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对比

2010-06-19李星阳

中外医疗 2010年24期
关键词:碘酮快速性室早

李星阳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西崇左 532200)

快速型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型室性心律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最常见者,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需要紧急处理,选择正确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急诊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利多卡因针、胺碘酮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至2009年在我院住院、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出现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者9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将其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胺碘酮治疗组(A组)及利多卡因治疗组(B组),其中胺碘酮治疗组共53例,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4~85岁,平均(47±25.4)岁。利多卡因治疗组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15~79岁,平均(46±27.2)岁。在复苏过程中,出现频发室早:胺碘酮组26例(49.1%),利多卡因组46例(46.7%);出现短阵室速:胺碘酮组17例(30.2%),利多卡因组13例(28.9%);再发室颤:胺碘酮组10例(20.7%),利多卡因组11例(24.4%)。2组在年龄、心律失常类型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初始剂量胺碘酮300mg,用0.9%生理盐水释至20mL于10min内静注入,如无效可于10~15min后重复追加150mg,继而以1~1.5mg/min维持,第1个24h内总量不超过2000mg,以后每24小时不超过720mg,3d后停用或改口服。B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1.5mg/kg,无效者5~10min后复相同剂量,静脉注射总量不超过300mg。2组在应用复苏药物的同时,均持续胸外心脏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出现室颤予以电除颤。

表1 2组疗效结果[例(%)]

1.3 观察方法

持续心电监测,生命征监测,记录心电图,测量P-R期间,Q-TC期间及QRS时间。

1.4 疗效判断标准

(1)显效:室早或短阵室速消失,室颤复律;(2)有效:室早减少50%,短阵室速或室颤24h内未复发;(3)无效:重复用药室早无明显减少或短阵室速,室颤反复发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为44.4%,2组疗效见表1。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特别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最常见,必须紧急处理,临床上用于治疗的药物以胺碘酮、利多卡因研究较多。利多卡因为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为轻度阻断钠通道阻滞剂,属膜稳定剂,抑制浦肯野纤维细胞膜钠离子内流,促进钾离子外流,减慢心室传导,消除通道激动,抑制心室应激性,提高室颤阈值,可用于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等,CASTⅠ试验和CASTⅡ试验均证实应用后死亡率显著增加,有神经系统症状,风险大于收益,因此预防性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已被临床医生放弃。胺碘酮为Ⅲ类药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抗心律失常药,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1]:(1)轻度阻断钠通道(Ⅰ类作用);(2)阻断钾通道(Ⅱ类作用);(3)阻断L型钙通道(Ⅲ类作用)。最早用于临床是因为它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而用于治疗冠心病,后来发现它能够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还具有钙拮剂,膜稳定及交感神经阻滞作用,并有广泛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抗房颤、室颤、房速和室速等。在无脉性室速或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经常规心肺复、应用肾上腺素和电复律无效的患者,在坚持进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应首选静脉注射胺碘酮,然后再次电复律[1]。有人[2]建议要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就有必要增加胺碘酮的使用率。胺碘酮对总死亡率没有或很少有影响,其对总死率呈中性作用,有人[3]报道对比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24h,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病死率相接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更验证了这一点。故可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而且促心律失常少,文献认为[4]胺碘酮的急性作用(静脉推注)主要起Ⅰ类效应,不影响心室内传导;它的慢性作用(口服)主要显示Ⅲ类作用,使Q-T间期延长,但在通常情况下不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刘积伦[5]等人在用胺碘酮治疗9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后观察,没有一例出现由Q-T间期延长而导致的TDP。胺碘酮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有人[6]研究用胺碘酮治疗57例猝死患者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表明:(1)疗效确切;(2)副作用小;(3)疗效稳定可靠。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注射速度,监测血压,血压降低时,可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长期应用的主要不良为甲状腺功能改变,故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多卡因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低于胺碘酮,2组有统计学差异,在降低死亡率方面,2组无统计学差异。胺碘酮是一广谱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上应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它的分布容积大,要达到有效治疗必须给予负荷量,降低剂量,副作用也在减小,因此在治疗中既不能忽略副作用,又不能过分强调副作用,在该用胺碘酮时应不失时机地应用。本研究结果证明胺碘酮对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769~777.

[2]谭光林,段文涛,肖莉,等.胺碘酮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22(3):456~457.

[3]吴宇红,郭念昆,刘永丽.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期治疗的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6):711~713.

[4]苏丹霞,胡梅荣.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4~85.

[5]刘积伦,高爱红,田燕妮,等.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J].心脏杂志,2007,19(4):F004.

[6]陈山,陈亚想,方锦玲,等.猝死患者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胺碘酮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9,24(9):2311~2312.

猜你喜欢

碘酮快速性室早
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心率相关性与临床特征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行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