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高温双孢菇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0-02-11撰文李艳莉刘淑华

中国果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细土粪肥培养料

撰文/李艳莉 刘淑华

** 新乡市凤泉区蔬菜办

一、季节安排

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高温双孢菇一年内可在5月份播种,7月份出菇,9月份结束。总之要遵循一个原则,适宜的播种期应该在日均温22-25℃适合菌丝生长,一个月后日均温28℃以内,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二、培养料配方及其堆制

1、培养料的配方(每100m2投料配方)

(1)专用肥400kg、过磷酸钙75kg、尿素15kg、石灰粉40kg、石膏20kg。

(2)玉米芯、污染废料或棉籽壳1000kg、烘干鸡粪200kg、食用菌专用肥400kg、过磷酸钙75kg、尿素15kg、石灰粉40kg、石膏20kg。 以上配方可根据实情任选一种,无论选哪一种配方,玉米秸、稻草及其白灵菇废料均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螨、腐烂变质;粪肥要求提前晒干、粉碎。

1、堆发酵 先降玉米秸、麦草碾压粉碎,再用水浸透,以吸足水、不向外流出水为限,粪肥晒干敲碎过筛加水预湿,然后铺一层秸秆,撒一层粪肥,底宽2m左右,长度不限,每层秸秆厚30cm,粪肥按比例撒匀,直堆至高达1.5m,整理好堆面及四周使成梯形,堆顶盖草,以防日晒雨淋避免养分散失。若预湿时秸杆偏干,可在堆料时,过堆过在秸杆上适量洒水,于次日堆基四周有少量的水浸出为宜。

堆料后5-6天(堆内的温度达到60℃以上)可进行翻堆,(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运用)改善堆内的空气条件,调节水分,促使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使培养料发酵均匀。翻堆时要将堆底层翻到上面,四周的料翻到中间,并充分抖松拌和,水分掌握先湿后干,堆形先宽后窄,以后每隔3-4天翻一次,一共翻3-4次。辅料应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若翻堆过程发现培养料太湿太粘;应多加石膏消除,偏酸加石灰水调节,最后一次翻堆时,喷一次400倍的敌敌畏,以杀灭料中残留的害虫或虫卵。堆制结束,培养料应是棕褐色,松软有弹性,不粘、不臭含水量在65-68%,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加以调节。如料过熟,可加入部分石灰水浸透的碎秸杆混合拌匀,作底部填料,以减少养分损失,发现料太湿,应在最后一次翻料时,先散堆摊凉,待蒸发掉多余的水后在上堆;如果培养料发黑变粘,可加入石膏粉或石灰粉,排除过多的水分,使料松散并消除臭气。

三、培养料的后发酵

由于菇棚内,应利用太阳能进行后发酵,其做法是:将堆制至半腐熟的培养料,在菇畦内按每平方米20-25kg堆料,料堆在畦中央,成条垄状,厚40-50cm,堆好后畦上面加竹弓,覆盖薄膜保温,当料温升到62-65℃时约一天左右,保持8-12小时,然后降到52-55℃,维持2-3天再过2-3天,料温自然下降到30-40℃,约时,然后降到52-55℃,维持2-3天再过2-3天,料温自然下降到30-40℃,约以6-7天后发酵结束,就可播种了(播种前对菇棚进行闭棚消毒,具体方法:把大棚封闭好,用细菌杀+硫磺+敌敌畏,进行熏蒸消毒)。

四、播种覆土

1、播种 后发酵结束,料温降到30℃以下时,就可铺料播种。播种时将料面由原来的条垄状整平,料厚20-25cm,撒播。先将料面耕松,把菌种均匀撒在培养料表面,再薄薄的盖一层料(厚3-4 c m)轻轻拍平料面,为保持菇棚内的温湿度,使菌丝尽快恢复定植,在播种后3-5天密闭薄膜发菌,并覆盖草帘遮光降温,5天后开始小通风。总之,料温要控制在30℃以下。一周后检查发菌情况,如菌种萌发不好,应及时进行补种,若发现霉菌,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扩大蔓延,一般播种后15-20天,菌丝便互相衔接并伸入料层三分之二时,就要及时覆土。

