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管室护士X线辐射防护对策

2010-02-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6期
关键词:射线导管剂量

徐 宏

导管室护士X线辐射防护对策

徐 宏

探讨导管室护士X线辐射的防护。X线辐射可能给人体带来不可预知的辐射损伤,这给护士带来了心理的压力。但是护士也不必对X线产生恐惧心理 ,因为只要掌握X线的防护知识,采取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X线对我们的伤害,达到安全的目的。关于X线的辐射防护,其重点是遵照防护外照射3个基本原则:即缩短照射时间、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设置屏蔽防护。

X线辐射;导管室护士;防护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导管室(DSA室)在各个医院纷纷落成。介入护理在介入诊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各类职业危险因素也就接踵而来,如X射线辐射、生物感染、微生物的侵袭等。其中最让导管室护理人员担忧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X线辐射给人体带来的不可预知的辐射损伤。有报道,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是常规 X线工作者的2~14倍[1]。作为一名导管室的专科介入护士,在明确职业危害严重后果的同时,心理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但是护士也不必对X线产生恐惧心理,只要防护得当,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X线对我们的伤害,达到自身安全的目的。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出一些X线辐射防护措施。

1 X线的特性

X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11月8日发现的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肉眼看不见,是一种电磁波辐射。具有:①穿透性:X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②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使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③摄影效应。④电离效应:当X线通过任何物质而被吸收时,都将产生电离作用,X线通过空气时,可使空气产生正负离子而成导电体。

2 X线的辐射损伤

辐射损伤是指一定量的电磁辐射能量作用于机体后,使受照射的机体产生病理反应,辐射效应显现在受照身体时,称为躯体效应,如影响到受照者的后代,称为遗传效应[2]。X线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为穿 透与电离。空气电离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致空气中正负离子平衡失调;X射线主要损伤的器管有性腺、红骨髓、眼晶体。可能会造成脱发、乏力、食欲减退、眼晶体的浑浊、白内障、良性皮肤的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癌症,生育功能减退、妊娠期易造成胎儿严重的智力低下、畸形、致死等等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3]。

3 导管室护士易受X线辐射的主要原因

导管室护士的护理工作与传统的放射科X线检查、CT、核磁等的护理工作是不同的。因其工作性质需要将眼、面部、四肢等全部暴露在X线下。特别是导管室的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几乎完全暴露在X线剂量较大的辐射场中进行护理操作,且操作时间长(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不等)。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时,护士须在患者的头侧观察、抢救和护理,因而离射线源(球管X线发射器)最近。还有一些医院导管室只配备了一个护士,没人轮流替换,加之连续 X线透视与曝光,日积月累所接受的X线剂量往往高于安全剂量。因此与其他放射人员相比,接受的辐射剂量要高出数十倍。工作时间长了,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冒、食欲减退、头晕乏力、脱发明显。

4 导管室X线辐射的有效防护措施

4.1 掌握X线辐射防护的3个原则

即缩短照射时间、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设置屏蔽防护[4]。①时间防护原则。对于相同条件下的照射,人体接受的剂量与照射的时间呈正比。减少接受照射的时间,就可以明显减少吸收剂量。另外,拉长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也会减少吸收剂量。护士在术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把患者的准备工作、手术用物与药品的准备工作有计划的放在非曝光时间完成。②距离防护原则。照射剂量随着照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成反比,距离增加1倍,则射线量可减少到1/4。护士应注意把手术用物合理放置,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接触。③屏蔽设备的防护原则:管理者应积极为导管室的护士配备齐全的防护设备,护士应正确的使用这些防护设备保护自已,不要嫌麻烦。这3个原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合理调节,做到最有效的防护。

4.2 导管室内要有足够大的空间和标准的防护墙面

医用X线有效的防护,另一个重点应放在对C臂机本身的固有安全防护和机房的固定防护设施上。导管室内除安装大型的C臂机外,还安放有大量的辅助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设备、护理操作台以及药品柜等。X线球管发出的直接射线可对护士产生直接损害,然后直接射线照射到室内物品及四周场壁被折射产生的散射线又可进一步造成护士的损害。因此无关紧要的物品尽量不要放在手术间内,以减少散射线。根据X线的强度和能量与距离平方呈反比关系的原理,介入室内空间越大,所产生的散射线的量及强度就越少,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小。所以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200mA以上的X机使用面积>36m2,100mA以下的X线机使用面积>24m2。主墙防护的厚度有2cm铅当量,副墙防护厚度为lcm铅当量。

4.3 导管室内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导管室是一个需要屏蔽的区域,室内安放着各种贵重的机器,既要防水、防尘,又要防止射线的外泄。因此导管室的设计较严密,导致室内空气难以流通,空气被X线电离后产生的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室外会对护士的身体有害。因此导管室应配备通风装置,定时开放通风换气,必要时安装空气净化器,以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4.4 完善辅助屏蔽设施

