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初识

2010-02-11李爽姿王勤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内经素问

李爽姿,王勤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初识

李爽姿,王勤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要素应当有这样三种:产生于中医临床实践观察、效验的经验要素;产生于对经验材料的消化和概括以及层次不同的抽象的理论要素;反映疾病现象客观事物整体状态超越了个体而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成分的结构要素。这三种要素是相互交融的。其中的结构要素能够把理论要素与经验要素之间统一地组合起来,构成再现着复杂疾病客体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知识不可缺少的研究和阐述的方法论原则。

结构要素;理论要素;经验要素

在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看来,“理论先于观察”,他所强调的理论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观点,是符合中医认识疾病历史过程的辩证法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揭示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就有必要首先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因为,探明中医理论构成要素的内在机制和源泉,是我们把握中医理论认知科学内涵的逻辑前提之一。众所周知,对中医学影响最深远的还是阴阳五行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企图把人体结构、各类疾病和自然界的其他因素联系起来,系统地运用阴阳五行的形式,并在医学领域中运用得很成功,且历久不衰。今天仍然是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不只是一个医学概念,而是表示事物对立关系的一个普遍性概念。“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而它,“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谓一,不过是说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事物都是一种阴阳的对立。可见,阴阳对立不是医学本身的产物,而是事物一般性质,是古代人们对于事物的普遍对立的哲学概括。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正是这种哲学上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中医理论历史地表明,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思维对中医理论而言,不仅具有先驱、启发的作用,而且作为方法论的原则必然渗透到整个中医的认识和思维的过程中来,中医理论认知与感性认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由此就辨证地展开了。

既然中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地从词汇和语句的形式出发来区分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要素,而是要从词汇或语句所指的内容出发来区分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要素应当有这样三种:经验要素、理论要素和结构要素。中医理论体系就是这三者的统一体。

尽管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哲学上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医学本身对阴阳学说也做了许多重要的发展。

第一,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中医对阴阳双方都进行了具体的量的区别,提出了三阴三阳说法,即太阳、少阳、阳明和太阴、少阴、厥阴,并据此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进行了区分。我们知道,无论人体生理现象的对立或病理现象的对立,虽然都叫做阴阳,某些现象也同属于阴或阳,但他们之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至少存在着一个程度上的差别,以及表象上的差异,这是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而三阴三阳就是这种程度差别的表现。《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虽然《内经》中对三阴三阳的说法不尽一致,但基本思想就是要对这种在临床实践观察中看到的阴阳对立做一个大致的量的区别。这种区别显然是与医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内经》中对阴阳的论述,主要的并不是外来的影响,而是从医疗实践中得出的实际结论。因此,可以将他们看成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经验要素,也可以说是医学对于哲学的贡献。

第二,中医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动地反映和抽象地概括,提出了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依存、阴阳互根的说法,来表示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中的对立、联系、转化等等,并作为中医理论认知的一个基本范畴。在《内经》中,根据阴阳学说,结合当时我国的天文、气象、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最高成就,对医学领域中许多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但是,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中医理论体系是在对临床实践观察的经验材料加以消化和概括后,才构成了自身的结构和内容。中医从生理角度认为,气是阳,血是阴;动是阳,静是阴。又认为,脏腑为阴阳升降出入运动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胃属阳,脾属阴,阳气由上下降,阴气由下上升,阴升阳降,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二是中医理论体系在反映疾病的现象时,对已被抽象的认知进行了再度抽象。如在病理上认为,一旦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疾病,不管疾病现象怎样复杂,归纳起来不外是阴阳偏(盛)胜偏衰两种倾向;在诊断上提出了根本原则,就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大论篇第五》)。在治疗上提出了基本法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

在《内经》中有诸多这样的认识,或产生于对临床观察经验材料的消化和概括,或来自于抽象的抽象,这样的阐述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要素。

第三,《内经》中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建立的阴阳平衡理论,构成了中医独特的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现象认知的核心,是中医理论体系最为重要的结构要素。

《内经》认为,健康的人就是阴阳均平的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而“平人者不病”(《灵枢·终始》)。而且论及人的精神状态,也是阴阳和平之人为最好,这样的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殆”(《灵枢·通天》)。一旦阴阳不和、不平,就要生病:“阴阳乖戾,疾病乃起”(《素问 ·生命通天论》)。在这里阴阳的相互作用显然又形成了一个恒动的结构。在《内经》看来,人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体的阴阳平衡与否,与自然界关系密切。因此,人只有适应外界的情况才能保持健康,而这样的现象不过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下,阴阳的平衡也是一种最好的状态:“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所以,在治疗上也是“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素问·五常政大论》)。总之,天地自身,人与天地,人自身状态,对病的治疗都要平,要和,即平衡、适当、适应等等。特别是治疗,就是要调整阴阳,“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灵枢·终始》),太过与不及都不能达到调和阴阳的效果。这一切,都是《内经》从医疗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而又将其作为方法论原则的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要素,从整个发展着的中医理论认知和临床实践医术的整体中升华出来。

必须指出,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要素,即经验要素、理论要素和结构要素,这三者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只有当我们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作抽象、作说明时,才有可能把其中的一个要素抽象出来而撇开其他要素加以认识。一般说来,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经验要素产生于医家的临床实践的观察和验效;理论要素则视其抽象的层次的不同而有别,有的是产生于对临床经验材料的消化和概括,有的则产生于抽象的抽象;而作为中医学方法论原则的结构要素,则是从整体发展着的中医知识(学术和医术)的艺术整体中升华出来的东西。

关于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要素,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常常有人将中医范畴里外界的结构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内在结构的外化。这种对于结构的理解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的。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结构是揭示事物内部各种成分、因素之间的联系和运动的范畴。在承认结构范畴的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它能够反映别的范畴所不能反映的事物内部的整体状态和层次性质。结构范畴是从整体和运动、转化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内容、属性与关系。这就和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及阴阳五行学说等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么,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要素就是指反映临床人体疾病现象客观事物整体状态超越了个体性,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成分。我们讲,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要素是其理论要素与经验要素之间相互组合的中介。但绝不是什么先验的逻辑框架或僵硬的形式架构,而是随着中医理论体系之中的理论要素和经验要素而一起增长的能动的调节系统。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结构要素能够把理论要素和经验要素统一地组织起来,构成再现复杂多变疾病客体的中医理论体系。也可以说,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结构要素就是在中医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研究和阐述的方法论原则,他对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制定理论模型和在中医临床实践疗效的提升中消化和概括新的经验材料,解决新的疾患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说明结构要素的重要,也说明中医理论体系中理论要素、经验要素和结构要素三者的统一。还表明如果不善于把理论要素和经验要素统一起来理解,对于结构要素的理解也只会停留在逻辑结构框架的水平上。

因此,正确地理解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构成要素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的逻辑的前提,也是中医学方法论科研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1]王强,辛国芳.阴阳的本质是信息态的存在[J].中国医药学报,1996,(5).

[2]孙广仁.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11).

[3]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6).

R 22

A

1006-3250(2010)01-0031-02

2009-04-12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内经素问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