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0-02-11符长焕郑春龙翁丽青
符长焕,郑春龙,翁丽青
(1.浙江省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余姚 315400;2.余姚市河姆渡镇农技站,浙江余姚 315400)
余姚市地处浙东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4.7℃、雨量 1 625 mm、日照 1 792 h、无霜期 213 d、相对湿度78%。气候特点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区域总面积1 526.86 km2,现有耕地 3.9万 hm2。南部低山丘陵,中部水网平原,北部滨海平原。中部水网平原,河道交错,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近 1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种植业结构调整,余姚市中部姚江两岸的河姆渡、三七市、陆埠 3个镇,茭白种植面积发展迅猛,并逐步形成了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的独特产业,成为中国茭白之乡。至 2008年,余姚市茭白复种面积达到3 333 hm2,壳茭产量 7.5万 t,产值 1.5亿元。茭白产品远销国内 3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至长三角、津京唐与渤海湾等地区,并少量出口日本、意大利。与茭白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长期同一区域栽培伴随而来的是:茭白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地力逐年衰退,茭白草残体污染,缺乏轮作而使茭白品质下降等问题,并逐步成为制约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 问题
1.1 品种种性退化
茭白是植株留种的作物,茭白肉质茎是茭白植株与黑粉菌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造成茭白种性的改变,因此茭白必须年年选留种,才能保持茭白的优良种性。在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种苗基地,浙大茭白自然变异率为 5.07%,其中雄茭率 1.01%、灰茭率 0.34%、变异株3.72%;余茭 4号自然变异率为 4.6%,其中雄茭率0.4%、灰茭率2.3%、变异株1.9%。现在有不少的茭农种苗选育不规范,仍采用比较原始的种植和选留种方法,即春季或夏季无论好苗还是坏苗,一律掘去一部分作为种苗,这样年复一年,茭白的种性退化严重。
1.2 病虫害发生严重
茭白较易感染病虫害,常年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大螟、长绿飞虱和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等。其中,二化螟、大螟和茭白锈病等病虫害在茭白上发生十分严重。如二化螟与大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50%以上;茭白锈病流行年份的叶发病率在 90%以上,导致茭白产量与品质下降甚至绝收。由于茭白生长季节都在淹水条件下,极有利于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生长和繁殖。据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调查结果:余姚市茭白田的福寿螺发生面积已由 1998年的 0.1 hm2扩大到 2008年底的3 000 hm2,严重受害面积超过 400 hm2。
1.3 土壤肥力逐年衰退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它能提供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及调节土壤水、肥、气、温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农民只注重化肥的使用,茭白田使用有机肥的越来越少,大量的茭白草、稻草等农业废弃物,以燃烧为主,全市冬季绿肥播种面积几乎为0,致使茭白田土壤肥力呈逐年衰退趋势。据作者2004年测查结果,余姚中部平原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38.9 g·kg-1,比 1984年土壤普查时减少14.7%。同时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也会因肥料流失严重而造成江河水体富营养化。
1.4 茭白草残体环境污染
一季茭白常年产出的生物产量约40.5 t·hm-2,其中茭白草产量约占 35%;双季茭白常年产生的鲜茭白草约 27 t·hm-2左右。由于单位面积茭白草的生物量巨大,同时因茭白草的特殊结构,在农田中的分解速度较慢,常规的茭白草还田根本无法解决其出路问题。茭白销售季节,大量的茭白草堆积在路边、沟渠与河道附近等,影响村镇的道路交通与美观整洁,茭白草堆腐过程产生的恶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腐解后产生的有机质、氮、磷等随雨水流入河湖,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和水质污染,同时也成了一些病虫害孳生和传播的场所。
