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肌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0-02-11易晓芳
易晓芳
宫颈肌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宫颈肌瘤有的发现时已经较大,嵌顿在盆腔或阴道内,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还会造成误诊和误治[1]。现回顾性分析长沙市望城县人民医院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宫颈肌瘤女性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5例,均为长沙市望城县人民医院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宫颈肌瘤女性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6±2.1)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得以证实。
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有月经量过多(绝经的除外)、周期紊乱及阴道排液,且伴有下腹部包块及直肠压迫症状,排便与便秘时出现困难。妇科检查中发现12例宫颈管膨大,4例后唇伸展,3例宫颈口扁平,3例后穹窿消失、子宫变形、右下腹有不活动的肿物,2例阴道内肿物。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有阴道内肿物者2例行电子阴道镜检查。临床上,较小的宫颈肌瘤可无症状,较大的宫颈肌瘤一个患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
各类宫颈肌瘤主要临床表现如下。肌壁间肌瘤:以压迫症状、腰酸下坠、月经改变、腹壁包块及宫颈变形为主。浆膜下肌瘤:以腹部包块、压迫症状、腰酸下坠为主,一般无白带及月经改变。黏膜下肌瘤:以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腰酸下坠为主。
1.3 方法
15例宫颈肌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3例黏膜下肌瘤经阴道行肌瘤摘除术:2例瘤蒂粗则先切开肌瘤假膜剜除肌瘤,用0号可吸收线缝合腔底或电凝止血;1例蒂部较长者直接用血管钳钳夹瘤蒂切断取出肌瘤,用可吸收线缝扎瘤蒂;2例中等大宫颈肌瘤,行肌瘤剜除术,肌瘤位于前壁选择横切口,后壁则选择纵切口,切开肌层直至肌瘤假被膜,钝性剥离出肌瘤核,创面用可吸收线仔细缝合,封闭瘤腔,防止出血和感染。10例行肌瘤剥除后再做全子宫切除术,均为肌壁间及浆膜下宫颈肌瘤患者,其中有3例较大肌瘤剜除后解剖层次不清,致使宫颈切除困难,辅以台下阴道内诊上举宫颈及穹窿指引下寻找宫颈并切除宫颈,6例先行肌瘤剜除术而后切除子宫,1例行单纯肌瘤剜除术。
2 结 果
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根据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将宫颈肌瘤按其生长部位分为3类:①肌壁间肌瘤。生长在子宫颈肌壁间,本组资料共9例(60.0%),最大为13cm×10cm×10cm。其中位于前壁7例,后壁2例;②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颈管黏膜下生长、突入宫颈管内堵住宫颈或被排出宫颈管,共3例(20%),最大为9cm×9cm×7cm,多数向下生长脱入阴道内。③浆膜下肌瘤。肌瘤在盆腔内向浆膜下生长,可突入阔韧带内形成假性阔韧带肌瘤,共3例(20%)),最大达10cm×9cm×9cm。
3 讨 论
3.1 宫颈肌瘤的诊断
宫颈肌瘤总体发病年龄虽与子宫肌瘤相仿,但也有相当部分患者发病年龄较晚,这可能与宫颈的平滑肌成分较宫体部为少,或因肌瘤较小时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有关。结合文献资料[2],临床上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到宫颈肌瘤的可能性:①子宫变形,肌瘤位置低时可嵌顿于骨盆腔中不活动,致宫口扁平,后穹窿消失;②诊刮时刮匙及探针无法进入宫腔者;③宫颈管膨大,后唇伸展,宫颈口呈横裂形状及难以暴露者;④保守治疗长时期阴道出血却没有效果者;⑤B超检查提示宫颈肌瘤者。
具体来说,肌壁间肌瘤的术前诊断特点是:肌瘤小(直径≤2cm),可大部分无阳性体征及临床症状,因此术前诊断率不高;肌瘤大(直径>2cm),宫颈外形有异常者比较容易诊断,不异常者易被误诊为宫体肌瘤。黏膜下肌瘤的术前诊断特点为:因阴道检查均有阳性出现,所以容易确诊,但须与宫颈息肉及宫体黏膜下肌瘤互相比较鉴别。浆膜下肌瘤的术前诊断特点是:最易误诊为宫体肌瘤、卵巢肿瘤及阔韧带肌瘤,临床医师应重视术前诊断,仔细辨别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子宫的关系,并辅以B超等检查,以期提高术前诊断率,从而选择最佳的术式。
3.2 治疗
手术是治疗宫颈肌瘤的主要措施,能迅速地消除肌瘤所致的压迫症状,达到治愈目的[3]。①肌瘤摘除术适于宫颈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且瘤蒂不粗者。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易发生感染出血,所以发现后应以手术摘除为宜,必要时兼行子宫切除术。宫颈肌瘤剜除术适于生长在宫颈阴道部低位肌瘤,基底部尚未超过穹窿者,可自阴道行肌瘤剜除术,也可直接行子宫全切术。②经腹腔处理,对有中、小型宫颈肌瘤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肌瘤剜除术,创面仔细缝合,注意封闭瘤腔,以防出血和感染;③切除较大的宫颈肌瘤手术较为困难,应尽量直视下操作处理,避免膀胱、输尿管等周围脏器的损伤。生长于宫颈阴道段的肌瘤输尿管易移位,术时宜打开宫颈前鞘膜,在鞘内处理骶、主韧带,安全且方便,必要时可游离出输尿管,避免损伤。
[1]夏恩兰.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7):387.
[2]刘萍,陈春林.子宫肌瘤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新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 (4): 193.
[3]张爱荣,孔北华,张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8):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