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6号种植技术探讨
2010-02-10杜新海
杜新海
(榆中县种子管理站,甘肃 榆中 7301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小杂粮已不再是过去单纯解决人们温饱问题而种植的作物。特别是谷子,由于营养成分独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由于市场前景广泛,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干旱地区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途径。为配合旱作农业推广总体推进的要求,科学、公正的鉴定谷子新品种在干旱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综合抗性,筛选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谷子新品种,摸索探讨适宜的种植技术,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站今年从河北宣化巡天种业引进张杂谷6号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示范面积100亩,丰富了谷子品种资源,积极引导和促进广大农民种植杂交谷子新品种。
1 品种的特征特性
张杂谷6号生育期平均107天,单株有效分蘖0~2个,平均株高123.6 cm。主穗长25.2 cm,穗长纺锤形,松紧度中,单株秆重17.7g,单株粒重20.4 g,千粒重3.0 g,单株草重18.8 g。白谷黄米,出谷率79.6%,平均亩产306.8 kg。抗旱、抗倒、抗病。
2 种植方式及田间管理和要求
2.1 种植方式:田间种植采用全膜双垄沟种植和侧膜种植。
2.2 田间管理: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播种期、播种方式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安排。示范地避免人为影响和鸟、鼠、牲畜等危害。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种:于5月初播种,亩播种量一般为500~650 g,每亩留苗1.5万株左右。
3.2 间苗和定苗:拔除弱苗黄苗,留壮苗绿苗。
3.3 施肥:施农家肥3 000~4 000 kg做基肥,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30 kg。
3.4 收获:谷子收割早了,会因籽粒不饱满而减产,“谷子伤镰一把糠”;收割迟了,会因风磨而落粒减产。
4 生育期间气候状况
2009年春夏季节气候干旱少雨,4月初至6月下旬未有一次有效降水,5月初播种后旱情比较严重,造成出苗推迟,幼苗生长、拔节缓慢。7月初才有降水,8月下旬至9月降雨较多,因此抽穗开花灌浆期雨水适中,有利于灌浆。成熟期秋高气爽,有利于成熟。
5 种植效益
杂交谷产出的谷米营养好,而谷草又因蛋白质含量高,可以作为牲畜的精饲料。另外,种植谷子可使旱作区农作物种植多样性,有利于倒茬轮作,可以避免因重茬种植导致病虫害易发的问题,既能保证增收,又能保护耕地。对于春夏雨水少、秋季雨水多而集中的山旱地,由于谷子生长期较短,适合在干旱地区做秋粮大面积种植,结合膜侧种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以扩大种植范围,确保干旱之年有一个好的收成。虽然今年春夏干旱严重,播种密度较小,但旱地示范种植的杂交谷子平均亩产仍然达到300 kg以上,说明在干旱地区覆膜种植杂交谷子前景广阔。
6 存在的问题
6.1 双垄沟种植缺乏必要的专用种植器械。人工点播费工费时,因此需研发相配套的专用器械。
6.2 种子价格偏高。杂交谷子种子不能留种,种子76元/kg价格偏高,农民一时难以接受,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
6.3 鸟害严重。谷子种植面积小的地方,麻雀等鸟类为害严重,需要专人看管,增加成本。
7 探讨
(1)根据供种方提供种植资料,亩播种500~650 g,田间密度偏低(发芽率在66%左右),经示范,按照我县实际情况,亩播量应在750~1 000 g,亩保苗2.0万~2.5万株较适宜。
(2)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效果高于膜侧种植,所以有条件地方最好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3)要想发展杂交谷子,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扶持小杂粮收贮、加工企业,以带动小杂粮产业长足发展。
(4)杂交谷子种植要摸索适宜的种植密度,进一步发挥增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