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2010-02-11张敬锋
于 彦,张敬锋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700)
本研究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1年内门诊病人适宜样本量的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目前 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 1999年 WHO推荐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排出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以及合并感染者。
2 方法
2.1 临床调查量表的制定
收集 1998~2008年诊治糖尿病的有关文献,对糖尿病症状的出现率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常见的四诊信息,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制定糖尿病中医临床调查量表,供临床调查使用。
2.2 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2.2.1 数据整理 采用资料完整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使用 Excel建立数据库,整个过程采用 2人双机独立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核对及逻辑检查,保证数据无误后锁定数据库。
2.2.2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中因子分析法归纳出中医证型。
3 结果
对 190份资料中的四诊信息进行直接计算概率,将四诊信息中低于 10%阳性率的指标剔除,得到有意义的四诊信息变量 41个。取特征根值 =1.2(累积贡献率 >67%),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得出 15个共因子及其所包含的症状如下:F1.恶风,畏寒肢冷,便溏,面肢浮肿;F2.自汗,乏力,神疲,气短懒言,胸闷,心悸;F3.口渴喜饮,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消谷善饥;F4.食后腹胀,胸胁胀闷,脘肋胀痛;F5.腰膝酸软,腰背痛,心烦不安;F6.消谷善饥,心烦不安,五心烦热,情绪抑郁;F7.刺痛,脉络瘀阻,肢麻或偏瘫,溲赤;F8.耳聋,头痛,耳鸣;F9.面红,头重如裹,眩晕,善叹息;F10.发脱齿摇,头痛,肢麻沉重;F11.健忘,夜尿频多;F12.走串疼痛;F13.失眠;F14.面色萎黄,自汗;F15.便秘。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共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性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共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共因子,是因为它是不可直接观测且有共性的)。对比中医理论,四诊信息可以看作变量。四诊信息是可以测量的(用分级量化表),而证候则是不可直接观测的,它隐藏在四诊信息背后。要寻找中医四诊信息背后支配它们的共因子,就要用因子分析统计方法。
因这些共因子与中医理论的证候是相似的,故暂命名为类证候。根据中医的理论、对文献的研究以及参考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上述 15个共因子所包含的症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F1与阳虚证类似,即类阳虚证;F2与气虚兼有血滞证类似,即类气虚兼血滞证;F3与阴虚证类似,即类阴虚证;F4与气滞证类似,即类气滞证;F5与肾阴虚类似,即类肾阴虚证;F6与肝胃郁热类似,即类肝胃郁热证;F7与络脉瘀阻类似,即类血瘀脉络证;F8与肾虚证类似,即类肾虚证;F9与痰浊上扰证类似,即类痰浊上扰证;F10与肾精亏虚、经脉失养类似,可归属肾虚证;F11可考虑肾阴不足、心火亢盛、心肾不交;F12因子至 F15因子症状少,应结合病人临床表现,辨证分析。
4 讨论
通过对 2型糖尿病证候调查中采用 15项辨证因子,调查符合盲法的原则,完全根据调查获得的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排除主观因素,较为符合临床实际情况。本次研究结果类阴虚证占 23.8%,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类痰瘀互结证占 12.6%;类阳虚证占 5.3%;类气虚血滞证占 5.3%;类气滞证占6.3%;类肝胃郁热证占 8.4%。本研究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型分布阴虚证、痰瘀互结证最为多见,占36.4%,其次为肝胃郁热证、阳虚证、气虚证、气滞证;本研究得到的类证候涉及肾、肺、脾、胃、心、肝脏腑,其中肾虚占 23.2%,所占比例最大,肾虚贯穿始终。《灵枢·本神》:“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传统理论消渴[2]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的主要病位为肺、脾、胃、肾,其中以肾尤为关键。在消渴病机上本研究结果与中医传统理论基本相符。临床消渴病[3]出现阴虚证,多为素体阴虚,复因劳伤过度,或情志失调,膏粱厚味,蕴热伤阴所致。本研究发现,喜食甜食占(114)60%,喜食油荤占(126)66.3%。《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董平老前辈指出,消渴治法以脾肾为本,兼理肺胃;滋阴为本,兼升清阳;益气为本,兼清燥热。遵此以治,则阴阳两得其平,津气得以互化,使阴足津旺,自能化气,阳复气升,自能布液,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统计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与患者的性别、病程分布无关,而与伴随疾病冠心病有关,这种结果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对其进行关注。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8.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1-302.
[3]赵金泽.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J].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198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