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女性学课程受众特征分析

2010-02-16周小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受众意识

周小李

(武汉工程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

高校女性学课程受众特征分析

周小李

(武汉工程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05)

基于对6所高校2323份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女性学课程受众的主要特征为:在不同教育层次学生中,女性学课程受众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专科生、本科二三年级学生、本科一年级学生以及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女性学课程受众涵盖不同性别和专业,但女生高于男生,人文社科专业学生高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女性学课程受众社会性别意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鉴于女性学课程受众所具备的上述特征,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以保障该课程的受众规模,满足受众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女性学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

女性学;受众;社会性别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率先开设女性学课程以来,除了为数不多的高校将女性学设置为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必修课之外,女性学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通识课程(或任修课、公选课)这一身份进入高校课程体系的。这一准入身份使得高校女性学课程呈现下列两个特点:一是自发性,即由教师自发申请开设,这些教师一般对女性学抱有学术兴趣并具备一定的研究积累;二是竞争性,与其他通识课程一样,女性学获准列入高校教务处正式课程与教学计划,须经过审批,且每学期选修学生必须达到一定数量(一般要求达到30人或以上)。

尽管女性学课程进入高校通识课程体系的门槛并不高,但是,仍有相当多高校尚未开设女性学课程,其根源并不在于师资不足,而在于女性学课程在我国高校所处的边缘状态。女性学在西方虽处于显学地位,但在我国所面临的却是“非中心、非主流、非社会性、非普遍性、非重要性”[1]的局面。因此,不少教师对于大学生是否愿意选修女性学课程,并没有足够的信心与把握。再加上我国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无性别意识教育,这样的教育背景可能导致大学生认为女性学课程不切实际或无足轻重。因此,女性学学科建设现状的改善,是促进其主流化的根本性策略;而解决女性学课程受众可能存在的不足问题,则是具体措施之一。

综览相关研究,上述问题目前尚未进入女性学研究者的视阈。鉴于此,笔者以高校女性学课程受众特征为对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资料源自笔者所作问卷调查。该调查共涉及以下6所高校: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323份。调查的目的在于回答这些问题:高校女性学课程的受众可能有多少,即有多大比例学生可能成为女性学课程受众?这些受众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的分布情况如何?这些受众的社会性别意识现状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可为女性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提供诸多参考,对于女性学在高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主流化也具有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女性学课程受众数量及分布

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一问题:“如果你所在学校将女性学(或社会性别研究、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开设为选修课,你会选修吗?A.一定会选修;B.很可能会选修;C.有可能会选修;D.不会选修;E.难说,视情况而定。”

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各选项学生人数占全部问卷总数的百分比为:选择“一定会”的占8.31%,选择“很可能会”的占24.84%,选择“有可能会”的占35.51%,选择“不会”的占16.92%,选择“难说,视情况而定”的占14.42%。

本研究将选择“一定会选修”的学生确定为女性学课程受众,并以年级为变量对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发现这些受众并未均匀分布于各年级。选择“一定会选修”的学生占各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专科为9.28%,本一为6.47%,本二三为8.68%,本科毕业年级为0.00%,研究生为25.81%。

笔者以性别为变量对全部2323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发现各选项男女学生数占男女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女生的9.62%、男生的5.73%选择“一定会”;女生的28.28%、男生的18.09%选择“很可能会”;女生的38.69%、男生的29.30%选择“有可能会”;女生的10.21%、男生的30.06%选择“不会”;女生的13.20%、男生的13.20%选择“很难说,视情况而定”。

笔者还在所有问卷中随机抽取了500份理工专业学生问卷和500份人文社科专业学生问卷,对这1000份试卷进行以专业为变量的统计,发现各选项总人数中理工、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选择“一定会”的学生中理工专业学生占40.93%,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占59.07%;选择“很可能会”的学生中理工专业学生占44.71%,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占55.29%;选择“有可能会”的学生中理工专业学生占41.70%,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占58.30%;选择“不会”的学生中理工专业学生占58.52%,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占41.48%;选择“很难说,视情况而定”的学生中理工专业学生占45.97%,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占54.03%。

基于以上统计数据,笔者认为,高校女性学受众数量及其分布状况如下:

