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医生职业人格探析
2010-02-13许慧清
■ 许慧清
职业人格是人作为职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心理特征,它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道德文化、价值取向、精神素养、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的综合体[1]。良好的职业人格,往往能使自己正确的职业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表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稳健的处世态度,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2]。
医学职业人格是指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工作中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心理特征。在当前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建构现代医生职业人格的必要性,反思现代医生的职业人格缺陷,提出培育医生职业人格的可操作路径,成为构建和谐医院、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手段。
1 构建现代医生职业人格的必要性
1.1 医学科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医学模式正处于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进程中,医药卫生体制的变革,需要满足现代医学的以人为本的新诉求,这就要求现代医生在提供基本医疗治疗的同时,需要为患者提供包括精神、文化、情感等全方位的服务。医学的发展要求将患者的利益置于医师的利益之上,要求对患者诚实和患者保持适当关系、通过调整利益冲突而维护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这对现代医师的职业人格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构建和谐医疗生态环境的需求
医生与患者是医疗活动得以展开的两个主体,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在这个前提下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理应在这一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职责[3]。而当前部分医生滥用抗生素、大处方、大检查、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不正之风造成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同时,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维权意识、法制意识的觉醒,医疗环境中出现新问题。在此背景下,加强医生职业人格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需要。
1.3 医生自我职业价值诉求的需求
1.3.1 健康的职业心理需求。随着社会上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医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甚至出现人格功利化倾向[4]。这导致部分医师的职业价值观长期的歪曲,引起严重的职业心理问题。健全的职业人格是维护医生职业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
1.3.2 应对职业压力的需求。目前,医生的执业环境受到了巨大挑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破坏医院秩序、殴打、侮辱甚至杀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医生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受到了严重威胁。而广东省情报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广东省医护人员(年龄在26~45岁)总体精神压力较大。39.1%医护人员压力达到重度程度,45.5%医护人员有中度程度及偏上的压力,合计达到84.6%。只有职业人格健全的医生,才能在特殊的高要求的职业环境中保持自身的良好平衡心境,才能为有健康问题的人们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指导。
1.3.3 应对职业倦怠的需求。医生由于其特殊的服务对象、不稳定的工作时间和压力,以及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医疗环境的恶化和媒体的偏颇的报道,比其他职业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等问题。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此时医生个人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医生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来形成健康的职业人格,从而增强自己进行医疗活动时的信心。
2 现代医生职业人格缺失的表现
2.1 医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错位
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社会上拜金主义侵蚀着现代医生的职业价值观;医师薪酬制度改革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浮躁的社会意识下导致医学职业精神的缺失;部分医师对自身价值观的修养不够重视;行政监管体制的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医师的价值观产生错位,医疗行业药物回扣、索要红包等不正之风得不到遏制。
2.2 医生的职业道德滑坡
医学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大部分停留在抽象的说教和“空而大”的政治宣传层面上,教育不到位、无实效[5];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学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维护病患的健康权与医疗行业追求经济利益的矛盾日渐突出。当前医生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使医师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面临严重的挑战。医院的继续教育中关于职业人格的培养呈现一种零散的状态,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即缺乏系统的应用性研究,加上部分医师价值观的错位,导致职业道德的滑坡,患者对此深恶痛绝。
2.3 医生职业倦怠问题日趋严重
医疗环境的恶化、医师社会地位的下降、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社会环境的不公评价、生活质量的下降、价值观的错位等原因导致医师执业倦怠问题日趋严重。消极的工作、转岗甚至离职现象不时发生。
2.4 医生职业沟通能力的缺乏
当前医学教育重基础,轻人文现象比较严重。在医师的培养过程中,对于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医师的职业沟通能力基本上是在工作中自我摸索而来。通过医生对医患纠纷问题态度的调查分析显示:部分医生认为医患纠纷中患者自我维权意识提高,部分医生认为医患纠纷中病人对医学知识不了解,对医学期望过高。其实医患沟通不够,或者说在语言交流中缺乏思想情感,忽视职业沟通的艺术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确实也是医生职业人格缺陷的表现[6]。
3 培育现代医师职业人格的路径
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从业者的职业人格要求更为严格,医生的职业人格状况对临床工作方式、工作效率以及医患关系将产生直接影响。加强现代医生的职业人格培养和塑造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它有助于增强医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有助于现代医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从而更好地推进医疗卫生事业。
