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我国医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因素与问题分析
2010-02-13吕世军谷朝霞王廷华
吕世军,谷朝霞,王 新,王廷华
(1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1 当前影响我国医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因素
1.1 影响我国医学生择业观的积极因素
1.1.1 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医学生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兴盛,个人才可能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空间。因此,当前我国医学生既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兼顾国家的需要。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是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以尽可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据黄发友2002年调查,对“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幸福在于享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人生观的认同选择时,有 74.8%的大学生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
1.1.2 择业自主意识日益明显。
高校实行“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使得在校医学生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 20世纪 80年代后期,毕业生在离校前两三个月才逐渐关心毕业去向问题。据北京青年研究会 (2000)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倾向听取意见的对象依次是自己 (59.3%)、父母 (19.0%)、朋友和同学 (9.9%)、周围大多数人 (5.8%)、其他 (2.5%)、新闻 (2.4%)、党团组织 (2.1%)。[2]
1.1.3 职业风险意识不断提高。
随着就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铁饭碗”意识淡化,对择业的失败不再像以前那样怨天尤人,萎靡不振。在近几年来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这一因素,越来越不被人重视了,它总是被排在“职业带来的高收入”、“职业所能提供的发展前景”这两个因素之后。这一方面表明了医学生对高收入工作的注重和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医学生择业的风险意识已逐渐增强。[3]
1.1.4 职业流动意识普遍增强。
单一的国家分配模式被打破后,大学生以往的终身职业观念已经改变。有 85.9%的医学生并不认为职业必须是终身制的,有 20%的医学生明确表明职业只是暂时性的。[3]从整体上看,当前医学生仍然希望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热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充满信心,希望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而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对将来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吻合度的要求则低一些。“跳槽”心态是择业心态的一种独特表现,只不过它是从“再次择业”的角度表现出来的。据北京青年研究会 (2000)的调查,在 2002名 16~35岁的北京青年中,有 25.6%的人换过工作单位。在近三年里换过单位的情况:换过 1个单位的人占 12%,换过 2个单位的占 4.9%,换过 3个单位的占 1.7%,换过 4个单位的占 0.3%,换过 5个单位的占 0.4%,换过 6个及以上单位的占 0.4%。可见职业流向也由过去的单向流动变为现在的双向或多向流动了。[2]
1.2 影响我国医学生择业观的消极因素
1.2.1 社会价值观淡化。
当前的医学生与过去相比,部分人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他们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多以自我为中心,呈现个人主义倾向。有的医学生择业时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较少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把物质待遇好坏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争着到相对待遇好而社会需要不紧张的单位,即使就业难也不愿到偏僻和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据统计,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单位“条件好、待遇高”,他们可以违反已签订的就业协议;33.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4]
1.2.2 职业奉献意识弱化。
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择业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而是走向了自我实现型。很多毕业生明显把奉献与索取放在不同等的位置上,与社会的需求有时反差太大。调查表明,医学生毕业后去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的比例逐渐减小。有少部分的毕业生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愿意到基层、教育、科技、军队就业的人较少 。[5]
1.2.3 诚信意识明显缺乏。
在当前医学生应聘竞争过程中,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如,有的医学生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有一个班的同学到一个单位应聘,十几名同学都说自己是学生会主席;有的学生对应聘材料进行造假,如修改成绩、编造更多获奖证书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违约,笔者调查发现,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违约率达 5%~8%。
尽管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观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完全相同,但在总体上可以看出当前医学生在择业观上普遍表现出这样的矛盾现象:既愿意自主择业,又惧怕竞争;既愿意走向人才市场,又希望政府能保证就业;既愿意发挥专业水平,干一番事业,又怕到艰苦地方去工作;择业心理期望值高,但信心和竞争意识不足;主体意识增强,但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淡薄。所以说,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应该不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医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
2 当前我国医学生择业观变化的问题分析
2.1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人才综合能力的全面化
我国医学生正处在知识经济新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基本素质和技能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知识结构多元化,人才的综合能力全面化。面对新形势,医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择业观,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脱颖而出。
2.2 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医学生择业教育和指导功能的有效发挥
首先,我国有些高等学校在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与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影响了对医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择业观教育方法陈旧、手段单一、脱离实际,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之现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又使得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存在着“只讲实惠,盲目择业”的态势。同时,一些从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择业观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欠佳,在对医学生进行择业观引导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误导。据有关资料表明,71.2%的大学生毕业后需要 1~2年的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尚有 5.05%的毕业生长期不能工作。[6]
其次,高校体制改革的滞后造成了就业咨询服务体系的滞后,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出现了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缺乏正确的择业心态。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择业观念还未转变,仍然等待“政府分配”。部分大学生还不能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在就业问题上还存在着“消极等待”的思想。二是缺乏自信心、知识面窄、适应性差、择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三是择业时眼高手低,就业期望值脱离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在择业过程中,由于能力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屡屡失败的毕业生很多,这样严重挫伤他们的就业热情,使其丧失信心。有的毕业生为了追求一种理想化的就业模式,一味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结果导致暂时“失业”。
2.3 医学生自身素质是决定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在适应社会、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因此,大学期间要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这方面,大学生们也逐渐有了共识。据一份材料上说:“近 53%的学生认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6]
[1] 黄发友.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2,(21):84-86.
[2] 沈杰.多元价值观影响择业心态 [EB/OL].http://finance.sina.com.cn/d/20010930/113055.html,2001-09-30.
[3] 龚惠香,汪益民,袁加勇,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青年研究,1999,(7):6-8.
[4] 张伟波.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转变——以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转变为例[J].浙江学刊,2000,(5):53-55.
[5] 龚惠香,陈杭渝,周坚.当代研究生择业观的演变趋势——对浙江大学研究生就业去向的比较和分析[J].青年研究,2000,(8):6-10.
[6] 刘尊法.试析大学生择业观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