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
2010-02-15张世飞
张 世 飞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
张 世 飞
20世纪20年代,“中国化”即滥觞一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也在问题与主义之争后蔚然成风。“中国化”思潮的流行不仅启发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客观上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不仅为“中国化”思潮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也丰富了“中国化”思潮的内涵。
20世纪20年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
Abstract:In the 1920s,“Sinicization”was the vogue and adapting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also became a prevailing trend in the wake of the debate on problems and-isms.The popularity of“Sinicization”trend not only inspired the earlyMarxists in China but also paved,objectively,the way for the trend of adaptation of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which,in turn,set a correct orient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Sinicization”and enriched connotations of the trend of“Sinicization.”
20世纪20年代,“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哪些主要表现?两者又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这些问题在学界还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
目前,有学者认为,“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均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如《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发表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一文,即持此种观点。但该文也认可“在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中国化’的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说法。而这一观点首先是张静如在《关于“中国化”》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史料来证明这一观点,并指出:“总之,在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前,亦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化’这个词是非常流行的。不管人们从什么角度都可以随口说出来,就像今天大家常说‘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似的。”①张静如:《关于“中国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5期。可见,“中国化”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即滥觞一时。
那么,“中国化”思潮是在一个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如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分裂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大变化。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以前‘西方’基本是个整体,主张或反对学西方者大致均如此认知(他们均关注中与西的对立或对应关系);试图将西方分而学之的取向实践上虽不断在做,但理论上却一直未能成功确立。‘西方’分裂之后,即使是尊西趋新的士人也开始意识到‘西方’是个复合体,即西方模式有好有坏,至少有不适合于中国者;不同的源自西方的‘主义’此时开始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中国人学西方的选择性明显增强。”①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于是,“一切适合于中国的或不适合于中国的思潮,都先后的被绍介到中国来,而许多国际思想界的争辩,都在中国重复一遍了。”②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现代书局,1934 年,第25~26页。这对于“中国化”思潮的流行,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思想界对效仿西方的做法进行了自省,大致产生了两种倾向。一方面,继续模仿外国。如有学者认为,“五四”后十余年间,“中国总逃不出‘模仿’的工作。例如张君劢不过想做中国的柏格森,胡适不过想做中国的杜威,陈独秀不过想做中国的马克斯,郭沫若不过想做中国的恩格尔,甚至最近梁漱溟提倡中国文化的文章,也不过是‘模仿’罗素的理论吧!”③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第179页。还有学者评价:“中国在这十余年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所给予我们的各种思想和论战,都逃不掉模仿的一个阶段。他们都忘记了自家的立场,他们只迷信着人家的方法,要想用同一的模型仿效成功。”④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生活书店,1936 年,第338页。总之,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和谭嗣同的《仁学》到后来的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之近代社会思想几于完全为中西文化接触之产物”,“大多对于中国社会缺少深刻之观察与精密之分析”⑤杨铨:《中国近三十年之社会改造思想》,《东方杂志》第21卷第17期(1924年9月10日)。,有明显的西方特征。
另一方面,在近代以来西方思想逐渐传入中国的情况下,人们在学习、效法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西方国家的很多说法、做法在中国不那么管用。这就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不是由于国家的情况不同,再好的说法和做法都不能照搬。大致可这样说,到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思想界人们已形成共识,即无论引进外国的何种学说,都要力求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即“中国化”。比如,胡适、王光祈、郑太朴、梁漱溟、舒新城、庄泽宣、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等人都曾提出过引进外国的学说应该适合中国国情,这对于当时的思想界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个外来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发生和发展,是需要相应土壤和温床的。客观地说,无论是继续模仿外国,还是试图在模仿中“超越”,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和温床。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立即产生与实际相结合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乃至顺理成章了。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1919年8月,李大钊在给胡适的复信中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和实用两面。……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这种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李大钊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他说:“我们批评或采用一个人的学说,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6页。。