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2010-02-12李志
李 志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中医药在治疗人兽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对肾病的认识,对比犬肾病的中西医疗法,提供对犬肾病的中西医治疗体会,希望对人肾病的中药治疗有借鉴作用。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肾脏排泄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减退,氮质代谢废物堆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血肌酐和尿素氮呈进行性升高,常伴有少尿或无尿的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患发展到晚期,肾实质损害引起慢性肾功能严重损害,体内氮质及其他代谢产物大量潴留,不能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而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是一危重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为现代医学诊断。古代中医学根据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少尿、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将其归属于癃闭、关格、肾风等范畴。
癃闭《景岳全书·癃闭》:“小便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症也。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心致危殆。”
关格《诸病源候论》:“关格是大小便俱不通之证,以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关。”
肾风《素问·奇病论》:“有病庞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廋,不能食,食少……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1 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之一。通过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可以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此外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肾脏合成与分泌的肾素、前列腺素,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而发挥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的作用;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能刺激骨髓红系统增殖、分化,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它促进1,25二羟基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参与调节钙磷代谢,起到了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属脏,主要功能为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主骨生髓,实际上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若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肾开窍于二阴(外生殖器和肛门),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时,则可见久泄滑脱。
2 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
2.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较多,从起源上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肾衰竭。
2.1.1 肾前性急性肾衰:肾前性因素引起肾脏血液灌注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内压降低,尿量减少,血尿素氮升高而引起。
2.1.2 肾性急性肾衰:由于肾实质疾患引起,主要因素包括:①肾小管疾患(肾缺血、肾中毒引起急性肾小管损伤);②肾小球疾患:③急性肾间质疾患;④肾血管疾患。
2.1.3 肾后性急性肾衰:由于肾道阻塞,使阻塞上方压力增高,肾实质受压致使肾脏功能急骤下降。
2.2 中医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原因的认识
2.2.1 六淫疫毒:外感六淫疫毒,邪热炽盛,肺热壅滞,膀胱湿热,入气入血,损伤肾络,气化失司,而见少尿、血尿。
2.2.2 饮食不当:误食有毒性食物、药物,致使邪毒入内,湿毒中阻,气机升降失常,内犯于肾,经络气血淤阻,气化不行,而见少尿或尿闭。
2.2.3 意外伤害:失血失液、外科手术等导致阴血亏耗,水无化源而致癃闭。
本病病位在肾,涉及肺、脾、三焦、膀胱。病机主要为肾失气化,水湿浊淤不能排出体外。初期主要为火热、湿毒、淤浊之邪壅滞三焦,水道不利,以实热居多;后期以脏腑虚损为主。
2.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多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病由于进行性肾单位毁损,从而出现肾脏的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综合群。主要原因如下:年龄;寄生虫;肿瘤(淋巴肉瘤);感染(细螺旋体病、埃里希体病、莱姆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某些药物和毒物的毒性反应(乙二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重金属、阿霉素、两性霉素B、甲氧氟烷、四环素、磺胺药物等);先天性或遗传性。
2.4 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原因的认识
慢性肾衰是由于多种肾脏疾患转化而来,因其原发病的不同,病因病机也有差异,但肾元虚衰、湿浊内蕴是其根本病机。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药物伤肾常常是其诱发及加重因素。
本病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肺、脾、肝等脏腑,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肾元亏虚为主;标实见水气、湿浊、湿热、血淤、肝风之证。
(1)久患肾病:久患肾脏疾患,肾元亏虚,脾运失健,气化功能不足,开阖升降失司。
