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强骨伤科学术思想撮要
2010-02-11李勇强
张 宇 李勇强
1.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牙克石 022150
2.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李勇强主任医师业医近20载,现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骨科主任,医学硕士。李师骨伤科学验丰富,武医皆通,学贯中西,博览群书,功底扎实,从事骨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善于运用中医手法治疗骨伤科筋伤疾病,中西医微创治疗骨伤疾病,为弘扬和发展中医学及中西医汇通作出了贡献。笔者有幸在李师门下短暂学习,对李师的学术思想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今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从太极拳法到正骨手法
李师习武多年,精通太极拳法,始终有着“不敢为天下先”的风范。李师认为太极拳法蕴含了珍爱生命的哲理,不尚力,以智慧和技巧化解刀兵相见,矛盾冲突,不是好战求胜,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身和谐。太极拳法技击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李师认为正骨手法是中医骨伤治疗骨折和脱位闭合复位的方法之一。李师手法好多观点和方法是相当高明的,也讲究实施时机、避实击虚、因势利导,从骨折实际情况出发,辨证施治。李师将太极拳的听劲理论及技法融入中医骨伤诊疗,从而提高手法复位骨折的技法和手感,用触觉和听觉体会到骨折移位及复位情况,从而提高诊断率及复位成功率。李师将太极拳法的打人不伤人用到正骨手法复位骨折的无创或微创,从而提出了微创的概念,认为狭义理解“微创”是用最小的解剖损伤和生理干扰换取最好的疗效,广义理解“微创”是用最低的社会负担和生物负担获得最佳的健康生活。
正筋先正骨,骨正筋自舒
李师深刻理解到“正筋先正骨,骨正筋自舒”的内涵,体现出李师治疗软伤筋骨并重,手法讲究“治骨不伤筋,治筋以束骨”。李师治疗骨折、脱位、扭伤、挫伤、各种颈肩腰腿痛病证,强调骨关节以正为度,软组织以柔为度,用摸法判断骨正筋舒。阴阳双方互根互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筋和骨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骨为干,筋为刚,筋束骨,骨张筋,相互协调,形成人体的正常活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骨的稳定程度和愈合过程依赖皮肉筋脉的固护和濡养,筋之束骨而利关节的外在表现,取决于骨对位对线状况。例如颈椎病的治疗过程,用中医诊疗发现筋歪,在患者放松状态下正骨以调整颈椎小关节之间位置,从而达到理筋、舒筋的效果。“筋骨并重”在骨科康复过程中的基本定义是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齐头并进,即“阴生而阳长”。“舒筋”和“正(长)骨”是骨科康复最重要的内容。
孙子兵法指导骨伤诊疗
李师运用《孙子兵法》的哲理探讨中医正骨手法的临证思维,同样能得到不少的启迪和总结。李师认为,正骨手法运用及其配合恰当,可以使闭合的骨折避免切开复位,从而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如《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师认为,骨科医生不仅要能熟知和熟用手法,而且对常见的每一种骨折的病因、程度、骨折类型都要熟知,这就是知己。在知己的基础上,遇到某个部位的骨折时,运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手摸心会,分析X光片和骨折的表现制定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案,然后根据方案选用某种手法从而达到复位的目的。如《孙子兵法》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治疗股骨颈骨折时,尽早行下肢牵引,手法复位,闭合螺丝钉内固定。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地解除骨折后血管扭曲、受压或痉挛的情况。可极大地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早行下肢牵引,既可逐渐复位,又是一种固定方法。“尽早行下肢牵引”既体现了“先为不可胜”,为良好的愈后作了铺垫,“以待敌之可胜”。又例如《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释义:用兵作战没有固定刻板的战场态势,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式。用手法、固定方法及药物更不能一成不变,当辨证施治,治无定法。再如,在骨折的治疗中,主要是采用拔伸牵引手法以达到“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目的,此即手法复位治疗骨折中“欲擒故纵”法。还有在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时,要想提高手法的疗效,必须避实击虚,就是骨折部位若肿胀较甚或合并有休克,暂不实行手法复位,待休克纠正,肿渐消时再施行手法复位。所以一定要掌握复位时机。伤后6h内肢体肿胀较轻,手法复位效果佳,是击虚的大好时机。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在对病情评估下采取的分神复位法,正如《医宗金鉴》叙述:“宜轻宜重是高手,兼吓兼骗是上工”。李师认为,实施手法要随机应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根据骨折复位出现的异常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时调整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整理行医医案以传后人
李勇强主任医师不但敢想、敢说、敢做,而且独具匠心,李师每天都在整理当天行医医案,其最大的心愿是平生所学记录成书,以传后人。手法的相承是中国古文化的遗存,在西方文明的对比和影响下,有所亡失,虽眼前看不到这些手法的损失意义。李师认为有必要继承中华文化之遗存,广收门徒亦以传承技法,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