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2010-02-11
辽宁省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前言
肺叶切除手术是外科较大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由于麻醉及手术创伤等刺激,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我科于2009年1月—12月行肺叶切除术48例,下面对其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8例,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21—65岁,其中肺结核40例,肺癌8例。
2 观察与护理
2.1 引流管的位置肺上叶、中叶、肺段切除术,一般置两根引流管,上管放置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外,管端伸向胸腔颈部,用以排气,下管放置在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肋或第8肋间,用以排液,分别接无菌水封瓶;肺下叶切除术,一般在第7肋间~第9肋间放置一根引流管用以排出胸腔内积液。
2.2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对术后早期恢复非常重要,引流不通畅,胸腔内积液或积气不能及时排出,胸腔内压力增大,肺被压缩,胸内负压降低或消失,肺内气体交换减少,不利于肺复张。另外,肺叶切除术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引流液排出。充分的引流,排除积液、积气,早期拔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肺叶切除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及时发现出血。正常情况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引流量应<100ml/h,开始引流液近于全血,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引流液逐渐稀薄,颜色变淡。若引流量>100ml,持续观察4—6小时,未见减少,引流液血红蛋白>60g/L,床边胸部X线示凝固性血胸显影,有呼吸循环障碍,则诊断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1,2]。
2.3 体位引流:通常采取半坐卧位,这种体位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扩大胸腔容易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迫,还有利于胸腔引流[3],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腹腔造成感染。另外,这种体位使病人感到舒适,减轻疼痛。
2.4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初期30—60min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方法是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倒吸引流瓶中的液体。鼓励病人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于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或观察水封瓶内水柱的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4—6cm,表示引流管通畅,水柱无波动,患者无出现异常症状,说明肺膨胀已无残腔,若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2.5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更换时必须用双钳双向夹管,以防空气进入。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管应置于液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引流管周围要用油纱布包盖严密,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若胸管连接处滑脱应立即接上,并用胶布固定。协助病人咳嗽,以排出进入的气体。
2.6 妥善固定:将留有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牵拉而引发引流疼痛或引流管脱出。在搬运患者时,须将引流管用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引流瓶不可倒置,也不可高于胸部,应安放在低于胸膜腔60cm的位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2.7 拔管指征:一般置引流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管内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50ml,浓液<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拔管前先嘱病人深吸气,然后摒住。以免拔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拔管后立即用无菌油纱布按压插管处伤口,以防气体进入胸膜腔。
3 小结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高度的责任心,本组病例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引流管能够早期拔出,取得满意的结果。
[1]蒋耀光 周清华,现代肺癌外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4 229。
[2]李振龙马震华克胜,现代胸心外科学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97 208。
[3]李润润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J].护理研究,2003.17(12B):1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