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首都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务保障

2010-02-13北京市水务局局长

中国水利 2010年24期
关键词:水务处理厂供水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 程 静

2010年北京水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建设,水务建设运行管理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新的跨越。为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水务保障。

确保了首都供水安全。一年来,采取多项切实有效的措施,地表水、地下水、雨洪水、再生水和境内外调水相结合,确保供水安全。2010年全市总用水量约为35.7亿m3,与2009年持平。万元GDP水耗约为27 m3,同比大幅度下降。

提升城乡供水能力,用水高峰平稳度过。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提高到302万m3。2010年夏季,市区日用水量再创288万m3的新高,全市夏季用水高峰平稳度过。加快新城水厂新建和改扩建。全面完成村镇供水“一户一表和老化管网改造”工作。村镇地区144个集中供水厂100%实现实时视频监控,日供水5 000 m3以上的集中供水厂全部实现水质实时监测。

全面推进北运河、永定河流域治理工作。建设宜居城市,努力实现“水清、岸绿、亲水、怡人”的水环境。永定河生态经济发展带“四湖一线”主体工程完工。莲石、门城、宛平三湖实现蓄水,初步改变了永定河昔日扬沙扬尘的面貌,大大改善了两岸的生态环境。

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建成东南郊水网工程和74座骨干配水设施。建成引温入潮二期工程,年调水能力7 000万m3,为顺义新城及空港地区营造优美水景观。开工建设大兴、昌平等4座滨河森林公园和三海子郊野公园,建成海淀翠湖、昌平沙河等7处生态湿地。

统筹城乡,建立高标准的首都水环境体系。进一步总结生态清洁小流域水源保护、休闲观光、绿色产业、和谐宜居四种治理模式,推进并深化“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2010年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 km2。

开展“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7—10月,北京水务联合国土、公安等14个委办局和16个区(县)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百天针对盗采砂石、整治非指定区域游泳和钓鱼、违规洗车的专项打击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果。

建立高标准的水环境日常管理体系,将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探索建立河道环境共同管理机制,破解城乡接合部河湖环境难题。

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大再生水利用。全市年污水处理量11.4亿m3,污水处理率达到81%,2010年全市利用再生水6.8亿m3,同比增加4.6%。完成城区污水管线建设20 km,定福庄至高碑店污水调水工程管线27 km,再生水管线20 km,完成城区排水管网改造80 km。加快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150个村污水治理,建设污水处理站120余座,新增日处理能力5 000 m3。

精心部署,积极应对,提高了安全迎汛管理水平。按照安全迎汛工作要求,汛前加强了对大中型水库、水利工程设施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完善包括积水点快速消除机制、部门对接机制、危旧房保障机制、工作考核机制等安全迎汛联动机制;对2009年汛后确定的58处积水点和山区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实行挂账督察,消除隐患。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水务各项建设运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北京水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水利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水务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水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强化水源保障,确保城乡用水安全。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充分保护、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继续做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现有水厂供水能力,确保供水高峰安全。

扩大利用再生水。增加再生水生产能力,加快配套管线建设,建设燕化再生水利用工程,新建管线35 km,年调度再生水8万~10万m3。

加强社会化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加强节水社会化管理的要求,继续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压缩计划用水指标;深入开展节水型单位、居民小区创建工作;调整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加快工业高耗水行业退出。

大力推进排水和再生水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清河、吴家村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建成东坝、垡头等污水处理厂,年底前投入运行;年内开工建设郑王坟、定福庄污水处理厂。加快郊区新城和村镇的污水处理工作进度,努力提高郊区污水处理率。

推进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三大流域治理。按照“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原则,结合城南地区、未来科技城,全面推进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三大流域建设,加快马草河、葆李沟、东小口沟、大石河、方氏渠等10条中小河道生态建设;实现“三河带十河”的发展目标。

不断巩固提高,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能力。建设城区预报预警指挥平台;对出现过积滞水的排水设施,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整改;加大对山区泥石流易发区和采空区危旧平房和城乡接合部棚户区的改造和管理力度;加强地铁及轨道工程等地下设施的安全管理,对周边排水系统进行评估和改造,确保雨水不倒灌。

推进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完成“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的起草上报工作。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制定《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配套法规和管理政策。制定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出水水质、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行技术规程等行业技术标准。

猜你喜欢

水务处理厂供水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对城乡水务项目PPP投资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