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研究进展

2010-02-11付秀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9期
关键词:异黄酮研究进展大豆

付秀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157000)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大豆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其化学成分基本骨架为3-苯基苯骈色原酮及其苷类的总称,其成分包括金雀异黄素 (genistein)、大豆素(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cetein)3种苷元以及其糖苷结合形式、乙酰基结合形式、丙二酰葡萄糖苷结合形式[1]。目前发现的大豆异黄酮共有12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近年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功能与动物体内雌激素类似,在组织中能够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弱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生物活性[2],还能在抗癌、抗氧化、调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诸多方面发挥功效,但目前对大豆异黄酮的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癌活性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

1 抗肿瘤作用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东西方国家中肿瘤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西方国家例如美国人罹患癌症的比例显着高于发展中国家,其中类型多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发病率往往较发展中国家的4~10倍,当然,这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水平较先进,人们健康意识强,及时发现癌症的比例较高,对比发展中国家,癌症检出率低又关。对比乳腺癌在经常食用大豆的日本发病率是美国的1/4,研究表明,人体豆制品摄入量与罹患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对于豆制品的抗肿瘤,多数观点为豆类含有低甲硫氨酸、高肌醇六磷酸、皂苷异黄酮等物质。Zeming等[3]而用含有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的食物喂饲大鼠,发现高浓度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或低浓度促进其生长。目前,已经明确大豆异黄酮在以下6方面具有抗肿瘤机制:①大豆异黄酮能抑制一些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肿瘤的繁殖,具有抗雌激素作用;②对肿瘤细胞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酶,对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③在肿瘤细胞增生阶段,大豆异黄酮通过抑制血管增生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效果明显;④通过消除活性氧实现抗氧化作用;⑤可以调节细胞周期;⑥含有丰富的染料木素具有抑制部分与DNA切断有关酶活性的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防护作用

近年来,由于膳食结构西方人引起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东方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人,原因之一在于前者摄入高蛋白和高脂食品较多,后者饮食中则以含有SI丰富的植物食品为主。近年来研究表明[4]: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为:抗氧化,尤其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使LDL受体发生上调,增加LDL受体的活性,从而促进胆固醇清除;抗血栓形成作用;扩张血管、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具有抗酸化能力;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抑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冠状动脉舒张,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及血管粘附分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5],但对于SI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不能仅从细胞株试验和动物实验类推到人体,仍需进行更多的人体干预试验,SI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3 对骨代谢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调查研究,结论证实人体大豆异黄酮的摄取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发现,大豆异黄酮能够选择性的预防骨质疏松,而没有刺激子宫内膜的作用。方庆伟等[6]通过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证实SI对骨代谢生化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明显提高实验动物体内骨含量,对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7]。

4 雌激素样作用及预防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人进入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女性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失眠、心血管功能失调、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等特征,男性也有类似现象。而利用大豆异黄酮在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活性,通过豆制品的摄入,能够补充女性患者绝经期减少的相关雌激素。可以减轻或避免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两种生物学活性,弱雌激素作用是由于其结构和雌二醇相似所致。国外实验表明[8],大豆异黄酮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作用。在人体内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时,大豆异黄酮表现为弱的雌激素促效剂作用;相反,则与内源性17β-E2竞争而占有雌激素受体,从而体现其抗雌激素作用。Adlercreutz[9]研究日本妇女的面颈红热次数较加拿大妇女发现,日本妇女较加拿大妇女次数明显低得多,进一步采集尿液发现其中染料木素、大豆苷元等植物性雌激素含量相当高。这与日本妇女的饮食结构多为低脂食物及豆制品。

5 通过大量神经保护及抗神经退行性疾病

研究表明,雌激素是中枢神经保护剂,具有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缺乏雌激素的保护易患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Lephart等[10]通过把大鼠分为异黄酮高含量和低含量喂养组,对比研究植物雌激素的摄入对于大鼠大脑的作用,研究证明,血浆中高异黄酮水平可影响脑内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同时,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记忆等能力。发现高含量组大鼠明显优于低含量喂养组。从而进一步证明豆制品,通过其植物雌激素得作用,对神经系统有着确切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豆异黄酮可以提高骨矿物质含量,降低骨质疏松及骨折危险;缓解因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临床症状;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小板凝聚,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功效,可以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力[11];并具有抗肿瘤作用。大豆异黄酮同时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及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等疾病。进而提示人们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或补充大豆异黄酮,改善机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1] 刘葵,张恩娟.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6,17(1):67.

[2] 张文众,李宁,李蓉.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研究[J].卫生研究,2008,37(6):707-709.

[3] Zeming J,Macdonald RS.Soy isoflavones increase latency of spontaneous mammary tumors in mice[J].Nurture,2002,132(10):3186-3190.

[4] 杨科峰.异黄酮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5):532.

[5] 苗慧,赵海,戚天胜.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 86-94.

[6] 方庆伟,那晓琳,崔洪斌.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3):22.

[7] 姚守珍,王依平.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5):315.

[8] An JP,Tzagarakis-foster C,Scharschmidt TC,et al.Estrogen receptor beta-selectiv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nd recruitment of coregulators by phytoestrogens[J].J Biol Chem,2001,276 (21): 17808-17814.

[9] Adlercreutz H.Metabolism of the soy isoflavones daidzein,genistein and glycitein in human subjects[J].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3,87(4/5):285.

[10] Lephart ED,West TW,Weber KS,et al.Neurobehavioral effects of dietary soy phytroestrogens [J].Neurotoxicol Terotol,2002,24(1):4-16.

[11] 韩彦彬,黄超培,覃辉艳等.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5):1046-1049.

猜你喜欢

异黄酮研究进展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LC-MS测定黑豆中异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岩黄芪中4 种异黄酮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