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喹乙醇的应用注意事项
2010-02-10山东省新泰市畜牧局徐传涛
○ 山东省新泰市畜牧局 徐传涛 韩 夏
喹乙醇又称喹酰胺醇、倍育诺,商品名有快育灵、灭霍灵、灭败灵等,是1965年德国拜耳(Bayer)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我国于1981年由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研制成功。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甲醇、乙醇和氯仿中,在常温下相当稳定,40℃可保存3年以上,70℃条件下也可保存半个月不被氧化,90℃条件下经30 min无变化,在混合物或片剂中稳定性也很好,但对光敏感,光照易分解。
一、作用与用途
喹乙醇具有抗菌和促生长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禽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4、3.16、16及16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痢疾密螺旋体等也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优于金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对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不影响动物体内必需的大肠杆菌和有益的肠内革兰氏阳性菌;对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有极好的疗效,为预防和治疗猪痢疾的高效药物,与抗菌中草药共同使用能提高抗菌效果;喹乙醇与氯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无交叉耐药性。
二、安全性评价
国内文献对喹乙醇的安全性评价不同。一般认为喹乙醇毒性极低,药物排泄迅速,按规定剂量使用人、畜都安全,但仔猪和鸡超量使用也易中毒。也有人认为喹乙醇和卡巴氧都有4-二氧化物等的结构,卡巴氧已证明有致基因突变作用,对喹乙醇的致突变性研究还需要深入的探讨。
1.中毒机理。据报道,喹乙醇的毒性作用主要是损伤肾上腺皮质。中毒动物因肾上腺皮质受损,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分泌减少,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表现出低血钠和高血钾症;同时,中毒动物的肝、肾、心等内脏器官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动物死亡。
2.一般毒性。鸡、鸭、鱼对喹乙醇较敏感。鸡内服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288.4~304.5 mg/kg,而按75 mg/kg体重给药会引起成年鸡中毒。
按500 mg/kg饲料浓度连续饲喂AA鸡7 d,经检测:高剂量喹乙醇在鸡体内吸收迅速且排泄缓慢,对试验鸡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影响,使血浆中醛固酮含量减少,导致低血钠和高血钾,肝微粒体酶系统被抑制,细胞色素P-450含量减少,肾排泄功能受损。
3.蓄积性毒性及药物残留。关于喹乙醇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毒性:用小白鼠试验,分别按喹乙醇的1/2,1/5,1/10和 1/20的 LD50剂量,分组连续灌胃20 d;停药后连续7 d观察动物死亡情况。结果1/20 LD50组就有小鼠死亡,其他各组之间小鼠死亡数与剂量呈正相关,表明喹乙醇对动物有中等至明显的毒性。
4.特殊毒性。对于喹乙醇的使用各国都有不同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
1.对规定使用量的掌握。我国农业部早在2001年的168号公告中就对喹乙醇的应用范围和剂量作了严格规定:喹乙醇只能用于体重低于35 kg的猪,禁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
2.正确计算药量。对喹乙醇使用过程中药量的计算认识模糊。因为有的资料介绍按体重计算用药量,有的资料介绍按饲料重量计算用药量,使一些饲养人员将两种不同计算方法中的用药量相混淆,将按饲料重量使用的药量误认为是按体重计算的用量,结果因过量使用喹乙醇致使猪中毒。
3.防止重复用药。由于一些预混料或其他药物中已含有喹乙醇,所以在给猪使用喹乙醇前,首先搞清楚同时使用的饲料或药物中是否含有喹乙醇,防止重复、过量使用喹乙醇而发生中毒。
4.饲养人员要认真负责。在用喹乙醇拌料时,要将药物与饲料完全混合均匀,防止因喹乙醇混合不匀导致一部分猪采食过量而发生中毒。
5.防止禁忌配伍。由于喹乙醇只能与磷酸泰乐菌素、持久霉素等少数几种抗菌素配伍,其他均不能配伍,因此不能盲目与其他抗菌素配伍配合,以免增大其毒性。
6.采用正确的给药方法。由于喹乙醇微溶于冷水,因此不能采用饮水方式给药,而应通过拌料方式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