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警察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探讨

2010-02-16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女警警务工作

赵 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马列部,北京 100038)

女警察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探讨

赵 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马列部,北京 100038)

警察职业曾是女性的“禁区”。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女警数量不断扩大,警务工作范围不断扩展,他们已成为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特殊力量。女警发展面临着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困境。一方面,存在着女警人数所占比例小、岗位受限、晋升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有限、职业安全遭受到威胁等限制职业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繁忙的警务工作使其无法扮演好家庭角色,内心冲突激烈。促进女警工作与生活平衡需要社会方面与个体方面的双重努力,特别是社会政策的支持,公安机关的教育培养、挖掘、使用和管理。

女警;职业发展;工作与生活平衡;策略

自20世纪初世界上首次有女性跻身警察队伍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对各国警务工作进行性别分析显示,在执行强体能需求的任务时,男警察依然具有优势,然而在维护社会治安这样需要多方协调的复杂任务中,女性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毫不逊色。并且,在面对暴力和犯罪时,越来越多的女警察也出现在最危险的前沿。本文试结合女警察职业发展的状况,对女警察面临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进行探讨。

一、女警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作用探讨

从世界警察的发展史看,警察职业是女性的“禁区”。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世纪。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妇女运动的推动,以及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警力不足的现实,英、美警方率先吸收女性参与警务工作。在英国,1883年招收首批女警,主要是用来协助男警的工作。1915年首批培训女警50名,到1918年时,英国已有2—3千人的女警。[1](P158-159)在美国,1845年就有女性以特殊的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协助男警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帮助妇女儿童。1910年,任命一名女性社会工作者为有警察头衔及逮捕权的职业警察。此后,美国各市开始任用女警。1915年,美国一项普查统计显示,25%的城市有女警,其中数目最多的是芝加哥,有21名女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两百个城市有女警。至一战结束时,共雇用了约300名女警。[2]女警在英、美等国的实践,特别是在妇女、儿童的保护等特殊警务方面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使挪威、荷兰等国家纷纷效仿。国际联盟禁止贩卖妇孺委员会先后于1923年和1925年召开第二届和第四届大会,大会决议向各国提倡使用女警,对尚未任用女警的国家再三敦促试办。至1927年,响应的国家已有20多个,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3]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都允许女性参警。随着女警数量不断扩大和警务工作范围不断扩展,女警以其特有的风貌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应变能力使女警成为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特殊力量。女警对事物感觉细微,观察敏锐,在刑侦、技侦、经侦、治安等一线部门中,有些女警办起案来较之男警毫不逊色。一般来说,女警办案容易被犯罪分子忽视,致防备意识较薄弱,恐惧性、警惕性降低,使女警赢得更多的破案机会。他们通过电脑系统细心比对,发现犯罪线索,抓获逃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犯罪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手段的多样化,女警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侦查破案的机会日益增多。

2、女警通过细心耐心的服务工作,在密切警民关系,促进警民和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窗口”部门是公安机关与社会接触的重要桥梁,在这些“窗口”工作的女警占了60%以上,有的则是100%。在户籍、签证、车管以及信访等窗口部门工作的女警,善解人意,服务周到,成为贴近群众的服务天使。在110报警服务台工作的女警,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力地打击了犯罪,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他们做责任区民警,“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赢得了辖区居民的爱戴和拥护。正是靠“窗口”部门女警的真情奉献,使警民关系更为融洽、和谐,公安机关的工作也因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3、女警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处理妇女及未成年人案件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优势。女警在执法过程中,尤其在处理女性犯罪一类案件中,女警比男警更为得心应手。女性犯罪嫌疑人和女犯人更愿意与女警接触。随着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犯罪技能的提高,特殊的案情环境,需要动用女警从事跟踪、监视的手段会日益增多。在侦破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案件中,女警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审讯、管教女犯等工作中,女警对于女犯人的心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更利于达到审、管、教的目的。女受害者由于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更愿意向女警诉说。在家庭暴力、阻止妇女受侵害案件中,女警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警方现在都不断增加女警察,许多警局将其派到专门服务于女受害人的站所或警察局内部的女性服务台工作。

