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55例疗效观察
2010-02-11柯伦
柯 伦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611930)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近年来,使用奥美拉挫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胃炎屡有报道,对单用奥美拉挫治疗慢性胃炎报道不断减少。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对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55例,单用奥美拉挫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765例,经患者同意,对其中155例患者单用奥美拉挫进行治疗。其中男97例,女58例,年龄18~66岁,平均33.4岁。病程10个月~50年,平均26.8年。慢性浅表性胃炎1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并呈持续或反复发作。胃体胃炎和胃窦胃炎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眩晕、失眠、心悸、健忘等现象。
1.2 用法用量
治疗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溃疡型胃癌的可能,因用本品治疗可减轻其症状,从而延误治疗。
患者口服,不可咀嚼,整粒吞服1~2个疗程,7d为一个疗程。一次1粒(20mg),1次/d(每24h),必要时可加服1粒,用温开水送服。
1.3 不良反应
155例患者在用药期,出现明显头晕4例,嗜睡、乏力各2例,多汗1例。用药停止后,不良反应消失。
2 结 果
患者服药期,感到疼痛感明显好转135例(87.1%),感到有效148例95.5%。一个疗程结束后,停止用药,感到身体仍的不适的75例(48.3%),改用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3 讨 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作用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氢钾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由于氢钾ATP酶又称做“质子泵”,故本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药理作用为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小肠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在胃壁浓集,从而抑制胃酸。口服本品后,经小肠吸收,1h内起效,0.5~3.5h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h以上,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且易透过胎盘。通常单剂量生物利用度约35%,多剂量生物利用度增至约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96%,血浆半衰期为0.5~1h,慢性肝病患者为3h。本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代谢,代谢物的约80%经尿排泄,其余由胆汁分泌后从粪便排泄[1]。
慢性胃炎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反流等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急性胃炎的遗患;②刺激性食物和药物;③十二指肠液的反流;④免疫因素;⑤感染因素。但目前尚难肯定。
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有许多,常见的有长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饮食物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易诱发或加重病情。饮食不卫生所导致的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不易痊愈。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会转成慢性胃炎,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诱发或加重胃炎。
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单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有失偏颇,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慢性胃炎患者要在饮食方面十分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软食为主;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戒酒、少饮浓茶咖啡及进食辛辣、过热和粗糙食物;胃酸过低和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禽肉、鱼、奶类等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钠、吲哚美辛、保泰松和阿司匹林等);缓解精神紧张,保持情绪乐观,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能力;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3]。
本研究表明,用奥美拉挫治疗慢性胃炎,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即能消除病症、促使溃疡愈合,又可不动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慢性胃炎成因复杂,必须采用对症下药的办法,对那些服药一个疗程仍无效的,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1]孙秀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5,32(1):42.
[2]向青山.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疗效观察[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5):457-458.
[3]周斌锋.奥美拉唑等三联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对照[J].杭州科技,2000,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