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头骨折
2010-02-11贾春芝翟文江
贾春芝 翟文江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045000)
桡骨头骨折临床常见。我科1998年1月~2008年6月共治疗桡骨头骨折56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 6~68岁,平均 26.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摔伤32例,运动损伤14例;按中医正骨学分型[1]:青枝骨折6例,裂纹骨折7例,劈裂骨折10例,粉碎骨折14例,嵌插骨折11例,“歪戴帽”8例。其中7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4例合并尺骨鹰嘴撕脱骨折。
治疗方法
对于无移位的嵌插骨折,采取肘关节石膏托旋后屈肘90°位固定3周,早期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有移位的桡骨头骨折,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整复前术者先用拇指指腹在桡骨头的外侧进行揉按,驱散瘀血血肿,能准确摸出移位的桡骨头,一助手固定患肢上臂,术者用一手握持前臂,将肘关节伸直,并做拔伸牵引,另一手置于患肘后侧,拇指按于桡骨头外侧,其余四指握住前臂上端内侧并向外扳拉,两手配合,使肘关节内翻以增宽肱桡关节的间隙,拇指将桡关节向内向上推挤,同时握持前臂之手将前臂来回旋转,有时可听到弹响,使骨折复位,如桡骨头移位较多,拇指复位力量不足,可使用一手掌大鱼际,对倾斜的桡骨头向上向内推挤,同时另一手旋转前臂并与助手牵引,内翻肘关节加宽肱桡关节的间隙,使骨折块便于复位。复位成功后,术者用拇指仍按住桡骨头,握持前臂之手将肘关节缓慢屈曲90°旋后位石膏托外固定。如有其他合并伤,也应做相应的复位与固定。石膏托固定期为4周,药物按早、中、晚辨证施治。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后期治宜补气血,坚骨壮筋。按法选药。拆除石膏后,肘关节立即进行功能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肘关节的屈伸旋转功能,也可配合中药活血化瘀药外洗或理疗、蜡疗,争取早日恢复肘部的功能。
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5.5年,平均2.5年。按Steihberg的主观结果测定方法[2],优:肘部活动正常,无疼痛,为48例;良:肘关节活动丧失小于 20°,轻度疼痛,7例;差:肘关节活动丧失大于20°,休息时有轻微疼痛,1例。优良率为98%。无不愈合及骨关节间隙狭窄,无异位骨化,桡骨头关节面无塌陷及上尺桡骨关节无骨性连接。
讨论
桡骨头为盘状,上面为桡骨小头凹,与肱骨小头构成肱桡关节,其周围镶有一层软骨,构成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对合,是前臂旋转活动的重要结构。其发病机制多为摔倒时手掌着地,由于提携角的存在,导致强大外翻应力纵向传导,致使肱骨小头撞击桡骨头而致桡骨头骨折。常见的骨折为桡骨头塌陷骨折和粉碎骨折,多伴有内侧副韧带和桡尺骨间膜损伤。
桡骨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即可,对于有移位的桡骨头骨折,应争取早期复位,恢复正确的解剖位置,早期活动,恢复肘关节伸屈和旋转功能。本组桡骨头骨折,笔者采取手法复位正骨,石膏托屈肘90°旋后位外固定4周。复位时通过拔伸肘内翻牵引,加大肘关节外侧间隙,用拇指或大鱼际向上向内挤压嵌插或塌陷的桡骨头外侧,同时旋转前臂,有时可听到明显的复位声,然后采取石膏托外固定4周。骨折愈合后,拆除石膏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无负荷的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每日2~3次,每次15~30min,训练肘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内旋活动,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原则,强度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并配合中药活血化瘀药物熏洗或理疗、蜡疗。增加康复效果,逐渐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对于粉碎性桡骨头骨折,以往大多数采取桡骨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严重损伤不能复位则采取桡骨头切除术。但切除术后易造成肘部复发性错位、骨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远端尺桡关节不稳定及肘部力量减弱、疼痛等症。近年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桡骨头在肘关节的生物力学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对于错位较多不能手法复位的要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如无条件复位的患者采取桡骨头切除,也尽量做人工桡骨头假体植入,以重建桡骨头的解剖关系。
[1]王永渝,黄英如.中医正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77.
[2]王伟,刘迎曦,杨明杰,等.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AO空心钛螺钉内固定疗效分析.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