1.5 缺乏轮作而使茭白病害加重与品质下降
由于茭区的茭白成片种植,茭农很少对茭白进行轮作。在同一块田中连续种植茭白会导致病源菌的种类和数量的累积,加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据2007年秋茭胡麻斑病发生情况调查,连作茭白胡麻斑病的叶发率达到 87%,而新种茭白田块很少有胡麻斑病的发生。同时一直连作的茭白,由于长期淹水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也可能造成茭白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一般连作田的茭白生长势较差,分蘖减弱,叶色变淡,单果重有下降趋势。
2 对策
2.1 强化茭白新品种选育与繁种基地建设
茭白是无性繁殖作物,现在全国还没有一家茭白育种单位,新品种的选育主要依靠自然突变选种或远地引种驯化育种。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已建成占地5 670 m2的茭白种质资源库,可以保存茭白新品种 175个;建立茭白原种繁育基地 6.7 hm2。目前已从全国各地引进试验茭白新品种 38个。经过连续多年的单季茭与双季茭新品种选育与品种比较和区试,已选育成功的余茭 3号与余茭 4号 2个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高抗茭白锈病与中抗胡麻斑病等优点。但新选育的余茭 3、余茭 4号新品种,也必须按照科学程序年年选留,才能保持茭白的优良种性。为达到茭白种植农户种苗 2季 1更新目标,每年需提供 667 hm2以上的茭白一级种苗,因此在全市需要建立 67 hm2的一级茭白种苗繁育基地,培育 100户茭白种苗繁育专业户。种苗繁育专业户繁育茭白一级种苗,原种种苗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茭白原种繁育基地繁育供给,所需经费由上级财政专项补助。
2.2 推广病虫草害的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
病虫草害的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在 4个方面取得了成功,可以在全市茭白产区推广与应用。
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技术。福寿螺是较难防治的外来入侵物种,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本地生物中华鳖套养在茭白田中吃食福寿螺,能有效控制茭白田中福寿螺对茭白的危害。从 3月底至 10月下旬,在茭白田中套养中华鳖 525只·hm-2,利用中华鳖吃食福寿螺不影响茭白的生长,不但有效遏制了套养田块发生的福寿螺,还能增收 3万元·hm-2,达到一举多得。而且 1 hm2套养田可以消化周边 20 hm2种植田块的福寿螺。
茭鸭共育技术。茭白田养鸭可明显降低肥料和农药使用量,利用鸭子取食杂草和害虫,茭白田为鸭子提供食料,并为鸭子遮荫;鸭子的排泄物为茭白田增施了有机肥;鸭子活动能增加土壤土表通透性,促进茭白新根生长。一般鸭子放养密度为 150~180羽·hm-2,茭白苗数在 30万·hm-2时就可放入,一年可放养鸭子 2季,每季可减少化肥(国产复合肥)使用量 50 kg·hm-2。由于鸭子喜食茭白田中的二化螟、大螟及长绿飞虱的若虫,减轻其对茭白的危害,在茭鸭共育的 3个月时间里,试验田比常规田防虫减少 1次。鸭子放养后茭白田中杂草明显减少,杂草抑制率可达 99%,减少人工耘田除草 2次。
性诱剂防治茭白田二化螟技术。利用性诱剂防治农作物害虫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一代害虫防治方法,既减轻害虫对茭白的危害,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也节省了生产成本。2008年据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示范,在 5-8月二化螟发生危害季节,1 hm2插放 1只性诱捕器,平均每只性诱剂诱捕器累计诱到二化螟雄成虫 92只,基本控制了二化螟对茭白的危害,减少农药防治 5次,节约防治工本 345元·hm-2,并且无毒、无害、无污染,专一性强,无任何副作用。
生物农药 “绿浪”防治螟虫效果。生物农药“绿浪”是美国哥伦泰克公司生产经浙江省农科院推荐的植物源杀虫剂,经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对茭白主要害虫二化螟和大螟防治效果十分显著,防治二化螟、大螟效果分别达到 95.6%与93.0%,防治二化螟效果接近锐劲特,防治大螟的效果明显高于其它化学农药。并具有分解快,对环境无污染,对农产品无残留,可以在茭白田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2.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复混型茭白专用有机肥
