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后溪治疗腰扭伤1例

2010-02-10徐静艳徐学良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劳累药膏督脉

徐静艳 徐学良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无锡 214041)

患者郭某,男性,56岁,于2009年3月7日就诊。10余年前有过腰部外伤史,此后每遇天气冷暖交替或劳累会诱发腰部疼痛,自行外用药膏、佩戴腰围并卧床休息数天后即可缓解。本次正值家中装修,持续劳累,适逢天气转冷,腰痛症状逐渐加重,外用药膏、佩戴腰围、卧床休息均未能缓解症状,至病发第3天已不可自行起床,疼痛较甚以至小便不能自控。查体:腰4、5脊突有压痛点。

治疗:嘱患者家属从患者背后扶持患者呈坐位,并托住患者,减少患者腰部的承受力。用1.5寸毫针直刺患者双侧后溪穴,平补平泻,大幅度捻转,使患者保持较明显的胀痛感。行针1min后,患者诉感觉腰部有气流经过,疼痛减轻,不用家属扶持,可自行坐稳。留针15min,其间嘱患者自行活动腰部。至患者感觉疼痛不明显时,再次强刺激后溪穴,边刺激边嘱患者缓缓站起,待患者站立起来后,嘱其在房间来回行走,并不断活动腰部。30min后患者腰部仍有轻微疼痛,但已行走自如,可弯腰与下蹲,遂起针,治疗结束。嘱其在家休息3d,佩戴腰围,注意腰部保暖。3d后随访疼痛不显,已正常上班。

体会:患者早年腰部受伤,留有宿疾,适逢劳累与天气变化,遂致脉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引发疼痛,疼痛部位位于原来受伤之处即腰部正中,此处正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俞穴,手太阳与足太阳为同名经,两脉脉气相通,同气相求。后溪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故针刺后溪穴能疏通督脉与太阳经经气,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气血畅行,万病不生,气血障碍,百病由生[1]。在患者坐起及站起的时刻加大刺激量,是为了在气血运行最不畅的时刻,充分发挥针刺疏通不通之气血的作用。配合患者腰部活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经脉畅通。

[1]蔡圣朝.试论针法与灸法的共同基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5):304.

猜你喜欢

劳累药膏督脉
跳出摩天轮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珍贵的礼物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运动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