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重在制度建设

2010-02-16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10年1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转型制度

文/潘毅刚

转型时代真的不期然降临。若能抓准问题根本,加强制度建设,便不至于茫然不知所从,也可顺时应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 这个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多元交汇、经济高度活跃、社会异常复杂的时代,经过了30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已面临既有模式的“不适应症”,继续在以往框架里解决问题的效果变得差强人意,一个转型时代真的不期然降临在我们头上。

当前社会正面临三重转型:一是从初步的市场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往以家族、亲朋纽带维系的人格关系向以信用、契约为纽带的非人格关系转变,熟人经济正被契约经济所取代。二是城乡二元分离的社会向市民社会加速转型。如火如荼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并试图定居,使得城市生活加速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三是单一文化导向的社会向多元文化理念共存的社会加速转型。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结果,不仅是中西文化的碰撞,更带来了本土文化的变异。在商品的市场选择过程中,多元的价值观念随之悄然酝酿。在向市场经济蜕变中,个体权力意识的强化,使得依靠原有秩序协调不同利益的成本不断增加。

伴随三重转型,社会发展涌现出的三类问题尤为突出:一是阶层结构失衡。一方面,农民工、城市工人组成的社会主要群体发展总体处在弱势地位,既不能很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也缺乏话语权,难以较好维护自身利益。近些年,年底“讨薪潮”、进城“穷二代”教育“边缘化”都是这一弱势地位被强化的现实写照。另一方面,中产阶层发育成长相对缓慢。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得中产阶层难以得到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不断强化,使有利于持续稳定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难以形成。

二是管理制度失序。第一,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往“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使得在推动经济较快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建设,在社会保障领域不仅投入总量少,而且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第二,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相比较于一般社会行业,一些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相比较于企业等体制外群体,体制内的人群收入福利过好;相比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收入过少,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些重要制度仍需完善;相比较于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劳动者的薪酬过低。第三,腐败问题较为突出。腐败的基因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滋生,在对权力使用的监督架构上,仍待由表及里的改革完善。

三是社会伦理失范。由人格化的小农经济向非人格化的市场经济转换既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也给社会伦理价值观念带来了冲击。在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经济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的风气下,公众焦虑情绪增加,社会隔阂有所加强,这也使得一些小冲突容易演化成大问题。诸如不知担当的“范跑跑”、动不动就跳楼的个案,又如没事就抑郁、上班先“偷菜”等社会现象,如果健康的文化价值理念不能成长为主流,畸形社会价值观就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在正视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不适应形势变化的结构失衡、制度失序、伦理失范所导致的难持续、难管理、不道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往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政府部门,在社会总体稳定的大局下,要强化疏堵结合的秩序思维,加强四方面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和中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的社会治理体系;二是强化改善民生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三是重建社会基础秩序,加强民主法治体系建设,彰显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四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培育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转型制度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