4、女警是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后勤工作虽然没有与犯罪分子生死搏斗的惊险场面,也没有“窗口”部门因文明服务而赢得群众的赞扬声,但它却是举足轻重的不可缺少的工作,公安机关要正常运转就离不开它。财务部门的女警们一丝不苟,坚持财务制度,把好资金使用关,保证公安经费用在刀刃上。在刑侦、技侦、经侦、治安等岗位,女警做好内勤工作与办公室工作,整理档案,统计归档,做好保障。在基层派出所,女警工作以财务、档案、材料、户籍为主。各项工作可以说是繁而且杂,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遗漏了某项工作或者办错了某个证件。正是因为女警们的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才维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女警发展中面临的工作与生活失衡困境

警务工作具有随机性、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超时性,长时间处于待命和警惕状态,工作时间往往不分昼夜或节假日,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警察的压力很大。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女性,除了要承受警务工作中的压力外,还要比男警察承受更多的来自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女警在警务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并常常处于工作与生活失衡的困境,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1、女警职业发展空间与机会还受到诸多限制,影响女警发挥更大的作用。女警在公安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先天的生理性别差异和承担人类繁衍的重任,以及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女警的职业发展还受到诸多限制。特别是作为高风险、高负荷,并且由男性成员做主导的警察行业里,女警的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女警人数所占比例小。就业机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在警察这一职业表现非常突出。数据显示,2001年,澳大利亚女警占警察队伍中的比例为20%,新西兰是18%,瑞典平均是18.5%,中国仅是10%。[4]

其二,女警岗位受限。在警察职业中,女警从业人数本来就受到严格的比例限制,而这极少数的女警当配角的多。虽然当今女警在各警种均占有一席之地,是警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所承担的只是简单的辅助性工作,如打字员、档案管理员、内勤、财务、统计等,岗位和职位大多处于窗口部门、后勤保障部门。

其三,晋升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有限。女警,特别是一线女警担任领导岗位的极少,在培养、升职、晋级和培训等方面得不到重视,制约了其发展的可能性,更失去了独立工作、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机会。还有,很多男性警员嘴上说欢迎女性加入警队,但在心理上仍然不愿意接受,因此也很难接受男性与女性在警局拥有同样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观念,存在着警察内部的性别歧视。

其四,女警的职业安全遭受到威胁。警察被认为是保护弱势群体、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卫士,但实际上警察的职业安全也会遭到侵害。而女警最突出的就是人身安全与性骚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外勤女警执行任务中受到的伤害以及警察内部的骚扰问题。女警在外勤任务以及处理纠纷或其他事务时,会比男警更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遭到言语上的侮辱,当事人会因为他们是女性而恶言相向,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以达到赶走他们、逃脱责任的目的。

2、由于工作与生活关系失衡,女警面临着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巨大压力。由于工作上受到上述限制,大多数女警的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部分女警在警界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渐渐失去自信,成就期望越来越低,其独立意识和开拓精神受到影响。同时,警务工作的繁忙使女警无法扮演好其家庭角色。双重的不满意,使女警面临着诸多挑战,长期处于内心冲突之中。

其一,警务工作的艰苦与繁忙挑战了女警体能上的弱势。警务工作极其艰苦、繁重和危险,要求民警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能。绝大多数女性还要经历妊娠、分娩、哺乳等漫长的生理过程,承担着人类繁衍的重任。在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都成为公安机关不接收女性,不重用女警的重要因素。

其二,警务工作的繁忙与随机性使女警难以承担好其家庭责任,挑战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警务工作需要民警全天候待命,常常需要民警加班加点地工作,使得民警经常失去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一工作方式对于男警尚能被接受,但女警如果常常处在这种工作状况下,情况会截然不同,会不被人理解。每个社会都有对男女社会成员的固定的角色期待,要求其依不同性别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这种社会的性别文化以社会舆论等形式影响着人的社会化。人们会有意无意将社会的性别角色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传统观念往往强调“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的角色分工。这种文化影响人们对女性能力、业绩、功过、价值、地位、作用的评价,也必然对女警岗位的分布、女警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传统文化认为养育子女、操持家务是女性的“天职”,当女警们无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间的矛盾时,就会产生负面评价。可以说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使女警面临着工作与家庭不能兼顾的激烈矛盾,心理极度焦虑。一方面,女警希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发挥其潜能,在警务工作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女警也要努力扮演好其家庭角色。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现实地摆在每个女警面前,他们努力在生活与工作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感。

