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最佳决策模型

2010-02-16天津科技大学巩莹莹刘凤琴王琥

中国轻工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权力学术行政

□天津科技大学 巩莹莹 刘凤琴 王琥

试论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最佳决策模型

□天津科技大学 巩莹莹 刘凤琴 王琥

现今我国众多高校在有效协调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怎样在推进高校学术研究的同时,做好各项行政事务管理,一直是高校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使用Y·德罗尔的最佳决策模型来分析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高校;学术管理;行政管理;最佳决策模型

在我国高校不断增强师资力量,扩招大学生、研究生的同时,高校在管理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行政管理占高校管理的主导地位后,就容易忽视学术管理,不利于高校的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然而当众多学术带头人成为高校管理者后,又难免过于重视学科建设,而不擅事务管理,在当前众多高校重组、兼并、合并扩大高校规模以及加强经济运营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行政管理结构不合理,高校竞争力不强。本文将使用Y·德罗尔的最佳决策模型理论,通过规范模型的现实可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规范性来提出协调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建议。

一、Y·德罗尔的最佳决策模型

Y·德罗尔揭示了在改善现实决策上的最佳决策模型。最佳决策模型的主要特征有:它强调的是质的方面,而不是量的方面,包括合理性和超合理性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其基本点是经济上要合理,包括总的政策制定,相关情况的反馈等。最佳政策制定不仅需要合理性因素,还需要超合理因素。最佳决策模型认为,在决策的各个阶段上,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原则来进行资源分配,这就是最佳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二、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

高校作为一个学术性的社会组织机构,其核心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其中学术的发展是影响其职能发挥的基础和前提。在大学管理中,从管理内容看,既有大量的非学术活动与事务,更有大量的学术性活动与事务。

1.高校学术管理

对学术性活动与事务,诸如教学、科研、学科发展、专业设置、选配师资、职称评聘、招考学生、学位授予、智力服务等等的管理即为学术管理。学术管理几乎涉及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学校声誉的所有方面。可见,学术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管理区别于其他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

2.高校行政管理

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一般理解为以校长为首的一整套高校管理系统及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职能与行为,以及上级政府采用直接指令手段处理学校有关事务的行为。在高校内部管理中,不管是学术事务还是非学术事务,只要纳入校长及其指挥的行政系统的职责范围,就都成为行政管理的内容。因为高校作为社会组织机构,任何组织机构都有其组织目标、结构、规范,都有一定的内外部的行政事务,在其运转中,都要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充分利用资源以实现目标。

3.两者的关系

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不是一对对称的概念,行政管理是以管理方式和机制命名,学术管理以管理内容命名;两个概念的内涵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在一所高校里,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表现为:第一,两者存在的范围不同。行政管理主要存在于日常行政事务之中,学术管理则存在于学术事务之中。第二,两者的任务不同。行政管理是为了保持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而学术管理是为了选择正确的学术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学术发展战略,实现学术目的。第三,两者的内容不同。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诸如一些干部人事劳动用工、计划财务、奖励处分等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等行政事务的管理。学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诸如在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和调整、学科发展方向选择、学术规划的制定、学术梯队的配置、教师和研究人员任用以及科研成果的鉴定、职称的评审等学术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第四,两者互相联系。高校的行政管理通过行使行政权力,为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工作搭就了一个效率、公平、秩序的平台。而当行政管理的对象为学术活动与事务时,从管理的内容讲,此时的行政管理也就是学术管理。

三、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关系的现状分析

1.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职责不清,存在缺位现象

高校的内部管理既包含学术管理,又有行政管理。高校的管理者只有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关系的协调发展,做到职责清晰与权力分明,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益,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更大的空间。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经常性地出现管理的混淆,导致高校内部管理存在真空,出现缺位现象。从目前各个高校所设置的学术性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说这些机构是与学术紧密相关的,但其职能与职责并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学术性机构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有的高校的学术性机构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章程,大多数委员会的活动是不定期的,随意性较大。在各种委员会中,无行政职务的教授委员所占的比例很小,大多数人都是以机关部处或院系领导的身份被学校指定参加的。这就导致了从事学术管理、行使学术权力的学术性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所取代,“学术机构行政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2.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摆位“本末倒置”,存在错位现象

高校的许多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必须将高校内部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位置摆正,才能真正地为学校的发展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大学的生命在于学术上的进取,学术管理应当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否则会导致大学性质的模糊,失去大学本来的目的和传统。随着相关学术委员会组织的设置,不少学者也相应承担了行政领导职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术管理。然而,大学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主要还是依赖行政管理机构,而不是体现于学术管理的民主科学中。从实际情况看,大学中的校、院(系)级学术机构并不多,且很少开展活动,即使开展活动也主要是从事学位评定、职称评审等学术性的工作,而在学术规划的制定、学科建设战略及相关的学术政策的制定等许多重要问题上,依然采取行政的方式,致使学术民主管理未形成规范,让人觉得可有可无。此外,长官意志大于学术的现象亦非个别。大学中事无大小,往往一概由行政职能部门决定,基层(院系)则忙于应付校方的各项指令。形象地说:上层千条线,下层一根针。总而言之,学校过于突出行政领导的决策作用,大多数教授的意见不太受到学校的重视,管理上主次不分,使得占有大多数的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很难在学校的学术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存在越位现象