其一,四分之一左右的研究生可能成为女性学课程受众;接近十分之一的专科生可能成为女性学课程受众;在本科一年级学生中,有6%左右的学生可能成为女性学课程受众,这一比例在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略有提高,但在本科毕业年级中则大幅度下跌。

其二,女生在女性学课程受众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生,但是该课程受众的女生比例并未达到女生总人数的10%。这一数据提醒教师不能对女性学课程的女性受众资源持过于乐观的态度。吸纳更多女生参与女性学课程学习,依旧是女性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三,男生在女性学课程受众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一统计结果预示着女性学极有可能进入性别混合课堂。在性别混合课堂开展女性学教学,意味着这门课程除了坚持维护女性权益、为女性发声这一根本立场,同时还须有益于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关系的营建。

其四,女性学课程受众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略高于理工类学生,两大类专业受众比例差距并不大。看来,女性学课程受众并非仅仅局限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理工科专业学生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具有学习女性学课程的意愿。

二、女性学课程受众社会性别意识现状

女性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对女性生存与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给予梳理与反思,对社会文化、社会实践以及两性关系予以批判性认识。女性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调整与更新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世界及价值体系,使其具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并培养和提高其践行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能力。所以,鲜明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既是女性学课程的根本特征,也是这门课程旨在达成的教学目的。

社会性别意识是对社会文化所建构性别差异的认识与理解,而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则是指对社会文化所建构性别差异所给予的公平、公正的认知与理解。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与社会性别意识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鲜明的立场与价值倾向,此即反对性别歧视与性别偏见,注重维护女性的利益,主张男女两性平等、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性别意识几乎是人所共有的,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却不一定是人人拥有的,它需要培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过程,就是社会性别意识这一旧有认知结构经由同化女性学之类的课程或知识,而建构起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这一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女性学课程教育者有必要了解其受众的社会性别意识现状,以提高其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笔者将选择“一定会选修”的学生视为女性学课程受众,因此,在2323名接受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31%即193名学生属于女性学课程受众。通过统计与分析这193名受众就相关问题作出的回答,笔者将女性学课程受众社会性别意识现状描述如下:

关于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有92.23%的受众不同程度地赞同这一观念,即男女两性不仅具有生理性别差异,还具有社会性别差异;生理性别差异是自然赋予的,而社会性别差异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但是,尽管有如此高比例的受众不同程度地赞同上述观念,却只有30.57%的受众表示曾经被明确告知过这一观念,53.37%的受众表示曾经意识到这一观念,但意识模糊不清,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受众达16.06%。

女性学课程受众对女性主义并不陌生。有87.56%的受众表示听说过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当被问及对女性主义是否感兴趣,25.91%的受众表示非常感兴趣,37.31%的受众表示比较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44.27%的受众曾阅读过的女性主义著作是文学作品,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或散文;而阅读过女性主义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或心理学著作(如艾莉森·贾格、盖尔·卢等人的著作)的受众,均不到2%。

关于选修女性学课程的原因,62.18%的受众选择的是“课程有实用价值,对我的生活和发展有帮助”;只有13.99%的受众选择的是“源于对当今社会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关注”。

关于当前我国男女社会地位问题,69.95%的受众认为女性社会地位比男性社会地位低,8.81%的受众认为女性社会地位比男性要高,仅16.06%的受众认为男女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不过,男女受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较显著的差异:认为女性社会地位比男性高的受众中,男性占74.13%,女性占25.87%;认为女性社会地位比男性低的受众中,女性占77.55%,男性占22.45%。关于我国当前社会是否存在歧视女性现象这一问题,71.50%的受众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而且,持这一观点的受众近80%是女性;仅4.08%的受众认为存在严重的歧视,持这一观点的受众依旧近80%是女性。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⑴女大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面临怀孕、带小孩等问题,容易耽误工作;⑵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性别陋习使然,如,贬低女性智力、能力、潜力,忽视女性孕育、养育儿童的社会效益与社会价值;⑶人才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另外,45.08%的受众认为当今女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不过,认为女大学生是弱势群体的女性受众,占全部女性受众的47.14%,相应的男性比例却只有23.44%。

基于以上描述,笔者认为女性学课程受众社会性别意识现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其一,女性学课程受众对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态度是开放的和接纳的,但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薄弱,对社会性别及相关问题的敏感性亟待提高,绝大部分受众尚未接受过有关社会性别的正规教育。

