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2010-02-11马科张丽唐利龙
马科, 张丽, 唐利龙
构建校园文化精神是现代高校发展和管理的必由之路[1,2]。医科院校作为专门从事医学教育的机构,承担着培育医学人才、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和弘扬人类文明的功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并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专业意识和多维化、整体化的思考理念,更有利于形成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产生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文化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及特色
世界传统医学有4大分支,即中国传统医学、古埃及传统医学、古印度传统医学、古罗马传统医学。其中只有中医药学能够延绵几千年不衰,其他3个分支基本上只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而随着古代文明的消失而淹没。这是因为中医药学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3者相互交融的产物,除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外,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学的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使得中医药学不仅具有医学科学的属性,还具有鲜明的文化学属性。
在全国第8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广义的说,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的是指中医药行业独有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文习惯。美国学者鲁斯[3]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基本精神的主体内涵在中医文化中大都有所反映,甚至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思辨原则和重要的治疗法则。所以,中医药文化从本质上讲,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民族文化体系;从功能上讲,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光辉史,更是世界人民的医学财富。
2 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气氛、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有学者认为,它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其核心是校园精神[4]。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体现着学校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其本质在于对人们文化素养的培育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创造。
随着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相应要求医科院校应培养出既具有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具有必要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在医科院校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内涵中引入中医药文化,可以为师生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健全人格的锻造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培养出的医科人才既具有坚实的现代医学知识体系,又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内涵,从而更符合新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3 中医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医科院校人文教育
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中医药理论。或者说,中医中药的理论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医药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史,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医药学在历朝历代中都在进行当时的“现代化”,所以,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是以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地理、数学、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之中的学科体系。世界上公认的指南针、纸、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药学科完全可以与这四大发明媲美,甚至超越于它们,甚至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和宝藏。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要求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和人文底蕴,其思维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新时期融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不仅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和价值,而且也是在促进医学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
3.2 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医学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仅编写诸多医学书籍传承中医药知识,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医德医风。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药人文精神与行医理念是中医诊疗服务的基本准则,也是当今医疗服务者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苍生大医”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恻隐之心”是医师的灵魂,“至亲之想”是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待病人应当具有爱心、耐心、诚心、慈悲同情之心,感同身受;应一心一意地救治病人,没有其他私心杂念;对待所有的病人应该像是对待自己的“至亲”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应当不畏艰辛,不图名利,不避风险,要有尽善尽美和至真至爱的情怀,亦是当今行医者应具有的风范。
“医者,仁术也”,医学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生命学科,医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更要具备“仁爱”的人文思想,只有精诚仁爱才能成为大医,才符合21世纪“生物-心理-社会”的人性化的医学模式。现代医疗工作者应当是“仁”与“术”的结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学有关医学仁爱思想理论,对于在新时期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体系的综合医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长远的现实意义。
3.3 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医患关系一直是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体现医学完善与否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医患矛盾呈上升趋势且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因此对医学生在如何改善和缓解医患关系方面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药学从产生之日起,就非常注重对医生和患者关系的探讨研究。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本身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是符合人体生命实质的。中医学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合一的产物,所以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应该放到“自然-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中去定位,即人与自然、社会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处理好这3者之间的关系,人类文明才能在稳定和谐的人-社会-环境中稳步发展。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文化对于人、社会和自然的理念,有助于早期树立学生的健康观、疾病观、社会观、环境观等,而不是仅仅把人作为生物学客体去认识和对待健康与疾病及相应的诊治理念。
从中医药学的诊疗特点来说,它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六经传变”、“四诊合参”、“以人为本”等特点,强调在临床对于患者的诊治要有个体的区别。“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就要求医生以辨认“证候”个性化特征,以因人、因地、因时为主进行论治,可同病异治亦可异病同治,完善其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避免把患者单纯地作为生物学客体对待,应把患者考虑成是个体、社会、环境和思维的统一体而给予相应的诊治;“六经传变”规律要求医生在治疗疾病时把握疾病的传变特点,做到“未病先防”,从而降低病人的痛苦,降低疾病的风险;“四诊合参”(获取信息的方法、尤其是问诊中医生和患者如何交流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根本,在具体临床诊疗活动中要和患者进行全面、细致、耐心地沟通,使患者成为医生的朋友。因此,在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中医药文化的宣传,让学生早期接受到这些思想和原则,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医疗行为中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名医孙思邈[5]认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坚实的医学知识体系,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中医药哲学思想还与易、儒、道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具有时代的先进性[6]。
[1] 陈川.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142-144.
[2] 张荣云.加强高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30-33.
[3] 鲁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88.
[4] 陈雪斌,陈川.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J].高教论坛,2003,(1):126-128.
[5] 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6] 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