2、覆土 覆土的材料应选取土质湿不而粘,干而不散,疏松透气,保水力强,有一定的肥力,PH值在7.2-7.5,含水量在18-20%。一般塘泥、菜园土、种植豆科植物的壤土都可用于覆土材料,沙壤土最好,表层的沃土,病菌害虫多,不宜采用,通常取地表20 c m以下的土壤做土料。粗土花生米大,细土黄豆大,然后喷洒0.3%的敌敌畏和克菌剂混合液拌匀。覆盖塑料薄膜熏闷24小时,摊开排去药气,就可将粗土粒盖一层于料面上厚度约1.5-2cm。覆盖粗土后7-10天,菌丝爬上粗土表面,再盖细土,以使粗土不露出为宜,厚度约1.5cm,然后喷洒1%石灰水,保持土层湿润,促进菌丝上土,粗细土也可以同时覆土,两层土厚3-4cm。

五、出菇管理

一般覆细土后10-15天,当菌丝长到粗土面或细土中层,温度降到20℃以内,就要及时喷洒结菇水,每天喷洒一次,每平方米需水约1kg,连续2-3天,并加强通风换气,抑制菌丝徒长,在喷洒结菇水后,使覆土层含水量达19-20%,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然后停水2-3天,减少通风量,造成空气新鲜,湿润的环境,促进原基分化和子实体迅速形成。

六、出菇期管理

1)温度 出菇前期温度高,特别是塑料棚保温性能好,应注意降温,尽量把菇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2-30℃之间,超过32℃或暂回升到35℃以上,应加强遮荫通风,并向地面及空间喷水降温。夏季若气温低时,应密闭棚膜,并加厚保温物或增温,防止冷风侵入,引起风斑菇或死菇。

2)水分 出菇后,以调节空间湿度为主,保持畦面经常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90%,畦面可隔天喷洒水分一次,菇多时,或干旱时,可适当的增加用水量,使粗土含水量保持在15-20%,细土含水量在18-20%,夏季雨水多,注意排水,防止菇畦积水,影响蘑菇生长。

3)通风换气 出菇期间,要求菇棚内空气新鲜并注意经常通风换气。每天一般通风1-2次,每次1-2小时,气温高时,宜在清晨或傍晚;气温低时,通风在中午;遇到刮风下雨天,密闭薄膜不通风,以免冷风空气进入,造成菇蕾变褐或枯萎死亡。

4)整理畦面补土 每批菇采后,要及时将菇根和死菇检去,以免腐烂,引起杂菌害发生。同时,采收后留下的空穴,要用湿润的细土粒土补平,保持畦面平整,防止喷水后穴内积水,影响菌丝生长。

5)追肥 为满足蘑菇后期生长对养分的要求,后期可适量的追肥,如用菇脚加水10倍,煮后取滤液,或新鲜人、牛尿煮沸后,加水5-10倍,喷施菇畦,能延长产菇并促进菌丝和液喷施菇畦,有促进菌丝生长和复壮作用。

七、采收

蘑菇成熟后要适时分批采收,采收过早,菇小影响产量,过迟,菇留的过大,影响质量,而且会抑制周围小菇生长,一般鲜销商品菇要求菇伞直径4-5cm时,应及时采收。采收后,切去带泥菌柄基部,放入铺有软布的篮子里,以免碰伤变色,影响质量。一般采3-4潮菇后,培养基养分基本耗尽,可以重新投料发菌。

八、末期管理

9月份高温双孢菇基本结束,应清理大棚,去掉草帘,薄膜,进行爆晒7天左右,便可进行下一茬菇种植。

猜你喜欢

细土粪肥培养料
土壤容重数据的不确定性对有机碳密度估算的影响
农户粪肥施用的关键驱动和障碍因素
——以曲周为例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菇出菇为何怪
蛋肉鸡养殖粪肥利用以及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应用研究
基于种养结合的种植户粪肥支付意愿研究*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试论粪肥的合理利用及阻控流失措施
母亲的冬藏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