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会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2010-02-14胡立强虞坚尔

中国医院 2010年4期
关键词:老中医中医院西医

■ 胡立强 虞坚尔

现代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西医在疾病诊疗中日益突显优势,在医疗份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给中医药的发展、以及人民对中医的认知度提出严重挑战。可喜的是党和政府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行,给中医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怎样抓住机遇,战略性规划中医院发展,是摆在我们中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省会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下称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1 三级甲等中医院今后发展的战略定位

医院定位是中医院努力的方向,三级甲等中医院应该是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通过打造名医、名科、名药和名院“四名工程”;充分发挥中医在康复、保健等方面特色优势;加强医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制订切合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详细的实施步骤;联合周边多家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形成中医集团,在医、教、研方面合作互动,发挥整体作用,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和活力;最终成为区域内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中心以及中医的传承、传播基地和疑难杂症诊疗中心。医院只有高定位,才能有高要求,才能打造出区域最高水平的、最受欢迎的三级甲等中医院,从而带动地域内中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2 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的战略措施

2.1 建立中医人才高地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2.1.1 吸纳省市名老中医来医院。省会和直辖市市级中医院占据地理优势,靠近中医药大学,信息来源快,服务人口多,人才的吸引相对要容易,采取“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吸纳全省的中医优秀人才来院为病人诊疗,利用优势,汇集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整体效应,打造省市级名老中医诊疗所。

2.1.2 引进、自主培养、储备人才。采取近期引进,中期培养,远期储备的人才战略。努力提高医院人才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吸引有能力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一批优秀中医人才(包括中医医疗、护理、药剂人才)。

2.1.3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政策上倾斜,鼓励和奖励优秀人才在医疗、科研、教学多出成果。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势态,逐步形成集团化、专家化、梯队化的人才队伍,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发展动力。

2.2 中医教学科研是中医院发展的动力

2.2.1 成为中医教学和科研基地。中医教学过去是通过传承(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在中医人才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使中医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医学人才辈出,中医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而且有了新的突破,这都离不开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的开展。作为三级中医院,应该承担一个地域的中医药治疗和中医药的传承,必须担负培养中医人才,和科研的重任。

2.2.2 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密切与中医药大学合作成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将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理念引入医院,引进研究生教育,把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经验,作为中医院科研的重点,从中医的理论及临床出发,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特色。使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整个中医学术有所提高,有所发扬光大。

2.2.3 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要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培养中医科研后备人才,就必须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为医院科研教学提供保障。通过科研、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先进科研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发展提供依据,使中医思想得到更明确、客观的阐述,市级中医院要有发展动力,就要成为科研、教学基地,成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

2.2.4 建立中医临床药物实验机构。随着中医院规模发展,科研实力提高,高标准实验室的建立,使医院优势专科成为国家药品监督局的中药临床实验机构,全面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2.3 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医院发展的新鲜血液

2.3.1 大胆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 、问、 切的传统方法来实现,而西医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发展,CT、 MIR、DSA、HIFU刀、血液透析、先进的生物化学检验、超声诊断、介入诊疗等先进的诊疗手段引入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发展。我们不能把这些技术只局限于西医领域,更应该把它归结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造成的,是为了适应满足患者的需求所造成的[1]。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中西医共享技术,因此中医院应该大胆引进现代科技,为中医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反对引进现代技术就是西医化的观点。正如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梁秉中教授在为《当中医遇上西医》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科技的成果,造成了它(西医)的专横跋扈,早已形成惟我独尊之势,除非传统医学能及时引进科学,利用科学,否则也只好安于自我封闭了”。

2.3.2 争取政府对中医院使用现代技术的理解和支持。政府部门也要认识到,大型医疗设备和现代技术不是西医医院的专利,应该积极鼓励中医院加以利用,不应该限制。只有医院和政府共同认识到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医院才能得到与时代步伐相近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中医院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现代技术的引进,及西医技术的补充,对中医院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3.3 中医院应注重对本院中医人员现代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高。现代中医师也应该掌握很好的现代医学知识,能满足现代患者对中医师的新要求。

2.4 中医传承是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

2.4.1 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中医技术。中医对疾病诊疗方面与西医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四诊合参和辨证论治,比较深奥抽象。而西医讲究的是系统检查和诊断,是以病人的临床症状,生物化学指标,细胞的变化,影像学等资料为依据的医学,更容易为当代人所接受,因此中西医在文化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上是有明显的差别。中医药学的发展,始终是中医药学术不断积累、整理、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过程,是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中医之所以世代传承,是因为它揭示了西医实验科学无法探知的人体生理特殊本质内容,它使人类自我生命认识达到了全面性的认识。中医精髓是他的思想,他的多年积累临床经验,是几千年的医学精华传递的结果,是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所以中医要求更多的临床实践,更多的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思维和诊断疾病。中医技术不是经过一代人可以总结出的,必须经过传承,医院要充分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中医是以临床为本,更加重视“术”,重视临床的经验,更重视师傅带徒弟式的临证实践,这是现代医学教育所不及的。建立好名老中医工作室或研究室,通过名老中医带徒;研究生教育;“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以及中医药学家经验传承博士后四种模式[2],将名中医的思想,治病理念,临床经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4.2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医院成为中医传承基地。中医传统的发挥和传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三级医院应该成为中医药传统发挥和传承的基地,要详细地制定计划和措施,有步骤地实施,保障名老中医的中医思想,临床经验传承、传播和发扬。

