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CT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40例

2010-02-10朱建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1期
关键词:管壁主动脉食管癌

朱建芳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癌,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吞钡以及食管拉网式检查来诊断,近年来,因为CT独特的优势和普及,CT诊断食管癌已成为检查食管癌方法之一[1]。对洞口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40例病理证实的食管癌进行CT分析,总结出食管癌CT表现的特点,进一步与纤维胃镜进行对比分析,对食管癌作出正确诊断,值得推广。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集洞口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40例食管癌病例,所以病例都是经过纤维胃镜活检病理的证实,腺癌2例,鳞癌38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5.4±3.2)岁。其中16例术后4个月~2年CT复查,出现肿瘤复发6例。

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前准备

同腹部CT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管壁显影,所以要口服对比剂。一般将对比剂分为3类:①等密度对比剂:这个实际上等同于饮用水,胃的检查可用,比高密度对比剂管壁的显示好,产生对比差异却比较小,然而小肠检查则效果不是太好。②低密度对比剂:脂类和气体为其主要成分,它的优点是管壁显示效果满意,可是服用脂质对比剂则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多。同时气体对比剂易产生伪影。③高密度对比剂:以1%~2%泛影葡胺对比剂应用最广泛,所以普通CT扫描多用此对比剂。此对比剂可以产生良好的对比效果,但是管壁显示效果却不佳。消化道有蠕动,对比剂不易停留在感兴趣区域内,且蠕动会产生伪影,故胃和小肠CT扫描时常需注射低张药物。一般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0.1mg或肌内注射20mg 654-2。胰高血糖素用量少,作用强,不良反应少。654-2效果也很好,但有心律不齐、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伴尿潴留者禁用。

1.2.2 检查方法

常规先平扫,后行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欢悦螺旋全身CT扫描机,扫描取仰卧位,自胸锁关节上方扫描至肝门水平,8mm层厚,1.5mm螺距,间隔10mm,连续扫描;将病变段上、下30~50mm设为兴趣区域,5mm行层厚,5mm层间距,增强扫描:以3mm/s的速度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扫描的范围从颈6段扫描到贲门部。40例患者均必须空腹,在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5%泛影普安500mL,扫描前10min肌内注射解痉灵20mg,并喝产气粉,以使食管扩张充气,扫描开始前再口服500mL同浓度溶液,使胃扩张程度保持一致。摄片以纵隔窗为主,气管、支气管部位加照支气管窗,肿瘤突入肺的部位加照肺窗。

2 结 果

2.1 肿瘤的部位以及长度的判断

对肿瘤部位CT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食管上段癌患者8例,24例食管中患者,8例食管下段癌患者;肿瘤部位CT对肿瘤长度的判定基本也是准确的,肿瘤长度在7~5cm。

2.2 食管癌的CT表现

食管管壁环形、偏侧性增厚,食管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肿瘤与气管、支气管间脂肪层消失,食管腔内肿块以及部分食管出现扩张,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对CT图像的观察结果显示表明:40例患者中鳞癌患者38例,腺癌2例;CT表现:食管管壁环形增厚26例,食管腔内肿块10例;管壁偏侧性增厚4例;食管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肿瘤与主动脉间脂肪层存在26例,肿瘤与气管、支气管间脂肪层消失10例,脂肪层消失14例中肿瘤与主动脉接触的面积<1/9有6例,手术证实均无受侵,<2/9的有4例,手术证实均受侵,1/9~2/9的有4例,手术证实受侵2例;肿瘤与心包间脂肪层消失的有4例,其中有2例手术证实受侵。

3 讨 论

食管癌CT表现[2-4]:①显示出了管壁厚度变化,由于食管扩张程度不同,因此食管壁厚薄程度也不同,壁增厚通常<3mm,超过5mm的都是。本组资料示管壁厚度为7~15mm,平均为厚度11mm。②显示出食管扩张,梗阻以上食管部分有明显扩张现象,同时还会有积液,构成了气液平面。③显示出食管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的,说明存在病变。本组案例中有6例显示气管受压和肿块的分界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根据肿块包绕主动脉的多少可以判断肿块有没有侵犯到主动脉,肿块和主动脉的脂肪间隙消失,包绕主动脉的面积越多,说明主动脉有可能受到了侵犯的机率就会越大;反之,包绕主动脉的面积越少,侵犯的机率就会越少。④显示出食管癌的扩散以及转移,手术前判断有没有转移对于能够制定一套完备的治疗方案价值是巨大的。有些学者认为如果锁骨下淋巴结>0.6cm、胸腔淋巴结>1.0cm、腹腔淋巴结>0.8cm就可以证明是病理性肿大。但是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转移的淋巴结也不一定就是肿大的,而增大的淋巴结也不一定就是转移性的;血行转移较晚,食管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为:肝脏为35%,肺脏为20%,骨骼为9%,肾上腺、脑各为2%,软组织、胸膜、心包、胃、胰腺以及脾各为1%。CT的密度分辨率比较高,通过对CT扫描,手术前我们就可以发现食管周围是否有肿大淋巴结。本组患者中有2例手术前发现有肺门受浸润而未能进行切除,另有2例手术中发现两肺已有转移,术后仅仅5d患者便去世了,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肝脏转移。

[1] 卢光明,陈君坤.CT诊断与鉴别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50-451.

[2] 李辉.食管癌术前分期的现状和进展[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1):1-2.

[3] 冯志刚,郭建文,班新能,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新技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 :72-73.

[4] 徐进华,祁海燕.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的影像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 :331-332.

猜你喜欢

管壁主动脉食管癌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