我国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现象还比较严重。高校被视为事业单位,并且按照党政机关给予一定的级别。我国高校按行政级别可划分为:副部级高校、正厅级高校、副厅级高校、正处级高校。高校的校级领导基本上都由上级任命。学校的管理模式为:科长对处长负责,处长对分管的副校长负责,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在系一级教学单位,也是系主任对校长负责,而教研室主任对系主任负责。这种行政权力的泛化,必然造成对学术事务过多的干涉,进而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术组织行政化。在大学里,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以及教学委员会这一类学术组织本应与行政组织脱钩,它们应当由学者、教授组成,且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所占比例应高于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可是,由于其领导人和成员大多是行政负责人,无行政职务的教授委员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学术组织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大多学术机构只作为咨询机构,大部分学术事务是由行政权力来决定。第二,民主氛围缺乏,师生积极性不高。我国高校的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模式,其长期运行的结果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高校学术人员,特别是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高校中的各种利益群体的权力,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权力泛化的最终后果极易阻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使教师不能有效地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严重制约学术自由、学术民主氛围的营造。

综上所述,造成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在某种情况下所表现的错位、越位和缺位,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在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指挥学术权力的状况,造成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严重冲突。本应由学术管理解决的问题却打上了“行政命令”、“长官意志”的烙印,学术管理过分的行政化。二是“学者参政”、“教授自治”的意识不强,客观上导致了行政管理不得不代替学术管理。在很多情况之下,教授除了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以外,更多的是参加座谈会,对学校的事务提建设性意见。三是行政管理的不作为。由于许多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外行对学术事务不了解,加之出于某种考虑,使得一些理应由行政管理决策的事转由学术管理来解决,放弃了行政管理的职责。总之,学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政权力所取代,教授作为学术代表在学术事务的最后决策或决定上没有太多的发言权,难以构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

四、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关系的有效协调

在高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是相互交织的,并在运行中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管理目标和管理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过分强调行政管理或过分突出学术管理都有其弊端。因此,在新时期,要实现高校管理的高效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

1.行政权力的正确定位

行政权力就是高校内部管理层对高校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整合的影响力和干预力量。从实质上看,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权”,富有层次性和隶属性,是一种统治力、领导力。大学行政管理的作用固然不能忽视,但不能因此就用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应该要有它的行使范围,如果学校的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削弱学术权力,使高校学术群体特别是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此外,行政权力过于向上集中,就会形成倒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因此,行政权力要有正确合理的定位。从认识层面上来看,行政权力的力量在于它对学术权力的有效保障。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强一点或弱一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术自由,防止学术权力受到过度限制或无限制地扩张。从实践层面上来看,行政权力应少干预学术性事务,而应尽力做好学校的事务性工作,把事务性工作做在前头,以保证学术性事务没有干扰和阻碍。

2.回归学术权力的位置

学术权力就是高校高级知识群体所拥有的学术方面的影响力。学术权力是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它的收缩与扩张直接关系到学术自由度的大小。所以,确立学术权力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是高校存在的理由。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学术事务主要应当由以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来确定,例如教学和研究活动等。高校的各个群体、各层领导必须尊重和发挥学术力量的影响力,重视学术资源对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用。当然,学术权力的任意扩张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如果过分强调学术权力,就会削弱统一意志,助长分散主义。可以说,学术权力是高校内部管理权力的主导力量,但要有约束机制,保证其适度的合理性,即在一定的限度内行使学术权力,使其规范和程序化。

3.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关系

高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学术权力从学术管理中得以体现,而行政权力则从行政管理中得以体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力,不能混淆。我们不能用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或用行政权力运行的机制取代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否则,就会违背学术活动的规律,阻碍学术自由与学术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应该实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适当分离的原则,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依照法规各自在自己的使用范围内发挥作用,以形成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互补、协调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管理应该改变行政权力居核心、学术权力显得较为薄弱的现状。为此,一方面要努力促进权力结构的合理化,构建一种行政、学术两种权力并重的管理模式,避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所带来的弊端,切实提高学术权力的合法地位,保证学术标准得以贯彻,学术人员赖以生存并为之献身的学科得以发展,学术人员的权益得以保证。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包括师生在内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管理,从而保证学校管理的高效率和民主化,促进高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4.健全学术管理制度

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整体层面来看,制度十分重要,因为制度化会使得办事程序规范化,规范化才能使学校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有关学术管理的制度设计中,应该明确学术权力,给学术权力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威,建立发挥其效能的制度保障机制,尤其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确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权力机制。但是,学术权力作为一种权力,在制度设计上,与行政权力一样需要程序的约束和规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这些制度,任何人不得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

5.优化行政管理机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不足,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实现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有效协调,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理,即:实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适当分离,发挥学术权威在管理中的作用;消除官本位思想,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注重优胜劣汰;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要树立为教、科、产服务的观念。此外,学校一级要简政放权,适当扩大学院和系的自主权,以激发基层自我寻求发展的动力。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学内部管理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得以服务为主的职能部门拥有较大的权力,并且往往异化成为对同级院系的领导,致使院系主任的权力较少。在这样的一种体制之下,就形成了一个实际控制学校但又不须对学校的发展承担直接责任的行政管理层,如财务处管理财务,但不须对开辟财源负责等。因此,需要把一定的资源分配权、机构设置权以及一定的人事权等适度下放,并通过一些代表机构让各种利益群体参与学校的决策,推进管理重心的下移。

[1]秦惠民.高校学术管理,应以学术权力为主导[J].江苏高教,2002(3).

[2]李金奇.失衡到调适: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3]眭依凡.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J].现代大学教育,2001(4).

[4]项贤明.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5]李月梅.高校管理改革刍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1).

[6]刘京美,等.大学内部学术管理的现状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

G647

猜你喜欢

权力学术行政
行政学人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权力的网络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