(2)感受外邪:感受外邪,肺卫失和,肺失通调,水道不通,水湿、湿浊蕴结,更易败脾肾之气,使正愈虚,邪愈实。
(3)饮食不当:饮食不当则脾胃运化失健,聚湿成浊,水湿壅盛,或湿蕴化热而成湿热。
(4)劳倦过度。劳倦过度可损伤心脾,脾肾虚衰,则不能气化行水、升清降浊,以致水液内停,湿浊中阻,而成肾劳、关格之证。
3 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
3.1 急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分型
急性肾衰辨证时应区分少尿期与多尿期分别辨证施治。少尿期以邪实为主,常见邪热、湿毒、血淤等病理因素。病机主要为邪热、湿毒内蕴,淤热阻滞三焦。热邪炽盛,耗气伤津,则可见津亏气脱。
多尿期则余邪渐清,津气亏耗,或肾气不足,固摄无权,尿多不禁。多尿期、恢复期以虚证为主。
3.1.1 少尿期:
(1)热毒炽盛证。症状为尿量急骤减少,甚至闭塞不通,发热不退,口干欲饮,烦躁不安,舌质绛红,苔黄干,脉数。
(2)火毒淤滞证。症状为尿液点滴难出,或尿血、尿闭,高热,斑疹紫黑或鲜红,舌质紫暗,苔黄,脉细数。
(3)湿热蕴结证。症状为尿少尿闭,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发热口干而不欲饮,重者可神昏抽搐,舌苔黄腻,脉滑数。
(4)气脱津伤证。症状为尿少或无尿,气微欲绝,或喘咳息促,脉细数或沉伏。多见于吐泻失水或失血之后。
3.1.2 多尿期:
(1)气阴两虚证。症状为全身疲乏,咽干思饮,尿多清长,舌红少津,脉细。
(2)肾阴亏损证。症状为腰酸疲乏,尿多不禁,口干欲饮,舌红,苔少,脉细。
3.2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分型
慢性肾功能衰竭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而来,尽管不同原发病有其各自病机特点、临床表现也有差异,但肾元虚衰是其根本病机。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辨证以本虚为纲,标实为目,一个本虚之证可兼夹多个标实之证,如脾肾气虚常兼湿浊、瘀血证,阴阳两虚可兼水湿、湿浊、肝风等,根据具体情况组合辨证。
3.2.1 本虚证:(1)脾肾气虚证;(2)脾肾阳虚证;(3)气阴两虚证;(4)肝肾阴虚证;(5)阴阳虚衰证。
3.2.2 标实证:(1)湿浊证;(2)湿热证;(3)水气证;(4)血瘀证;(5)肝风证;
4 肾衰治疗
4.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4.1.1 针对病因治疗:详细的病史调查和实验室化验有助于发现病因,化验应在治疗前进行,以免影响结果。细螺旋体、巨大肾内蠕虫感染及食入百合等原因引起的肾病常可治愈。
4.1.2 液体疗法:初期治疗的目的是纠正脱水和维持正常水合作用。多数情况下,补液完成后会产生排尿或排尿量增加。如果排尿量仍不正常,可使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帮助排尿,同时注意维持钠、钾及其他电解质的血液浓度。
4.1.3 饮食营养:动物纠正脱水后,恶心症状往往减轻,可能会恢复部分食欲,如果动物可以主动采食或已经安置饲管,应给予少量高品质蛋白质食品。严重病例可通过静脉提供营养。
4.1.4 对症治疗:可用西米替丁或氯丙嗪控制呕吐。
4.1.5 其他疗法:针对潜在病因治疗进行治疗,如感染、中毒。
4.1.6 透析:常规治疗无明显疗效时可采用肾透析疗法。
4.2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4.2.1 针对病因治疗:尽早确定并消除引起肾脏损伤和肾衰竭进展的原因,但许多是老年因素。
4.2.2 液体疗法: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使血清钾离子浓度维持在大于4mEq/L(mmol/L)的水平,维持犬猫血清碳酸氢盐水平大于17mEq/L(mmol/L)。
4.2.3 对症治疗:控制呕吐可使用H2组胺受体拮抗剂,如盐酸西米替丁或盐酸雷尼替丁;对于贫血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犬,可以使用阿尔发依泊丁并适当补充硫酸铁盐;对于高血压动物可使用低钠食物配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4.2.4 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4.2.5 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要供给患病动物适口性好,低蛋白、低钠、低磷酸盐日粮,补充足够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不饱和脂肪酸。但也不可使血钠浓度过低,如血钠浓度过低则不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还可引起肌无力和心律失常。
4.2.6 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透析和肾脏移植。
4.3 肾功能衰竭的中医常用治疗方药
在治疗肾功能衰竭病例中常用以下方剂随证加减。
4.3.1 补益方,如肾气丸、保元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等,本类方剂起温补肾阳,益气补血、固表止汗、健脾等作用;
4.3.2 化湿方,如温胆汤,起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等作用;
4.3.3 利水方,如真武汤、五苓散、五皮饮等,本类方剂起助正气温经复阳,补土利水、渗湿消肿等作用。
4.3.4 活血化瘀方,如大黄蟅虫丸,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等作用;
4.3.5 通腑泄浊方,如温脾汤、归脾汤,温补脾阳,攻下冷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3.6 其他方剂,如小柴胡汤柴苓汤,起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清热和解,利水消肿等作用。
5 讨论
5.1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西药在利尿、抗感染与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处理,救治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5.2 中医药在促进毒性产物的排出、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有明显作用。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黄芩、柴胡等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川芎、蒿本、海金砂、当归、三棱、桃仁、红花、赤芍、丹皮、桑白皮、益智仁、淫羊藿、菟丝子等药物具有钙通道阻滞剂作用。
5.3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中药可以通过维护肾元,调摄肾阴、肾阳,固护肾气、排除浊邪、活血化瘀等作用,起到保护保护残存肾单位的作用;
5.4 中药可以通过增加血清白蛋白,改善贫血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