自己孩子角色的期望与对村官这一角色的看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一些女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干部,只是在严酷的就业环境下的无奈选择和权宜之计。同时,当他们的同学在工作等各个方面看似都比他们要优越的时候,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这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村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看法,因而不能在其岗位上安下心来。
三、影响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施展的原因
1、社会传统性别文化的残存
女性能力发展的困境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相伴而生,与社会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有一定关联,但显然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变革的必然阵痛。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和社会性别秩序是抑制女性能力发展的重要根源。[4]传统性别文化是塑造男女社会性别角色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表现最为突出。所谓男权文化就是以男性为本位并在男性审视之下的文化,是为维护男性的绝对权威和政治地位而构筑的文化。男权文化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贬低妇女价值,并使之成为男性的附庸;其二,将妇女排斥在政治生活以外或者说将妇女定位于“主内”的角色。正是在这种普遍的二分意识影响和指导下,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的现象,即职业性别隔离。[5]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村干部觉得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做不出什么大事来,往往不能放开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女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大多被安排打字、整理收发文件、上传下达、日常接待以及打扫卫生等工作,而男大学生村官则跟随在村支书、乡镇领导左右参与春耕或秋收指导、基础设施建设及综治维稳工作。这样使得女大学生村官难以参与农村现实和复杂状况的处理,也难以积累实践经验。因此在调查中人们认为,男大学生村官比女大学生村官更适合农村工作,在现实工作调动和使用时,领导会充分考虑到性别因素就不足为奇。
2、乡村宗亲网络关系的牵绊
家族自从确立父系氏族社会时就有了,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地不断繁衍、分化,以宗亲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势力就形成了,这是中国社会最具特色的产物。[5]这种特性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固有的封闭形态已经逐步瓦解,有各种新鲜的血液注入,但是,这些新鲜的血液最初是不受欢迎的。农村人际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越往外关系越淡的血缘裙带关系,当地农民的血缘凝聚力会产生巨大的排斥力量。在干部选拔机制上,参选者与乡村干部私人关系网络以及其办事能力,成为其能否当选为村干部的决定性条件。[7]有些家族势力为了获取政治资本,不断地寻找代表本族人参与村政治事务的机会。一些大家族利用族大人多的优势,利用族内有人在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在县、乡(镇)两级政府任职的社会关系,帮助本族人入选村委会,在村内获取政治地位。[8]乡村政治的这种排外性加上传统政治的排女性,女大学生村官要与村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就会比较困难,女大学生村官常常不能真正参与村际事务的讨论,在选举过程中,也会被当做“外来人”而受到排斥。
3、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局限
一是大学生村官身份合法性尚待明确。1998年修订通过的《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可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仅仅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他们不具有所在村的户口,无权参与村委会选举,“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成了他们参与管理农村事务的瓶颈。“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之间的衔接存在疏漏,让“大学生村官”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二是后期管理与任职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截至目前,所谓“当村官”还不是一种建制性设置,可以看做是一项权宜性安排。无论是承诺3年“锻炼”以后考研加分,还是准允将来“提干”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或优先录取公务员,以3年为期,期满走人,并没有长远制度性打算。今后的归宿在哪里?是否会面临二次就业?这些问题可以说区级、镇级包括村官本人,心里都没底。调查中,女大学生村官表达了对前途的忧虑:现在社会上流传乡镇机构改革,一方面乡镇机构要裁人,另一方面大学生又不断地进入基层,在这场博弈中,我们的前途在何处呢?三是计划制定和实施者的“官场思维”,缺乏一种让大学生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9]在一些领导者看来,让大学生当村官,主要是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不必指望他们做什么事情。大学生村官到了工作岗位上,只能服从他们的上级领导、听从领导的安排,至于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到村里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缺乏实质性的考虑和安排。有位女大学生村官表示:“赋予我的这个身份很虚,没有实际话语权。”
4、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
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能力难以施展,除了上述原因,还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一是女大学生村官不可改变的生理差别。女性与男性存在天然的生理差别,除了体力、精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外,月经等生理周期也给女性身体和心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与困扰。由于男大学生村官具有精力和体力旺盛等特点,在农忙秋收、建设施工的时候,他们可以给予农民更多帮助;而女大学生村官即使有热情,却因为生理限制而无能为力。二是女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能力稍逊。相对而言,男大学生村官对自己有一个较长远的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实现目标;而女性大学生村官的成就动机弱,缺乏对理想的追求。三是“择偶梯度”婚恋模式影响女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稳定性。所谓“择偶梯度”,也就是婚姻中常说的“男高女低”模式。调查证实,女大学生村官的择偶标准也是向上的,在农村难以找到一个学识、身份、地位相当甚至超越自己的人,这直接影响了女大学村官的去留。
总之,女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也是农村妇女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女大学生村官施展胜任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每一个社会成员基本上都是某个或某些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的成员,人们在这些组织中可以获得组织化、制度化的社会支持;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又都生活在一个由他自己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网络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自己的社会网络中得到相应的社会支持。[10]女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施展相对受限,决定了必须为他们建构一个以自我支持为基础、以亲人朋友支持为纽带、以公共舆论支持为依托、以政府支持为主导和以高校教学支持为辅助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个支持网络的搭建和运作,对女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施展,对政府选好、用好这个群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朝阳,吴婷.基于胜任力的员工招聘探讨[J].企业经济,2010,(3).
[2]聂雪林,钟建安.员工胜任特征的开发培训[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3]王礼仁.男女平等的法律并不是最好的法律——以女性从政和婚姻诉讼为视角[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1).
[4]杨凤.当下女性能力发展困境及根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5]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4).
[6]吴学玉.家族势力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批判[J].乌蒙论坛,2006,(3).
[7]谭同学,饶翠薇.社会转型中的宗亲关系——以桥村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
[8]房建.家族势力对村级政权建设的影响和对策[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9]田晓超.论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
[10]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On Limited Reasons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o be Competent at Village Official
WANG Yufang
(Teaching Department of Women’s Theory,Hunan Provincial Party College of CPC,Changsha 410006,China)
Subjected as village official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Hunan Province,this paper makes a model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competent at village official,by interview from the gender view,combined with questionnaires,materials and related data.The model analys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competence in the village officials.But in work and life,female officials are facing more difficulties than male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they are paid less attention than male students.Among the reasons,there is although a reason 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the absence of the local culture,the short of local politics and governmental policies caused the main reasons.
female village official;competency;cast
10.3969/j.issn.1007-3698.2010.06.012
C913.68
A
1007-3698(2010)06-0076-05
责任编辑:董力婕
2010-08-22
王郁芳,女,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妇女理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