3.1 充实医生继续教育内涵,增强医生塑造职业人格自觉性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师的职业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精湛的技术和患者健康的恢复,需要更多层次的人文服务,如心理诉求、良好的沟通、医学诚信、社会公平等。而医生的继续教育历来重技能,厚临床基础,而对于医生职业人格的继续教育非常缺乏。在现有的医生继续教育内容中,医院在制定医生再培训计划之时,应根据医学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人格指导,指导医生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性格和个性,找出与医学专业不相适应的人格缺失,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医生职业人格塑造,形成与医学专业相适应的理想职业人格。
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医生的职业人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优秀医生职业人格所特有的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需要长期的人文医学继续教育,也是贯穿在医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因此融合时代特点和医生职业规范,建立内涵丰富的涵盖医师职业人格的继续教育模式,使现代医生提高塑造健康职业人格的自觉性,适应时代的需求,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与此同时,提倡医生自我反省,提倡医生个体的自觉认识和反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更要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力量,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外在的约束和引导。要通过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活动,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职业人格的培养。
3.2 建立科学的医生职业人格评价体系,提倡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完善医生职业人格塑造
现代医生职业人格的养成需要医院强制性的制度环境培育。目前,医院管理部门对医师的考察,只凭所在工作部门领导的定性印象评价, 更多地只是从临床技能、有无医疗事故和差错、有无病人投诉、有无收受红包和回扣等表层的认识进行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均存在对目标的认识模糊,尤其对职业人格因素一直忽略,而职业人格因素对于其工作绩效、岗位适应性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深化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医师的薪酬制度,完善医师的职业规范(尤其是医师的自律机制),加强医院行业的监管力度,通过剖析分解出医生职业人格的构成要素,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从而对医生的职业人格自我培养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决定了在职业人格塑造过程中,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职业人格的关键。医生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专业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把良好的职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优秀的职业意识体现出来,因此,要不断地把自己对职业人格的认识付诸实践,在此过程中加深对职业人格内涵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践中亲自去体验、感受和评价,使医生不断凝炼其医学职业人格。
3.3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完善医生职业人格的职业环境
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内在、外在素质,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塑造和培养理想职业人格离不开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7]。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医院文化建设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展现了职工的精神风貌。因此,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完善医生职业人格,从而更好推动医院的发展。
医院的文化氛围对医生的职业人格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职业环境对医生的职业人格培养能起到“净化和升华”作用,相反,则会起到污染作用。因此,医院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年轻医师职业生涯规划;搭建良好的团队帮带制度,通过机制的管理、科学的规划、导师的引导促进年轻医师形成健康的职业人格。
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有利医生职业人格的培养和薰陶。榜样的力量有着潜移默化作用,为此,医院应广泛开展诸如“向优秀医护人员学习”等各种活动,让医生参与其中,发挥医院文化对医生职业人格培养的指导、感染和教育作用,使医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医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形成
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从业者的职业人格要求更为严格,医生的职业人格状况对临床工作方式、工作效率以及医患关系将产生直接影响。加强现代医生的职业人格培养和塑造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有助于增强医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有助于现代医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从而更好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
[1]黄耀宁.周克元.对广东医学院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实践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795-796
[2]李恩昌,刘宪亮 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10.
[3]张修燕,黄裕民.孙思邈医德思想与医疗职业人格与医学专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10):71.
[4]胡春贞.医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34.
[5]周璐,颞丹瑶. 好医生的评价标准和医生不良表现之浅析[ J ].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13(3):43-44.
[6]李永生.医疗职业人格与语言艺术 医疗职业人格研究之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14.
[7]田俊芬.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想人格培养研究[C].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