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花丝石竹人工栽培丰产技术
2010-02-12郑玉东王林生
郑玉东,王林生
(1.肇源县林业局,黑龙江 肇源 166500;2.林口县林业局)
锥花丝石竹(Gy psoph ila oldhamiana Miq.)别名:霞草、丝石竹,产于山西、甘肃、新疆等地。1~2年生草本植物,高达90cm,全株无毛,稍被白粉,性强健,多分枝,向四面开展,叶片对生,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多数小花组成疏散的圆锥花序,花白色,景观似霞;萼短钟形,长2mm,5裂,花瓣5,长椭圆形,小花梗为萼的2~3倍,花期6~8月。花顶生枝梢,复伞房花序排列。小雪白色,数以千计均匀散布,清丽高雅,切花是插花上等花材,阴干后即成天然干燥花。品种有半重瓣或重瓣种,重瓣种开花多且密集。全年均能开花,但由于耐暑性弱,必须在温室中栽培。其保护地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很好,然而在切花生产中应用还较少。近几年来,锥花丝石竹塑料大棚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1 锥花丝石竹地膜覆盖的优点
1.1 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
地膜覆盖一般比土壤裸露的地温提高2~4℃,有的地区可提高5~6℃.提高地温可使锥花丝石竹营养生长旺盛,开花时间提早10~15天。
1.2 保墒提墒,节省用水
地膜覆盖后,土壤水分不能穿透薄膜向大气中蒸发,可起到保墒作用。盖膜后,土温上下层温差较大,深层土壤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向上层移动积聚,起到提墒作用。由于盖膜后土壤中水分能均衡供应锥花丝石竹生长,损失的水分较少,因而大大减少了灌溉用水。
1.3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覆盖地膜后,避免了人为践踏,降低了因浇水而引起的土壤板结,保持了土壤疏松由于土温和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使土壤速效养分增多,并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1.4 抑制杂草生长
覆盖地膜后,1年生杂草常因碰到地膜水汽或高温而灼死,故抑制杂草生长,但是盖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抑制杂草的效果。铺膜前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盖膜后地膜紧贴土壤,不能形成较大的缝隙,否则反而促进杂草生长,地膜被杂草顶破,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5 减少病害的发生
由于覆盖地膜,减少了因浇水而使泥浆飞溅到茎、叶上,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大大降低了茎腐病的发生。
1.6 提高锥花丝石竹的光能利用率
覆盖地膜后地温高,根系发育多而快,植株生长旺盛,叶面积增大。因薄膜和水滴的光反射作用,增加了植株间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锥花丝石竹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 锥花丝石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在整个生育期一般不进行中耕除草,因此必须精细整地。耕前施足基肥,每100cm2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复合肥40kg,均匀翻耕与土壤充分混合,并多次翻耙,使土壤细碎疏松;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溉。畦应做成中间高、两边呈缓坡状的“圆头高畦”,这种畦面易使地膜拉紧,与地表紧密接触。畦高15~20 cm,畦宽80~90 cm,畦沟宽40~50 cm,要求土面平整、土粒细碎。
2.2 覆膜
覆盖地膜的质量栽培成败的关键。作畦完成后应立即盖膜,以防止水分蒸发散失。覆膜可3人1组,1人在前铺膜,2人在两边拉直培土压盖固定,覆膜要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2.3 定植
