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2010-02-10周秀芳

中外医疗 2010年24期
关键词:平组氯氮利培

周秀芳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003)

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周秀芳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003)

目的 比较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与氯氮平有同等确切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减少而且轻。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依从性好,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氯氮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为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2组,氯氮平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24.7±4.5)岁;平均病程(1.3±0.7)年。利培酮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25.7±5.9)岁;平均病程(1.2±0.6)年。2组间平均病程及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以利培酮(维思通)为试验组,剂量范围为1.8~6mg/d,疗程范围在4~12周;以氯氮平为对照组,剂量范围为100~423mg/d,疗程范围在4~12周;研究中需含有利培酮(维思通)和氯氮平治疗的研究组,且未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失眠可加用舒乐安定2~6mg/d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利培酮组痊愈11例,显著进步4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0%;氯氮平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15例,好转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第1周末起,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有明显降低(P<0.05),2组间BPRS同期评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组不良反应比较:利培酮组失眠5例,静坐不能3例,心动过速2例,以上症状均为轻度,可以耐受,大多数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氯氮平组有心动过速、体重增加各4例,视物模糊5例,流涎16例,体位性低血压4例,症状多较明显,需用心得安、阿托品等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损害主要发生于早期阶段,许多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早期使用合适的抗精神病药,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症状,延缓精神分裂症的发作,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利培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属多巴胺/五羟色胺受体平衡剂,虽与氯氮平作用机理不同,但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利培酮和氯氮平属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5-HT2受体和DA2受体具有平衡拮抗作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临床上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相对于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小的副作用,尤其是锥体外系症状,使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好。该药现已成为一线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利培酮是一个很好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关研究发现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的研究质量比较低,样本含量少,国内更没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数据。为了增大样本含量,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对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二者之前的疗效差异。分析发现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及PANSS量表各项得分无明显差异,更进一步证实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与目前大家一致认可的氯氮平没有较大的差异。

一直以来,多项研究均认为利培酮对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且起效早,副作用少而轻,特别是可明显减少锥体外系反应。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行为毒性中嗜睡、记忆下降、困倦等不良反应利培酮组低于氯氮平组,而利培酮组失眠的发生率高于氯氮平组;植物神经系统毒性中便秘、流涎、视力模糊及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利培酮组低于氯氮平组,其他无差异;神经系统毒性分析发现震颤和肌紧张的发生率利培酮组高于氯氮平组,脑电异常的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如心动过速、心电异常、头晕及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另有血象异常和体重增加等其他不良反应利培酮组低于氯氮平组。从合并分析结果来看,总体上利培酮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氯氮平,这与大部分报道一致。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发生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引发新的糖尿病,或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导致原本控制良好的血糖在氯氮平治疗后失控,降糖药及胰岛素用量增加,严重时引起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其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比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及利培酮高。本研究表明,利培酮组失眠、震颤和肌紧张的发生率高于氯氮平组,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均轻于氯氮平组,总体上看利培酮副反应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均较氯氮平低或轻。不少研究还发现,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比氯氮平明显。

[1]倪锦屏.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观察[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3).

[2]朱东升.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

R289.5

A

1674-0742(2010)08(c)-0117-01

2010-05-05

猜你喜欢

平组氯氮利培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