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2010-02-11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妇科,江苏 靖江 214500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注重尊重个人,整体地、全面地看待患者,让妇科病人说出对子宫切除、宫外孕输卵管切除及卵巢手术的看法、认识及顾虑,根据优先次序给予不同个体的健康知识指导,其原则应符合个体差异,满足患者不同的要求,促进其独立性。
子宫切除与性关系、未婚先孕等是患者深层次难以启齿的隐私,与患者年龄、认识、个性、文化程度、职业、社会环境有相当的关系。目前,虽然提出整体护理模式,按常见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给予普遍的、笼统的、粗线的、说教式的健康教育,但缺乏个体性、针对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妇科患者的性心理影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也是对护理工作的一种挑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科每年行子宫全切、次全切的手术约300余例,年龄在34~60岁之间,呈正性分布;每年行宫外孕手术400余例,年龄在18~45岁之间,多数人有人流史或宫外孕史。
1.2 主要心理问题 我们通过对我科病人采取问卷、面对面交谈和手术后回访等方式获取患者有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宫外孕手术患者,特别是未生育者,多担心今后有生育要求时出现不孕,故大多数患者趋向于保守治疗,不愿手术。
1.2.2 子宫切除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的病人,多担心失去女性特征、内分泌失调,影响夫妻感情。
1.2.3 子宫切除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的病人,多担心过早衰老,个别子宫及附件切除患者担心变为男性,影响夫妻感情。
1.2.4 经济条件差的病人担心术后体能恢复差,生活适应不良。有些患者甚至把术后身体的其他病症误认为是手术所致,造成许多患者不及时去医院就医,从而耽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
1.3 应对措施
1.3.1 我科对每名患者选2名有专科护理经验、大专学历、具有个体化护理理念的护士进行有针对性术前、术后健康指导,并选派专业组长定期指导,护理部每月指导。
1.3.2 选择合适的环境,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女性生殖解剖位置的讲解,让患者家属了解子宫、阴道、输卵管、卵巢的解剖位置及功能,根据病情耐心、细致讲解手术方式与切除点,对子宫切除患者告知子宫切除对女性的性生活、内分泌的影响,对术后作健康宣教及夫妻性生活时间上的指导 (如术后禁性生活三月);对卵巢切除术后患者作心理上的安慰,并指导使用雌激素以维持女性性特征;对输卵管切除患者,告知一侧输卵管切对生育的影响,指导患者对健侧输卵管的保护,在下次准备妊娠前可作“通水”检查,防止再次发生宫外孕;若双侧输卵管已切除者,作好心理安慰,并指导在条件成熟时可行“人工辅助受精生殖”。
1.3.3 “家属系统理论”的运用: “家属系统理论”认为,患者心理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的心理也必定发生变化。护理人员应满足家属了解患者的有关信息要求,并充分利用机体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让家属特别是丈夫了解妇科手术及术后性生活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丈夫的体贴、支持对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极大。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患者周围术后恢复良好的朋友作现身说法。
1.3.4 作好女性健康教育、普查与宣教工作,多与患者交流,多倾听、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认同、关心的态度与患者形成情感互动。
2 讨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是一种非常适宜的健康教育模式。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及整个过程看,都体现了根据病人的个体性,而不是普遍、笼统的模式,这种健康教育模式特别注重病人的心理因素,有助于病人的感情表达。通过我科的护士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在降低患者的焦虑对性心理的影响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使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手术与其他治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极少。另外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提高护理质量。再次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切实有效的解决了病人的问题,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认同,护士在工作中体现了自身价值。
[1]黄津芳,刘玉莹,杨春梅等,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