选用锥花丝石竹适龄营养袋苗,在覆膜后3~5天定植。每畦栽2行,株距40~50cm。如果选用早熟品种,可适当加大定植密度,株距改为25~30cm。定植时植株间错位排列,用刀将膜划成“十”字形定植孔,孔要尽量小些。定植后沿定植孔浇足“定根水”,然后用土封住定植孔,这样定植工作就算完成了。
2.4 施肥与灌水
覆盖地膜前已将迟效的有机肥与复合肥施足,能够确保锥花丝石竹各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因此生长前期一般不进行追肥。生长中后期,可进行叶面追肥,或使用追肥枪沿定植孔少量追施无机肥料。在锥花丝石竹的整个生育期,灌水量应适当减少。前期要适当控水,防止徒长引塌早衰,中期根据墒情可适当灌溉。灌溉时,可在浇水胶管前套一锋利金属管,由定植孔斜插入膜内灌水;也可采用沟灌,但切忌大水漫灌,沟灌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如果采用滴灌系统,每畦使用两根滴管,覆膜时就将滴管盖在膜下,定植时沿滴管线栽苗。这样,浇水和施肥就可通过滴管进行,十分方便。
2.5 高位摘心与整枝
由于使用地膜覆盖,锥花丝石竹生长势较旺盛,枝芽萌发较多,如不及时整枝与抹芽,枝条较多,植株生长过密,不利于通风透光,导致无效盲花枝增多,严重影响切花的质量和产量。地膜覆盖栽培锥花丝石竹采用高位摘心技术,利用植株的顶端优势,能有效地防止锥花丝石竹莲座的产生。即在锥花丝石竹生长过程中不采取常规的摘心方法,待植株抽苔约30 cm左右,再从顶点以下5~10 cm处去除生长点,促进下部侧枝整齐萌发生长;同时疏去基部过多的莲座状侧枝,集中养分供上部侧芽生长。高位摘心法在科季满星切花秤中效果最好,可使锥花丝石竹开花时整齐度很高,产量和质量比不会受到影响,并且大大降低了莲座状植株的数量,保证锥花丝石竹在科天不增加光照的条件下能够顺利产花。
2.6 设立支架,防止倒状
地膜覆盖栽培的锥花丝石竹植株一般花枝较多,生长高大健壮,产量较高。开始切花后,余下的花枝易倒伏,造成中后期切花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因而需要设立支架来支撑植株。星上使用的网眼比香石竹网眼大1~2倍,一般说来25 cm×25 cm的尺寸较合适。张网时每隔3~5 m设一个支架,网两边用较粗的尼龙绳或铁丝穿过并拉紧固定在畦的两端,使网充分绷紧。网的高度离畦面25~30 cm,太高不方便切花,太低则固定作用不好。
2.7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锥花丝石竹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茎腐病。地膜覆盖后病害减少了很多,特别是茎腐病。灰霉病发生初期可用50%扑海因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百菌清1000~1500倍液,任选用1种,1周喷1次,连喷3~4次即可。
茎腐病主要是由土壤传播,目前尚无特效药剂根治。但由于覆盖了地膜,减少了土壤溅到茎基部,能大大降低茎腐病的发病率。植株一旦染上此病,需及时拨除,并用7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拨除后的定植孔处土壤和邻近植株根际土壤。
近几年危害锥花丝石竹最严重的害虫是潜叶绳,受潜叶绳危害的叶片,叶肉被幼虫取食,形成弯弯曲曲的潜道,仅剩下白色的表皮。危害严重者植株叶片叶肉被食尽,整株叶片枯黄,锥花丝石竹生长严重受阻。目前对潜叶蝇较好的防治方法是:(1)隔离虫源。使用尼龙纱网,罩在大棚通风口进行密封隔离,阻止成虫飞入棚内。此法对于一家一户的花农在不能实行统一防治时较为有效。(2)黄粘纸卡诱杀。使用黄色粘胶纸在棚内虫口密度较低时,能大量诱杀成虫,同时对蚜虫等害虫也有较好的效果。(3)药剂防治。目前防治效果最好的新农药有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以上农药交替使用,每7天喷1次,连续喷药3次后,视虫情再进行重点防治。注意喷药时间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16时以后,对幼虫及成虫的灭杀作用最强。锥花丝石竹上的其他虫害可参考一些农药的防治对象,比较容易得到控制。
2.8 切花与保鲜
锥花丝石竹切花适期在科春季75%左右的花开放、夏秋季50%左右的花开放时,若推迟切花则先开的花易变色。锥花丝石竹因花枝吸水性较差,故切花时最好提着水桶到田间,花枝切下后立即插入桶中,让其充分吸水,以防失水干枯。田间剪下的锥花丝石竹及时包装处理,尽快进入市场或放进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