导管室的操作室和控制室中间需有铅玻璃隔开。室内配备监视和对讲机等设备,如可在控制室安装一个与操作室内一样的同步显示心电监护仪,尽量减少护理人员入室被照射;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远离放射源,使用摇控装置或自动化操作设备等。充分利用DSA机器的一些特殊功能如图像冻结功能(LIH)、路标功能(Roadmap)、COMPAS功能等,可对手术提供帮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曝光量。另外护士要善于合理利用各种防护措施,如穿戴铅衣、铅帽、铅围脖、铅橡皮手套、铅玻璃眼镜、使用铅挡板、铅屏风等。所有个人防护用品均应妥善保管,并应对其性能进行定期检验,所有防护用品的含铅量不得低于0.25mm铅当量[5]。

4.5 导管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护理人员不必盲目的强调奉献精神,自我防护一定要重视。护士进人手术室必须穿铅衣,戴铅围脖,工作中要把铅门确实关严、关到位、不留空隙,杜绝门缝不严泄露射线。尽量集中安排护理活动,缩短在手术室内滞留的时间。充分利用可移动的屏蔽装置,随时遮挡减少辐射损伤。无需护理配合时,两手尽量置于铅衣背后,用退步法离开手术间。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提前向患者解释好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如吸气、屏气的训练,取得患者的配合,争取术中一次取相成功,尽量避免重复照射。如果出现X线的辐射损伤症状一定要连续几次检查身体或暂离工作岗位。有症状明显者要暂停工作,休假1个月后重新查体后再决定是否上岗。护士长在人员安排上要合理,避免少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X线造成蓄积反应。在不影响导管室环境的条件下可种植一些防辐射的绿色植物,如芦荟、仙人掌等。为保护视力建议多饮绿茶,绿茶多酚因子(ASPF) 是一种生物类活性物质,可阻隔辐射。可多吃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蛋白质的需要量要可略高于正常人,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

4.6 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监督,禁止滥用射线

一部分临床介入医师自身防护意识差,很多时候为收集清晰、完美、有代表性的图像作其他用途,经常多次多角度投照,导致大量使用射线,这对手术操作者、护士、患者都没有好处。护士应提醒医师在操作中应把患者接受治疗剂量严格控制在最低水平,要保证球管电流毫安值最小,使用时光圈开到最小,球管尽量降低,对准中心线,并用铅板遮挡。使用射线应以手术需要为依据,尽量避免滥用。另外介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均需对病例详细分析与交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做到配合默契,缩短手术时间。如术中提供适合的导管与导丝,争取尽快到达靶血管,少走弯路,少吃射线。严格要求医师遵循医疗放射防护三原则,即实践正当化,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和剂量限值[6]。

4.7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监护档案

导管室必须制定规范化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认真贯彻执行防护法规与标准系列。根据1986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辐射防护标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超过50000usV,辐射防护剂量率不超过28usV/n[7]。导管室的护士在手术间进行操作时不要忘记配带个人射线剂量监测卡,每3个月或半年送防卫所测定一次,检查是否照射剂量超标,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工作时间的调整。医院应建立介入护士个人剂量及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每月检查血常规1次,一年1次或2次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严格上岗前的体检制度,凡健康状况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从事介入工作。未完成生育的已婚护士暂时不安排在导管室工作。

4.8 加强介入专科护士的岗前培训、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介入专科护士X线危险因素及防护知识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其实X线并没有传说中的可怕,曾过高的估计了它的危害程度。X线对机体细胞组织的生物效应主要是损害作用,其损害程度依吸收X线量的大小而定。微量或少量的X线可以对机体不产生明显影响;超过一定的剂量将引起明显的改变,但仍然可以恢复;大量或过量的X线则导致严重不可恢复的损害。所以在对专科介入护士进行培训时,除了详细介绍导管室的整体防护措施外,还要把X线照射对人体的伤害和对X线的有效防护二者必须辩证的来讲解,切不可只讲伤害,而不讲有效的防护,否则会引起恐惧感。要让护士明白,虽然X线过量照射是有伤害的,但只要只要我们了解X射线的性质与规律,防护得当,这种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使她们正确认识X射线,消除对射线的恐惧,适应环境。

综上所述,护士应了解X射线对人体损害之严重性,必须克服重效益轻防护的思想观念。为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遵循以固有防护为主与个人防护为辅的原则。在正常的情况下,辐射的损伤是可以防止或者可以降低到安全的范围。我们护士要善于掌握X线的规律、利用X线的规律、有效的防止辐射线的伤害,对于放射线的损伤应有正确的认识,即战略上应藐视它,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而在战术上应重视它,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室成立近5年,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每次体查均正常,未见不良反应,工作中对X线的辐射已没有思想顾虑。

[1] 明艳,明洁,胡保青.导管室护士职业性损害相关对策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7,22(1):77.

[2] 张慧艳.X线对人体的损伤及X线的防护[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4,17(2):125.

[3] 任永华,梁立微,江萍,等.放射线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5):42.

[4] 周小兵.浅谈X线防护[J].实用医技杂志,1996,3(2):72-73.

[5] 严景恩,罗香国,张伟国.如何做好介入手术中的放射防护问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5):428-431.

[6] 陈静媛.安全与防护最优化原则是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2):180.

[7] 时建军,王骏,陈自谦.介入放射的防护[J].实用医技,2001,8(2):103.

R192.6

A

1671-8194(2010)06-0158-03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室(410007)

猜你喜欢

射线导管剂量
·更正·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