1923 年,李大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这里,李大钊明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陈独秀也认为,输入学说应该“以需要为标准”,而“我们士大夫阶级断然是没有革新希望的,生产劳动者又受了世界上无比的压迫,所以有输入马格斯社会主义底需要”。1922年5 月,陈独秀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有两大精神”,即“实际研究的精神”和“实际活动的精神”;我们应当“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的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同时应当“发挥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作革命的原动力”,“实际去活动,干社会的革命”。1922 年6月,陈独秀在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基础上,论述了中国革命要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思想。“第一段是大的和小的资产阶级对于封建军阀之民主主义的争斗;第二段是新起的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之社会主义的争斗。”②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4、453~454、468页。这一观点,对中共二大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民主革命纲领产生了深刻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后,湖南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毛泽东是实际领导者。7月14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正式出版,他则成为该刊的作者、编辑和校对,此时的毛泽东“已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③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9页。。1920年3月,毛泽东指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故“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④《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474页。。1921年1月,他进一步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故“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⑤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页。
1923年初,瞿秋白在担任《新青年》主编后,明确指出办刊的宗旨是“研究中国的现实的政治经济状况”,以“求得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新青年》“当尽其所以区区的力量,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试解剖中国的政治经济,讨论实际运动”⑥《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页。。1927年2月,他在《瞿秋白论文集》的自序中,明确提出了“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⑦《瞿秋白选集》,第317页。的论断。
1920年底,恽代英在给刘仁静的信中说:“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经过几年的探索,他在1924年的《列宁与新经济政策》一文中,明确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⑧《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8、480~481页。在分析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恽代英进一步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在《何谓国民革命》等一系列文章中,他就国民革命的对象、目的、动力、前途等进行了理论探讨,系统地阐发了他的“国民革命”观。
1921年2月,蔡和森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中指出,由于资本帝国主义使其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故“东方农业国野蛮国的无产阶级”所受的经济压迫,“较西方工业国文明国无产阶级之所受为尤重”⑨《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5~78页。。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应当运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精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①《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页。这里,蔡和森所谓“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从这一观点出发,蔡和森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总之,在李大钊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已形成一个群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也俨然成为一股潮流。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这股潮流还只是“中国化”思潮的一个分支,还不能与胡适等人的自由主义甚或其他分支分庭抗礼,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的出现,却给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化”思潮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化”思潮的流行启发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化”思潮,主要包括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东方文化派、教育救国论者们发表的关于外国学说“中国化”的各种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自然也引起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的注意。
早在1918年3月,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就注意到学界的一个怪现象,即“如今的人,往往拿西洋的学说,来做自己的议论的护身符。……不去研究中国今日的现状应该用什么救济的方法,而去引那些西洋学者的陈言来辩护自己的偏见”。胡适称之为“奴性的逻辑”②胡适:《旅京杂记》,《新青年》第4卷第3号。。这里,胡适将矛头直指思想界盲目照搬外国学说的不良风气,实质是主张外来学说应该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一观点很快引起了李大钊的注意。1918年7月,李大钊在与高元讨论“强力与自由政治”时,也强调了这一点。他说:“吾辈立言,不察中国今日之情形,不审西洋哲人之时境,甲引丙以驳乙,乙又引丁以驳甲,盲人瞎马,梦中说梦,殊虑犯胡适之先生所谓‘奴性逻辑’之嫌,此为今日立言之大忌。”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1919年6月,胡适在《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一文中重申:“前几年有一般学者做文章时,往往引上许多英文德文法文的句子,末后加上无数的参考书目”,强调:“现在的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要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一切学理,一切Isms,都只是这种考察的工具。有了学理作参考材料,便可使我们容易懂得所考察的情形,容易明白某种情形有什么意义,应该用什么救济的方法”。④《胡适文集》第1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14页。7月20日,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中,胡适回顾了他先前的议论,再次强调:“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他认为,“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的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然后根据于一生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想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该有甚么样的结果,推想这种效果是否真能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定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⑤《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249页。
