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海海战结局再认识*

2010-02-15聂慧丽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北洋海战黄海

聂慧丽

(河南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河南 焦作 454000)

黄海海战结局再认识*

聂慧丽

(河南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河南 焦作 454000)

黄海海战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成败历来富有争议,本文主要从战争的影响、目的、损失三个方面谈了对海战的结局的再认识,旨在进一步厘清人们对清政府战略方向的判断。

黄海海战;战局 ;认识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上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日本军队的袭击,投入战斗的北洋军舰共10艘,日舰12艘,战斗异常激烈,历时5个多小时,海战结果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日本舰队率先离开战场。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黄海海战之后,清政府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就是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全部躲进威海卫实行“避战保船”的方针。正如陈旭麓先生说的“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藏在威海卫港内,不需出港巡海,使日本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制海权,并造成北洋海军坐守待毙的局面”。[1]201人们对海战胜败结局的几种观点中渗透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它影响到人们对清政府战略方针的判断。综观对黄海海战战局的分析,学术界大致有四种意见,其一从北洋舰队本身的损失而言认为北洋舰队不仅沉没了四艘军舰,而且还牺牲了邓世昌、林永升两位优秀的海军将领,就此而言认为北洋舰队遭到惨重的失败;其二从中日参战的军舰数目以及双方的力量对比出发,认为北洋舰队虽未获胜,还不算大败,只是一次小的失败;其三将黄海海战置身于甲午战争的整个大背景中,认为这是一次得失相当、不分胜负的海战。这三种意见都主要是着眼于北洋舰队本身的损失而言的,第四种意见从中日双方舰队到达黄海的目的出发,认为日本舰队是寻找北洋舰队进行决战,以实现其“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北洋舰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而日本舰队“聚歼”计划则遭到了破产,另外,在这次历时近五个小时的海上鏖战中,虽然战况时有变化,但最后,却是日本舰队势穷力尽而先逃的,所以,应该说是一次小捷。归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惨败、小捷、平手、小败。那么黄海海战的战局究竟如何呢?

笔者认为评价黄海海战的胜败,首先不能将其从甲午战争整个大的战局中孤立出来进行分析,因为它是甲午海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分析黄海海战的成败,必然首先看这一战役在整个战争中是起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其次,应针对本次战争,将其限定在固有的程序中进行分析,应该从战争达到目的的程度、获益程度、损失大小及其对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分析。

一、黄海海战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众所周知,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退居威海卫军港,再也不敢接受联合舰队的挑战。这样,北洋水师的唯一机会就是放弃一切在开阔海域与敌决战的想法,借助威海卫要塞强大岸基炮火的支援,固守待援。黄海海战使清政府从上层领导人到将士、士兵纷纷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恐惧的心理,这种恐惧心理强加给胜利者是极不适合的,如果说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取得了胜利,李鸿章是绝不会出此下策的。尽管清政府腐败无能,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清王朝发展海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尤其是防御日本。李鸿章说:“泰西虽强,尚在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向我需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2]当初中国之大办水师,大建旅顺、威海卫军港,即以日本为假想敌人,是要与日本决胜于海上。当年李鸿章曾上书主张“但当以战为防,不能以收为防”,他还具体说“以铁舰御之铁舰,以快船御敌之快船,再以鱼雷艇数十艘,密布各岛,侍机方可制胜”[3]这是个积极防御的正确方针。同样是李鸿章,在黄海海战之后让他的军队龟缩到威海卫军港内,不敢与敌作战,其中的道理难道不值的我们去深思一下吗?如果是胜利,它会积极寻找机会与日军作战的,而事实是日联合舰队在不断的寻机与大为削弱的北洋舰队再战,从而歼灭之。从这一点来说李鸿章避战保船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可见黄海海战的结局使李鸿章完全丧失了战斗以至胜利的信念,从心理上的恐惧到行动上的保守再到最后的全军覆没,不能不说是黄海海战失败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所导致的。战后,我们虽然着重强调日军首先退出战场,这似乎显得空洞而无力,再战下去是什么结果呢?在海战的最后阶段形成了两个战场,联合舰队在两个战场上都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日舰队并不是落荒而逃,而是在自己还拥有相当实力和战斗力的情况下有序的撤退。再看战争最后阶段的北洋舰队是什么样的状况,北洋水师虽然各舰归队,声势复壮,其实却是弹药将尽,“定远号只有三炮,镇远只有两炮”,再战下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如果以谁最后在战场上作为依据来判断一场战争的失败或成功,未免显得过于牵强和阿Q。古代伊壁鲁斯的国王皮洛士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同罗马人作战,每次战役都能把对手赶出战场,不过自己损失更大,有一次他对部下说:“如果我们再取得这样的胜利,谁也不能跟我回伊壁鲁斯去了。”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跟黄海海战的重创是息息相关的,而威海卫战役的失败加快了清政府的乞降活动,加速了甲午战争失败的步伐。1894年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我们重整中日战争这条食物链,不难发现黄海海战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正是因为它的失败造成了整个链条的松动、脱节。所以,就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来看,黄海海战决不能称为小捷的战役,而是一次决定性的挫败。