其二,女性学课程受众对该课程的价值判断带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即重点关注的是这门课程“对我个人是否有用”。

其三,并非所有受众都是女性利益维护者,在性别弱势、男女不平等等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总体而言,男女两性受众都显露出为自身性别发声的倾向。

其四,女性学受众对于客观存在社会性别问题的理解(如女大学生就业),体现出这一群体的社会性别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社会文化(包括就业市场)在排斥女性时所宣扬的一些不正当理由,尚未受到女性学受众的批判性审视。

三、对高校开展女性学课程的建议

鉴于女性学课程受众的上述特征,笔者就女性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女性学课程进入高校通识课程体系,遭遇受众数量不足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本次调查所涉及6所高校,每年招收本科一年级新生均在3000人以上,因此,女性学课程即使仅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也至少可能拥有共计180人以上的受众,这一数量足以满足女性学课程的开设甚至规模化。但是,如果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遭遇某些客观因素的干扰,如课程时间安排、他人影响等,则极有可能会犹豫甚至放弃选修女性学课程。因此,女性学课程开设之前,很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举措,如,组织与该门课程相关的讲座、沙龙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了解,提高学生选修与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女性学课程的开设形式应多元化。女性学课程除了以公选课形式面向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外,还可以专题讲座形式面向专科生、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开设。在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学习阶段,可采取将社会性别渗透到相关专业课程这一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女性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

为了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教育需求,女性学课程内容应酌情调整,以关照理工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现有女性学教材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女性学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女性学的理论与流派、妇女运动、女性与婚姻家庭,以及女性与教育、就业、参政、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2](P1-7)这些内容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知识体系联系较为紧密,而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衔接并不多。鉴于此,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可添加一部分能引起理工科学生兴趣与共鸣的教学内容,譬如,性别与技术、性别与科学、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女性与生态、性别与医学,等。

女性学课程实用价值的体现,在于引导男女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当今社会女性生存与发展现状。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认定: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开设女性学课程,“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而是他们/她们的社会性别意识、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和实现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感”。[3]在实施这一引导的过程中,鉴于本研究所发现的男女大学生对于性别问题的明显认识分歧,女性学课程教学不宜向学生强行灌输“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女性是弱势群体”或“女性遭遇性别歧视”等观念,而应向学生呈现深具说服力的资料,帮助学生客观而全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笔者还认为,男女大学生对于性别问题之所以表现出分歧,极有可能源于其他分析维度的影响,如阶层、地区、身份等。由此,女性学课程教学应在坚持性别二元这一主要分析维度的同时,适时考虑阶层、地区、身份、民族等因素对性别问题的影响。尤其是在分析女性问题时,一方面应“把妇女作为一个区别于男性的群体联合起来”,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女性内部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不一致性。[4](P57)

女性学课程理论价值的彰显,在于引导和帮助男女大学生了解并认同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作为女性学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尽管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但由于全球范围内女性历史与现实境遇所存在的惊人相似,女性主义与我国社会文化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因此,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的理论价值应体现为:传播女性主义理论,引导和帮助男女大学生理解与认同女性主义理论,并鼓励他们成长为女性主义者。从本研究调查可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女性主义抱有兴趣,但理解并信仰女性主义的大学生并不多。因此,高校女性学课程教师除了将女性主义设置为主要教学内容之外,还应鼓励大学生阅读女性主义经典著作,观看女性主义影片,积极参与或组织女性主义学术研讨会,引导大学生将女性主义与学习、生活及就业等问题结合起来,并且与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种种性别问题结合起来,学会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1]林丹娅.关于中国高校女性学教研问题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3,(9).

[2]韩贺南,张健.女性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方.摸着石头过河: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女性学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6).

[4]贝蒂·施密茨,黛比·罗森费尔特,等.妇女学与课程改革[A].余宁平,杜芳琴.不守规矩的知识——妇女学的全球与区域视界[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董力婕

10.3969/j.issn.1007-3698.2010.06.008

G776

A

1007-3698(2010)06-0056-04

2010-10-02

周小李,女,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女性教育及女性学。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大学生生存与发展困境研究”(项目编号:09Y JC880079)资助,同时为武汉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9Z07)及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09823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受众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