此文同样引起了李大钊的重视。1919年8 月17日,在给胡适复信探讨“问题”与“主义”的关系时,李大钊说:“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你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努力去做,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这一点我们的意见稍与先生不同,但也承认我们最近发表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做。这是读先生那篇论文后发生的觉悟。”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2~3页。从这段话的措辞和语气来看,李大钊的态度还是相当谦厚、客气的。
1919年8月24日,在《三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胡适首先对李大钊等人表示感激,因为他们两个“把我的一点意思,发挥得更透彻明了,还有许多匡正的地方”,接着,胡适部分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主义本来都是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法,但是一种问题的解决法,在大同小异的别国、别时代,往往可以借来作参考材料”,故“主义的应用有时带着几分普遍性”②《胡适文集》第2册,第274页。。1919年8月31日,在《四论问题与主义》中,胡适专门讨论了怎样认识和输入马克思主义,指出“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那发生这种学说的时势情形。凡是有生命的学说,都是时代的产儿,都是当时的某种不满意的情形所发生的”。③《胡适文集》第2册,第278页。1919年12月1日,在《新思潮的意义》中,他特别指出:“研究问题的人,势不能专就问题本身讨论,不能不从那问题的意义上着想;但是问题引申到意义上去,便不能不靠许多学理做参考比较的材料;故学理的输入往往可以帮助问题的研究。”④《胡适文集》第2册,第556页。胡适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但他提出的输入外来学说应该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应该说是正确的。
胡适与李大钊等人在观念上的碰撞,固然与五四时期的文风不无关系,但也反映出胡适与李大钊在观念上的互相启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化”思潮的滥觞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事实上,李大钊正是在与胡适的论争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此后,这种观念上的关联还在延续,1922年1月发表的《先驱》发刊词,就又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发刊词在评价1922年前一两年的思想界时指出:“大家都在纸上空谈不着边际的主义,并毫无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本刊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愉惰和倚赖的习惯而代以反抗的创造的精神,使将来各种事业,都受着这种精神的支配而改变。”但“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若不知道中国客观的实际情形,还是无用的”,主张“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下册,三联书店,1979 年,第528~529页。
其次,“中国化”思潮的流行客观上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除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外,无政府主义者们也发表了关于“中国化”的观点。1919年6月1日,王光祈在《王光祈致君左》一文中也指出:“这种主张如果没有适当的名词,就叫他为中国式……主义”⑥《少年中国学会会务报》第4期,1919年6月1日。。王光祈曾一度受到过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时任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中国式”,其实就是“中国化”的意思。1921年5月16日,郑太朴在《太朴答存统的信》一文中说:“我不是‘克鲁泡特金主义者’,不是‘巴枯宁主义者’,不是‘蒲鲁东主义者’……我是‘无政府主义者’,我是‘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者’。”⑦《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5月18日。7月,郑太朴在《论中国式的安那其主义答光亮》一文中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意思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社会情形,人民性情而酌定的无政府;不是贸贸然把西洋那个无政府学者底办法胡乱装上;因为地理历史既各不同,断不能囫囵吞枣的”。“总括一句,我所认定的‘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是‘本无政府原理,参酌中国底社会情形人民性格而成的’。”⑧《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1年7月17日。可见,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也知道引进无政府主义,要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除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外,教育救国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政治主张。如黄炎培主张以职业教育来解决生计问题,最后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而陶行知则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企图通过教育的力量去改良社会。在此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外来的教育学说也应该符合中国教育的实际。1924年,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在《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一文中指出:“此时我们所当急于预备者,不在专读外国书籍,多取外国材料,而在用科学的方法,切实研究中国的情形,以求出适当之教育方法”,“使中国的教育中国化”①《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8期。。1927 年,著名教育活动家庄泽宣在其著作《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中说:“现在中国的教育不是中国国有的,是从西洋日本贩来的,所以不免有不合于中国的国情与需要的地方。如何能使新教育中国化,这是一件很大的问题,很复杂的问题”。“我以为要把新教育中国化,至少要合于下列四个条件:一,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二,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三,能发扬中国民族的特点; 四,能改良中国人的恶根性。”②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民智书局,1929年。转引自张静如:《关于“中国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5期。这样,到了1933年3月,陈序经在《独立评论》第43号发表的《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中说:“新教育的中国化,的确是数年来一般教育家的时兴的口号,而且是国内一种很普遍的思想。”这说明“新教育的中国化”已经形成国民共识。
