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光教授治疗下焦湿热型尿路感染的经验总结
2010-02-10李昭定
李昭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2007级韩国留学生(300193)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其属于祖国医学的“淋证”的范畴。关于淋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也早有论述,由朱丹溪、张景岳等诸多医家的论述可知湿热蕴结下焦是尿路感染的根本病因,其病位在肾和膀胱。
导师王耀光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逾20年,始终坚守于中医临床、教学第一线,以肾脏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吾有幸侍诊,受益匪浅。导师在长期的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过程中总结出,本病在发作期为湿热之邪侵袭膀胱,而正气奋力抗邪,邪正相争剧烈,故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系列膀胱刺激症状;还可出现小便灼热混浊,腰痛,偶有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等湿热蕴结下焦之症状。本病多以实证为主要表现,虚证多不明显。因此在治疗上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和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的主张,认为本病应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治疗大法,切忌应用滋腻补法而闭门留寇。导师的自拟方-通淋汤(萹蓄20g、瞿麦20g、石苇25g、萆薢25g、苦参20g、白藓皮25g、通草10g、硼砂2g、马齿苋20g、白茅根15g、白头翁25g、白花蛇舌草15g)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通淋汤做一简单介绍:
1 利湿通淋不伤阴——瞿麦
张璐称“瞿麦利小便,为君主之用”。瞿麦性苦而能燥湿,寒而能清热,通利膀胱气血,通淋利湿导热的作用较强,可用于淋证见热重于湿者,或有湿热化燥伤阴之势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瞿麦具有利尿、抗菌等作用。瞿麦与萹蓄的功效较为近似,都可利湿通淋而不伤阴,常相须为用。
2 苦降下行之良品——萹蓄
《本草汇言》中关于瞿麦的论述简单明确:“萹蓄,利湿热,通小便之药也”。现代药理学亦表明,萹蓄中的萹蓄甙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而其抗菌作用也为萹蓄治疗淋证提供了证据。
3 性淡味薄善利湿——萆薢
萆薢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正义》中记载:萆薢,性能流通脉络而利筋骨,入药用根,则沉坠下降,故主治下焦。虽微苦能泄,而质轻气清,色味皆淡,则清热利湿,多入气分,少入血分,为利湿而兼泻热之良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萆薢对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4 清热利水并重——白茅根
一言以蔽之:白茅根味甘不腻,性寒不伤胃,利水不伤阴。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白茅根可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水煎剂和水浸剂有利尿作用,给药5~10d时作用明显;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福氏、宋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亦有一定抗HBV病毒的能力。
5 碱化尿液有奇功——硼砂
作为一种外用药可清热解毒,为喉科和眼科常用药。然其内服可防治尿路感染。硼砂为一弱碱,与硼酸一样有弱的抑菌作用。现代药理表明,因硼砂为碱性,可使黏膜去垢,口服用于尿道杀菌,特别尿为酸性时,可使之成碱性,进而达到防治尿路感染的目的。
6 解毒利湿两不误——马齿苋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清肠止痢、凉血止血的作用。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马齿苋有广谱抗菌作用,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7 清热燥湿并利尿
苦参、白藓皮、白花蛇舌草、通草、白头翁、石苇等药均具有清热兼利湿的作用。
全方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治疗大法,选取具有清热利湿双效的药物,在应用利尿药的同时又注意不伤正气,多选用利水不伤正,攻伐中又有补益作用的药物。该方应用于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