三、促进女警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对策

工作与生活失衡的问题现实地摆在女警面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在其中,至少包括社会与个体的双重努力。一方面女警要通过自身生涯规划,恰当地进行效用评价,学会选择与放弃,努力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政策的支持,公安机关的教育培养、挖掘、使用、管理和保障。公安机关需要面对女警的工作与生活需求,了解女警对工作的期望,挖掘女警的发展潜力,促进女警的职业发展,同时,还要正视女警的生活所需,坚持从优待警,了解女警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家庭生命周期,实施帮助女警工作生活平衡的策略。

1、公安机关要努力挖掘女警的资源优势,根据工作需要扩大女警比例,全面开放各警种各岗位,使女性有施展才干的舞台

在我国,女警目前已参与各警种工作,而且在过去女警无法涉足的群体性事件处置、人质或自杀事件的谈判、男犯监所管理以及男犯施教、法医鉴定、刑侦一线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9月,深圳市成立了一支命名为“山鹰突击队”的女子巡警队。2006年7月,北京铁路公安成立了由4名女警组成的反扒组,成立半个月,就直接参与破获了11起扒窃案件。[5]在美国,女警也开始跻身于被称作“男警的最后堡垒”的“霹雳小组”SWAT(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SWAT,即特种武器和训练小组,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一支类似军方特种部队的警方快速反应部队,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时快速应对危急状态和暴力事件,危机谈判,人质营救突袭,参与打击毒品、反恐怖以及整治校园暴力的行动等等。组建之初,霹雳小组几乎成了超级警察和警界精英的团队,警员们都以入选霹雳小组为荣,并被认定为警察局内最具实力的警察中坚。经过努力,目前,拥有 4万名成员的SWAT小组中有17名女性成员。他们参加快速反应与巷战训练、危机谈判、人质营救突袭、直升机应用战技、战术反应训练等。还参加每季的严格的体能测试,以确保其体能始终维持在最佳状态。[6]女警有着无数尚待挖掘的潜能,警察机关需要放手让其参与到各项警务工作中,鼓舞更多女性在执法领域作出更多的贡献。

2、加强培训增强女警的战斗力,提高女警的选拔任用比例

要真正担负起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做出业绩,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警察机关要对一线女警进行强化性训练,通过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达标,使他们成为身手不凡、出奇制胜的女警官,在全方位参与警务工作中发挥作用。要开展岗位练兵,使女警提高业务技能,提高办事效率。

要开展针对女警察的特别培训。如对于女警供职多的“窗口”部门女警的培养、训练。大力加强岗位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同时进行礼仪方面的训练,体现窗口岗位女警的理性、平和、文明服务的风格。再如,对女警进行专门的预防家庭暴力、预防青少年犯罪、处理妇女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此类案件。

要加强女警领导力培训,发现并培养女警的领导才能,重视提职晋级工作,提高女警的选拔任用比例。对表现突出、做出成绩、具备领导才能的女警,特别是一线女警应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委以重任,让其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在女警多的单位培养女领导。女领导细心、善解人意,更能理解女警的需求,并善于化解内外矛盾。加强女警的培养任用工作,给女警以机会,让他们的智慧、才华在公安事业中得到充分发挥。