2.5 集中力量形成规模是中医院生存的法宝

2.5.1 成立市级名老中医诊疗所。近年来有人认为中医生存成为问题了,全国的中医院在减少,有被西医吃掉的危机,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想法,虽然是荒谬之举,但是我们中医人不能不引起警觉。如何去发展中医团队是摆在我们中医院面前的课题,从一些成功中医院发展经验来看,集中名老中医形成中医团队,使中医具有强大生命力,才能抵御外来于现代医学的竞争压力。作为省会三甲中医院,有地域优势,有人才积聚优势,有中医药大学临近优势,医院可以以市级中医院的名义招集市级、省级或者市周边城市的名老中医于一地进行中医的诊疗,既方便病人,也可解决中医单独行医力量单薄的局面。打造一个品牌“看中医到市级中医院名老中医诊疗所”的口碑。这样可以使中医技术得到充分发挥,更具活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为医院成为名院打下基础。

2.5.2 建立中医院老中青的专家团队,形成国家,市级重点优势专科。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引进,培养,储备中医老中青人才,逐步形成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有竞争性优势专科队伍,并且在某方面做出特色,和独特的疗效,申请成为国家、市级重点优势专科,扩大中医的影响力,吸引病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中医药。

2.6 突出中医特色,保持和发掘中医传统医疗是中医院发展的优势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把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关于养生、保健、预防、康复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在未来医学发展中大有可为,这是值得研究、挖掘和发扬的重要领域。

2.6.1 把中医特色和优势贯穿于防治疾病的全过程。 步入新的世纪,医疗市场竞争激烈,除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应该积极挖掘和发挥中医特色,把中医特色和优势贯穿于防治疾病的全过程,使中医院各项工作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6.2 加强中医成果的转化,保持和发扬中医传统医疗。根据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中医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从而规范,激励,促进中医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技术得以推广,惠及更多的民众,提升了中医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将提高了中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

2.6.3 突出中医特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中医重视调节功能,通过机体自身的能力抵制病原。因此我们应该发挥中医技术在疾病预防和疑难疾病治疗的优势,通过强化“冬病夏治”、“冬季进补”、“冬令调补-膏方”、“中药药师咨询”、“膳食指导,药膳”等理念;采用“中药制剂”;“针灸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收集“独特疗效民间验方”;整理名老中医医案、分析名老中医辩证思维;成立治未病中心;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等方法来突出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保持和发掘中医医疗技术。

2.7 医院管理是中医院高效发展的保障

2.7.1 战略规划医院发展:医院是个知识密集型单位,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给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既有个性管理,又有共性管理,关键是医院领导班子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要有敏锐的目光,有战略思维,带领医院朝正确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领导要勤于思考、周密思考,建立完善的、先进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大胆实施,促进医院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既懂医学又有懂管理的人员,形成梯队,储备医院管理人才。

2.7.2 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医院要发展,要求领导更多地学习和引进现代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引进如ISO9000或ISO9001、JCI质量控制体系,对中医医院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运用ISO、JCI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系统管理,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使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医院快速平稳地发展。

2.8 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是中医院文化的活力

2.8.1 加大中医文化的宣传力度。中医的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要把他传承下去。我们必须作为中医文化的宣传者、解释员,市级中医院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通过宣传媒体介绍中医知识,定期进行中医文化节,书写中医的医案记录传承中医经验相传中医文化,中医进社区等方式进行宣传传承。

2.8.2 通过特色中医宣传中医文化。收集和整理传统疗效独特的医方,申请专利,成为医院的知识产权。在确保符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把它做成制剂加以推广、发扬,既可以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又能宣传中医文化,提高老百姓对中医的认知度。中医在治未病上是有独到之处,在预防保健方面采取多种形式中医适宜技术,凸显中医文化技术优势。

2.8.3 加大国内外交流宣传中医文化。国内外合作促进信息交流,重视与国外交流和合作机会,引进先进理念,加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立地域之间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技术和文化定期交流制度,取长补短,互通信息,共同进步,提高中医药的整体服务水平,拓展中医药服务市场和竞争力,为中医药带来更广阔前景,把中医技术和文化传遍全世界,让全人类都能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作为市级中医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文化传承和宣传是我们中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2.9 中西并重是中医院发展值得探索的道路

2.9.1 中医治疗手段和西医一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很多中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使用了西医诊疗手段,使医院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医院不应该拒绝西医,应该抱着相互促进,互补优势的态度看待西医引入。如肾功能衰竭病人到了晚期,出现一系列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调节病人状态,但是没有好办法让病人因肾功能衰竭的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转入西医院,使中医院病人流失。西医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纠正病人的生理指标,但是贫血,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就不能够得到改善,这时应用中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所以中医和西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同时进行诊疗,会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中西医需要互补。

2.9.2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有很多独特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骨科手术,在止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中医就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又如在临床上常遇到外伤的骨科病人,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没有办法解决或不能够完全诊疗的情况下,需要西医方法去处理,如果西医力量不强,转院必然造成病人不便和痛苦。所以中医院应该积极引进西医的诊疗手段来补充中医的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2.9.3 医院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医疗体制,医院得到政府的补贴有限,医院运行成本增加,再加上中医院中医诊疗收入低,中药的收入不高,中药加工,和配药成本高,完全靠中医,医院职工的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中医院发展。从理念上来看,中医院需要引进西医,就像西医院要引进中医一样,中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胆引进西医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不能认为中医院被西化,而故步自封。

综上所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战略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我们必须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人与物相统一,努力提高医院领导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持续实施人才,技术,科教,传承,规模,文化,管理战略,探索中西医并重中医院发展的道路,抓住机遇,把握关键的战略管理,统筹兼顾,才能够高屋建瓴,掌握中医院发展的主潮流,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在竞争中的不败地位,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1]姜爱平,崔 蒙. 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J]. 中医杂志 ,2007,48(8):742-744.

[2]刘喜明,苏凤哲,路洁.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现状和未来走向界[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3):153-155.

猜你喜欢

老中医中医院西医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老中医坐诊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老中医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