为实现茭白科学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浙江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在茭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与推广复混型茭白专用有机肥。茭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针对茭白田土壤肥力状况与保肥供肥能力、茭白需肥规律提出的施肥方案,余姚市茭区浙大茭白品种的最佳施肥方案 N︰ P2O5︰ K2O为 1.00︰ 0.48︰0.60,用量分别为 N 375 kg· hm-2,P2O5180 kg·hm-2和 K2O 225 kg·hm-2。复混型茭白专用有机肥是针对茭白需肥要求与土壤营养元素缺乏状况专门为茭白产区配制生产的专用肥,一般茭白田使用量为 900 kg·hm-2,作为基肥施入。茭白测土配方施肥后,大区示范产量比对照增加2 670 kg·hm-2,增产率为 11.5%。施用复混型茭白专用有机肥后,使茭白分蘖增加 12.5%、植株增高 10.5 cm、茎基粗增加 0.26 cm、产量增加 6.9%、茭白 Vc增加 13.2 mg·kg-1、硝酸盐含量下降 1.8 mg·kg-1。
2.4 推广茭白促早栽培技术
茭白促早栽培的技术原理是在冬季与早春茭白搭棚复膜保温增温,提前满足茭白生长对温度的需求,加快茭白生长进程,提早产茭季节。一般采用2种方式:(1)大棚栽培,其设施与标准蔬菜大棚相同;(2)中小拱棚栽培,其材料采用竹片,搭成拱高 0.8 m、宽 1.5 m、竹片间隔 1 m左右的拱棚,长度可随田块调节。茭白通过中小拱棚促早栽培,可提早茭白上市时间 15~17 d,增产6 375~7 170 kg·hm-2;茭白通过大棚促早栽培,可提早茭白上市时间 40 d,增产2 250~9 780 kg·hm-2。在茭白促早栽培的条件下,错开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期,整个茭白生产季节,不需要用任何农药防治病虫害,茭白品质得到了改善与提高,由于茭白提早上市,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提高。由于茭白促早栽培需投入的材料成本较高,一般农户不能承受该项经济负担。余姚市茭白促早栽培面积连续 3年在 40 hm2徘徊,建议财政安排专项政策资金给予支持。
2.5 科学利用茭白草资源
有 3种方法来科学利用茭白草资源。 (1)茭白草掺混适量氮肥进行堆制发酵,1个月后进行机械造粒生产茭白专用复混肥。据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5年试验,以 N、P、K为 8︰4︰8配制的复混肥对茭白增产最为显著,平均增产2 025 kg·hm-2,增产 7.5%。(2)茭白草残体晒干熟化后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直接栽培食用菌,食用菌采后还田。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8年采用大棚培养食用菌方法,一年可生产 2季蘑菇,平均每季多产菇 4.5 kg·m-1,采菇后的渣料还田培肥茭白田地力。(3)茭白干草经粉碎作为獭兔青粗饲料,替代需东北调运的苜蓿。全市獭兔存栏量 10万只,年可消化 467 hm2茭白草残体,兔粪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2.6 实现茭白、水稻轮作
茭白适宜栽培区域也宜种水稻,采取一季茭白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实现茭白、水稻轮作,克服茭白连作障碍,减轻病虫草的发生与危害,提高和改善茭白品质。基本方法有 3种。 (1)上半年种早稻,7月 25日左右早稻收获后,7月底前种植浙大茭白或余茭 4号,季节迟也可以在 8月上旬种植迟熟双季茭,次年夏茭收获后种植晚稻。(2)上半年 3月中旬种植河姆渡双季茭,次年夏茭收获后种植晚稻。(3)上半年 3月下旬至 4月初种植余茭 3号及其它单季茭,在当年 9月底至 10月中旬收获 1次,次年种植水稻。由于茭白田施肥多、肥力足,在茭白、水稻轮作时,为防止水稻倒伏,水稻作为后作一般不能施用纯氮肥。
[1] 符长焕.茭白草堆肥过程中温度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J].浙江农业科学,2009(1):187-189.
[2] 施建苗.河姆渡茭白 [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
[3] 严忠苗.农业实用技术丛书 [M].杭州:杭州科技出版社,2009.
[4] 翁丽青,李忠伟;刘宝法.茭白大棚窝泥栽培技术 [J].浙江农业科学,2005(1):416-17.
[5] 祝利莉,胡为群,郑可锋,等.茭白中小拱棚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6(3):251-253.
[6] 翁丽青,陈亚雄.茭白田福寿螺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现状 [J].浙江农业科学,2006(1):76-77.
[7] 杨贺军,俞朝,徐钦辉.性诱剂防治茭白二化螟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09(1):164-165.
[8] 郑许松,吕仲贤,陈建明,等.放养中华鳖防治茭白田福寿螺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05(1):61-63.
[9] 陈轶,剥老叶对茭白主要病虫害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J].浙江农业科学,2005(6):49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