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跟痛症72例

2010-02-10于培俊詹海夫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9期
关键词:痛症滑囊骨刺

于培俊 詹海夫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大连116013)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骨内科疾病。笔者2007-2009年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跟痛症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45~77岁,平均61岁;单侧58例,双侧14例;跟下痛47例,跟后痛25例,病史4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作X线摄片等检查,排除骨髓炎、骨结核及肿瘤等疾病。

1.2 治疗方法采用本院自制的活血壮骨膏 (药物组成为乳香、没药、续断、牛膝、红花、苏木、木香、川芎、血竭、泽兰、紫荆皮等)行穴位贴敷。取穴:依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选择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阿是穴等。每次3~4穴,每周3次,敷药8h后取下。3周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2 结果

本组治愈41例,好转25例,无效6例,有效率96.67%。无效6例中3例X片显示为跟骨巨大骨刺,行手术切除后疼痛消失;1例为跟骨高压症,经减压手术疼痛消失;2例为跟后滑囊炎,行小针刀刺破滑囊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引起足跟部疼痛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或Reiter病的跟骨炎、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其中以后两者较常见。老年人的跟骨痛多因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所引起。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而足的纵弓是承力的主要结构。足的纵弓由跟、距、舟、第1楔骨和第1跖骨组成。维持足纵弓的“弦”,即跖腱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沿跖骨头面附着于5个足趾的骨膜。在正常步态中,体重下压之重拉力,均可集中于跟骨跖面结节。从解剖上看,跟下部皮肤增厚,在皮肤和跟骨之间有弹性脂肪组织存在,称为脂肪垫或跟垫。足底部这种由弹性组织包围脂肪形成的无数小房,在人体负重时起到一个重要的缓冲作用。另外,在跟腱止点的前、后部和前下部,各有微小的滑囊,以保持跟腱免受损伤[1]。上述各种解剖结构和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素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持久站立、行走及运动的刺激,均可使滑囊囊壁充血、肥厚、囊腔积液;跖腱膜附着点处产生充血性渗出、钙化性改变;脂肪垫充血、肥厚;跟腱附着点处或跟腱纤维撕裂、组织渗出;跟骨亦出现退引性改变。从而产生各种跟骨周围痛症表现。临床上一般分为3大类:①跟后痛,包括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类风湿性跟骨炎;②跟下痛,主要有跖腱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③跟骨病,如跟骨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跟骨病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内。

《诸病源候论》称足跟痛为“脚根颓”,《丹溪心法》及后世医家均称为“足跟痛”。人到中年之后,肾气始衰,肾藏精主骨生髓,因此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足居下,肾虚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乘虚入侵,凝滞于下,湿郁成热,湿热相搏,致经脉郁滞,瘀血内阻,其痛乃作。或足部有所损伤,亦可致瘀血内阻。故本病以肾虚为本,瘀滞为标,外邪多为寒湿凝聚。足跟部为肾经之所主,足少阴肾经起于足下趾,斜行足心,至内踝后,下入足跟。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治足痿痹痛,太溪、然谷均属足少阴肾经,可治足跗疼痛,、昆仑、仆参均属足太阳膀胱经,皆治足跟疼痛,且诸穴均可补益肾气,因而取以上诸穴。阿是穴则因人而异,却治疗时,于止痛效果甚佳。

对本法治疗效果不佳者,则应及时寻找病因,改变治疗方法,跟后滑囊炎,刺破滑囊症状消失;经测量为跟骨高压者,此为骨内高压,行钻孔减压后症状消失;巨大骨刺者切除骨刺,症状消失。但有人认为骨刺可能再生长,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2],笔者则认为在患者疼痛甚重时,即使有复发可能,仍以解除病痛为主,而不以可能复发为由姑息之。

[1]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4.

[2]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645-1646.

猜你喜欢

痛症滑囊骨刺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贴膏药并不能治骨刺
浑身骨刺的肯龙
吴中朝 他用一根银针直击“痛症”
国医大师熊继柏运用金铃子散复方治疗痛症验案5则
肯龙的凶悍骨刺
髋部滑囊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滑囊炎一般无需抽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