可见,“中国化”这个词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不管人们从什么角度都可以随口说出来。因此,李大钊等人在刚刚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立即产生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想法,固然与其研习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有关,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也与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引进外国学说应该“中国化”的思路的影响密切相关。从这个观点上讲,20世纪20年代“中国化”思潮的流行,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对“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思想的交流不同于简单的实物传递,它从来就不是单向的。“中国化”思潮固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也给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化”思潮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为“中国化”思潮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文化选择。如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派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点滴改良,不赞成“根本解决”。以康有为、严复等为代表的复古主义派主张固守中国封建主义传统,反对任何促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案和主张。以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主张光大儒家文化传统使之世界化,提出中国可以接受但却不能简单照搬和效法西方的一切。除复古主义派外,自由主义派和东方文化派均在不同程度上表述了外国学说“中国化”的思想。
比如,1920年,梁漱溟在论证其文化发展三路向学说时,也使用了“东方化”、“中国化”的概念。在讨论东西文化时,梁漱溟以日本、印度、朝鲜等国为例,描述了西方化的影响:就是东方各国,凡能领受接纳西方化而又能运用的,方能使它的民族、国家站得住;凡来不及领受接纳西方化的即被西方化的强国所占领。前者如日本,后者如印度、朝鲜、安南、缅甸。而唯一东方化发源地的中国也为西方化所压迫,差不多西方化撞进门来已经好几十年,使秉受东方化很久的中国人,也不能不改变生活,采用西方化!在质疑“东方化究竟能否存在”的基础上,梁漱溟对东方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东方文化的两大支,是中国化和印度化。”③《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16页。在他看来,对待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态度,就是一要防止过早地采取印度人的态度;二要接受西方文化,但要改造地接受;三要批判地把中国人生活态度中的怡然自得、自得其乐等重新拿出来,让它们对世界发生作用。
之后,瞿秋白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一文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东西方文化问题。他明确阐述了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思想,提出通过世界革命建设无产阶级新文化的道路。在批驳东方文化派的错误言论时,瞿秋白指出:在无产阶级新文化时期,“才有真正的道(德)可言,不但各民族的文化自由发展,而且各个人的个性亦可以自由发展呢。要达到此种伟大的目的,非世界革命不可”。“只有世界革命,东方民族方能免殖民地之祸,方能正当的为大多数劳动平民应用科学,以破宗法社会封建制度的遗迹,方能得真正文化的发展。”①《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第601~602页。瞿秋白的这篇文章,是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中唯一深刻揭示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实质的一篇力作。尽管在文章中也表现出一些理论上的稚嫩之处,如简单地将东方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把西方文化等同于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文化,并不加分析地反对;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篇文章把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中国国情与世界文明发展大势出发,摒弃了“全盘西化派”和东方文化派的局限,在“认同”西方的同时又努力“超越”西方,因此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化”思潮的发展,也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也丰富了“中国化”思潮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是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与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论争的过程中,争论的双方出于论争的需要,不断提炼、概括自己的观点。比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与李大钊的争论,就使双方的观点不断被修正、提升。这就使“中国化”思潮的内涵不断丰富。其实,陈独秀与郑太朴、区声白的互相商榷,也对充实“中国化”思潮的内涵很有帮助。
在郑太朴标榜自己是“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者’”后,1921年6月1日,陈独秀在《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一文中批评说:“近来青年中流行的无政府主义,并不完全是西洋的安那其,我始终认定是固有的老、庄主义复活,是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所以他们还不满于无政府主义,更进而虚无主义而出家而发狂而自杀。”针对郑太朴对“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的攻击,陈独秀进一步强调:“若要迁就中国国民性和社会情形而不加以矫正,只有袁世凯、张勋一班人赞成罢;因为袁、张都正是口口声声根据国民性和社会情形发挥他们的主张呵!”②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第376~377页。
与此同时,陈独秀和区声白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区声白为陈独秀在广州发表的《社会主义批评》的演讲,曾三次给陈独秀致信,阐述其无政府主义的观点。陈独秀也三次复函答辩。陈独秀指出:“我原来知道你不是相信Stirner派个人无政府主义的,但你却是相信人人同意人人可以自由退出社会这种思想仍旧建筑在个人的自由权上面”;“我原来知道你也不是相信Toktoi无抵抗的无政府主义的,但你却是相信不以多数压服少数的”;“我所以说你若是反对个人的无政府主义和无抵抗的无政府主义,便是把无政府主义打得粉碎。”同时,陈独秀也指出:“声白虽相信无政府主义,却也极力赞成阶级战争和革命的行动”;“声白底思想是信仰克鲁泡特金的,不是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所以什么虚无主义无抵抗主义个人的无政府主义,他一概反对;他的行为算得是一个纯洁的青年”。③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第404~405、409页。通过这些论辩,“中国化”思潮的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总之,20世纪20年代“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构成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幅壮观的图景。当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两者的互动仍对中国思想界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北京 100081)
(责任编辑 占善钦)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ends of“S in icization”and“Adapt ing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in the 1920s
Zhang Shifei
B17
A
1003-3815(2010)-02-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