二、黄海海战的目的

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是致力于“扫荡敌人海军,争取获得黄海及渤海的控制权”,而北洋舰队是“以挫日舰威风雪丰岛之耻”为目的。有人说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是为了护运刘盛休的八营铭军从大东沟登陆,结果因为登陆顺利完成所以是成功了,此说与事实不符。因为在海战爆发前五小时,即9月17日晨7时陆军登陆已顺利完成,北洋水师护送陆军的任务也就此结束,当中午12时双方舰队交战时,北洋水师的战役目的应该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北洋海军从黄海海战后丧失了制海权,退居威海卫,将制海权拱手让出,“我军端坐,拱手以待,倭人围攻”[4]日本达到了即定的战略目标,虽不是全歼可也重创了北洋舰队,日本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最初,日本当局对能否战胜北洋舰队并无多大的把握。日本根据海战胜负的几种可能性制定了三种方案,可见,日本没有必胜的把握,可当黄海海战后日本的士气大涨,国内虽对海战的结局有夸大之处,可中国战前战后的表现也足以让他们看到了战争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他们的。清政府从战前的雄心壮志到“避战保船”,虽极力夸大日本的败退却总也掩盖不了自己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极尽所能的讨好日本,妥协退让直到最终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可谓政治上处于极为不利的退让地位。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日本政治上在战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所以,从是否达到战役目的的角度来判断海战的胜负,实质上仍是双方损失大小的问题,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双方的损失。

三、黄海海战双方受到的损失

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200吨,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火炮等都均低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军舰及重炮,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海军首脑部门的缺乏、海军不统一,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用南洋舰队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正是由于首脑部门的缺陷,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的意识,事实采用的是守势战略,消极防御战略。从战争的直接损失来看北洋舰队是大于日本舰队的,这是不可驳的事实。在这次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了致远、经远等五艘战舰,其中致远、经远两舰是北洋舰队中最新的战舰,具有相当的战斗力,它们的沉没,对北洋舰队来说确实是严重的损失,其它各舰也都重伤,伤亡人数在800余人,可谓损失惨重。还有象邓世昌、林永升等将领的牺牲,对北洋舰队来说也是一大损失。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李鸿章的战略举措,前面已经提到,这就不再赘述。有文章强调战争对日本舰队的打击也是相当沉重的,但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战争的结果必然是给双方带来危害,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损失的程度而不应是仅仅看到损失,日方舰队伤亡200余人,800和200差距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日本舰队无一艘沉没,四艘战舰丧失战斗力,其中有三艘为弱舰,双方对比北洋舰队的损失程度可见是大大超过了联合舰队。如果说损失大而最终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么,还可谓是一场胜利的战争,可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后的结果。

黄海海战之后,清政府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就是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全部躲进威海卫实行“避战保船”的方针。人们对海战胜败结局的几种观点中渗透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它影响到人们对清政府战略方针的判断,持惨败说的人们是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对海战进行了分析,对李鸿章的战略战策基本肯定,认为李鸿章是在比较敌我双方力量做出的审慎明智的决策,敢于承认与日本的差距,看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大,开始有维新变法的思想,希望中国能够通过变法走向富强的道路。持小败,平手说的人们不敢也不想承认中国当时与日本的差距,民族感情超越了对历史事实的认同,认为中国当时完全具有和日本一拼的实力,仅仅看到了日本先退出战场这一点,且有将士和船只的伤亡,看不到两相比较中谁的损失更大。认为李鸿章的战略决策是单纯的守势战略,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根本所在,认为李鸿章是战争的罪人,应该承担所有的责任。持小捷说的人们完全否认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自诩为泱泱大国,怎能败于“蕞尔小国”,完全不顾事实,认为李鸿章的战略决策是完全错误的,应该跟日本以硬碰硬,爱国精神的确可嘉,只是未免太缺乏客观性,实不足以让人信服。

综上所述,我认为,黄海海战虽不是日本人所宣称的大捷,可也决不是中国人宣称的小捷或者胜负未分,虽然日本率先退出战场,北洋舰队在战场上坚持到最后,可我仍认为这场战争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日本都是胜利方,对中国来说,绝不能称之为小捷,也不可说是未决胜负的一场战役,只能说是一场失败的战役。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201.

[2]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五十[M].118.

[3]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五十二[M].29.

[4]阿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等参李鸿章奏.近代外祸史[M].涵锋出版社,1950.143.

(责任编辑:铭 尘)

K253

A

1672-1071(2010)03-0105-03

2010-05-04

聂慧丽(1971-),女,河南济源人,硕士,河南焦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政史法律系讲师。

猜你喜欢

北洋海战黄海
中途岛海战
这海战没法打了
陆军海战第一连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黄海简介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炮击金门时的两次海战 下篇:九·一海战
北洋六镇
谈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