3、解决女警工作与生活平衡需要社会性别文化的改变,需要积极宣传,使社会转变观念,明确女性价值

如果社会文化仍然固守着“男外女内”的角色分工,女性在事业上的发展,可能只是女性压力的加大与劳动量的增加。公安机关的领导如果还以传统观念看待女警的价值,就会导致在所谓“照顾”女警的意图下,实施只安排女警到安全与不需加班的岗位的优待政策。这在另一方面可能就限制了女警的选择与发展。因此,通过宣传营造出有利于女警发展的社会舆论系统特别重要。一方面,提高女警的被认同感,缓解源于社会对女性角色认知而引发的角色冲突。20世纪初,当英美正式启用女警时,曾引发了全国性的、敏感性的讨论:“一名受教育的女性及社工为什么在警察机关工作?”“女性到底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女警是否可以拥有逮捕权?”女警出色的表现以及社会宣传和社会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人们的认识,使女警在复杂的社会文化中,勇于进取,不断求索,不断明确其价值,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平衡女警工作与生活还需要男性参与,需要男性对家庭责任与家务工作的承担。家庭责任究竟是谁的?这是一个必须重新考虑的问题。如果在家庭中和人们的观念里,未能彻底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不鼓励男性走进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将阻碍在社会中全面推行男女平等政策。[7]文化的改变将是实现女警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要前提。

4、从优待警,关心女警,帮助女警制定工作与生活平衡计划,调动女警的工作积极性

警察是一个存在巨大压力的职业,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女性,要比男警察承受更多的来自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协调好女警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公安机关的责任。一方面,警察机关要善于肯定女警的成绩,通过“巾帼献才建功”和“公安女警文明服务”等活动,总结女警建功的成熟经验,找到巾帼创业与公安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激发女警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女警权益,照顾女警察体能上的弱势与生理上的特点,考虑女警需要照顾家庭的现实,从优待警,为女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积极为女警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关心女警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女警参加妇检;在女警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期给予关心,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体谅女警,通过政工部门的工作为女警提供生活问题和工作压力排解的咨询服务或心理辅导,帮助其缓解精神压力;组织警察家属联谊,获得家属对于警察工作的支持与理解等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警察职业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当代女警已遍布各警种。他们中有攻坚克难的刑警;有扎根基层的社区民警;有“有警必接、有危必救”的110接警员;有用真心感化教育在押人员心灵的监管女警;有活跃在户籍管理、车辆管理、出入境管理、治安管理等“窗口”部门的女警。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川女特警、大连女骑警、北京女巡警、中山女交警,一展当代中华女警官的飒爽英姿。期盼着警察机关能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保障女警在警队中的招收及晋升的比例,客观评价女警的实际工作能力,关注女警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促使女警发挥更大的作用。

[1]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2]Dorothy Moses Schulz.由女警到警官:一个尚未完成的革命[J].谢淑蓉译.台北:新知译粹,1983,(12).

[3]张丽艳.民国时期的女子警察[J].民国春秋,2001,(6).

[4]荣维毅.女警的责任,女性的骄傲——参加世界女警察大会侧记[J].人民公安,2003,(2).

[5]伍豫容.新形势下女警岗位拓展之思考[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6]Deborah Prussel.Women Where[J].Law and Order,2001,(3).

[7]张李玺.一个神话的破灭:家庭与事业间的平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4).

A Probe into the Balance between Policewomen’s Work and Life

ZHAO Ying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

The occupation of police had been“a forbidden area”for woman at one time.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times,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olicewomen,and the constant expansion scale of their affairs,they have become one of those special powers in fighting against crimes and safeguarding in social security.At the same time,a majority of policewomen are facing with difficulties of balancing their work and their life.On the one hand,there are still limited factors in their career developing,such as a small proportion in number,limited post choice,few chances of carrier promotion,limited in engaging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facing threats against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so forth.On the other hand,a busy service makes it almost impossible for a policewoman to play a successful role in her domestic life,this produces a fierce inner conflict in her heart.Therefore,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life and work for policewomen,we need make endeavorsfrom the whole society and from the very individual,the support from the social policies in particularly very important.The HR department of police administration shall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education,training and appointment properly.

policewomen;career development;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life;strategy

10.3969/j.issn.1007-3698.2010.06.004

D442.7

A

1007-3698(2010)06-0035-05

责任编辑:张艳玲

2010-11-02

赵 颖,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列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妇女权益保障等。

猜你喜欢

女警警务工作
环球警务专访
不工作,爽飞了?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水上消防女警荣获“江苏杰出女警”提名奖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选工作
民国女警诞生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