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存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2010-02-09陈仕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7期
关键词:血氧高压氧糖尿病足

陈仕峰 陈 民 刘 线

1)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2)河南平煤总医院 平顶山 467000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自2003-03~2009-03在我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的60例DF患者。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6±8.2)岁,病程5~14年,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1例,伴有高血压者38例。入选标准: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糖尿病,同时有缺血、神经病变及足部感染证据,方可诊断DF。缺血标准以彩超(美国百胜公司AU-3型)据动脉内径血流量血流峰值减少作为标准,神经病变以肌电图(上海海军海神号ADI300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指标。足部感染有局部溃疡等表现为依据。

1.2方法对60例D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胰岛素控制血糖正常,有效抗生素抗感染,肝素钠静点改善局部供血和外科清创,同时溃疡局部应用654-2针10 mg加庆大霉素加8万U和胰岛素8 U复合液换药,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天存250 mL/d静滴,连用14 d,同时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压力0.2 M Pa,1次/d,连续 14 d,据病情做 2~3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周。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加压10 min,患者戴面罩吸氧至0.2 M Pa,稳压吸纯氧40 min 2次,(中间休息10 min吸舱内空气)然后匀速减压10 min出舱。每次治疗时间120 min。

2组治疗前后均做彩超、肌电图检查测定动脉加速度/减慢速度值、血流量、血流峰值、神经传导速度。

1.3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溃疡治愈率:治疗组63.3%(19例),对照组36.3%(1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0%(27例),对照组66.7%(20例)。截肢:治疗组 1例(3.33%),对照组6例(20%)。愈合时间:治疗组(34.5±14.2)d,对照组(68.7±19.5)d。

2.2血液动力学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反应治疗组有5例患者头晕、恶心、腹胀,2例有面色潮红、心慌。对照组有3例头晕,均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足机制并未完全明了,有作者提出远端糖尿病性动脉炎是溃疡一个原因,Edmond等研究了3组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糖尿病足溃疡或坏疽患者的发病年龄较非糖尿病缺血患者小,但内膜病变、中层钙化、血栓形成和坏死性血管炎等表现严重。另外有许多机制来解释经久不愈糖尿病足溃疡,其中之一是高血糖引起一种慢性缺氧状态,这种状态与大血管、微血管病变造成的慢性缺氧一起损害缺氧的适时愈合。低氧引发因素(hypoxia factor 1,HIF-1)是目前知道的哺乳类唯一能对生理学相关的缺氧状态起反应的转录因子。该因子能对缺氧发生适当反应。如增加能量的流入、葡萄糖转运、糖分解酶活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NO合成、酪氨酸水解酶活性等。Cattrina等报告将皮肤细胞和从糖尿病足以及非糖尿病溃疡活检标本放在不同浓度和不同血氧条件下培养,证实高糖水平阻止了细胞对缺氧的感知与反应,此机制可能是糖尿病足溃疡持久不愈的一种重要解释。因此作者推测在血糖控制情况下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动力,增加血氧弥散,提高组织血氧浓度 ,将有利于溃疡局部慢性缺氧状态改善,加强细胞对缺氧感知和反应,有利于溃疡恢复、愈合,HBO可显著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抑制胰升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同时使细胞有氧代谢旺盛,大量消耗体内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HBO能迅速增加机体各组织的氧供,使血流内物理溶解氧增多,动脉血氧分压增多,毛细血管氧弥散半径增大,组织内缺氧状态显著明显改善达到富氧状态,使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明显好转,大大降低血液黏滞度,有效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神经水肿消退,阻止神经轴突变性,HBO在消耗大量血糖同时产生大量ATP,而ATP的有效供给,保证胞浆正常运转,促进轴突和纤维再生,使神经得以恢复,从而使血流加快,组织血氧升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Boykin用临床常规治疗附加高压氧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显示伤口组织内氧浓度和内源性NO增加,加速溃疡内肉芽组织形成,促进伤口收缩而愈合。而天存(己酮可可碱注射液,PTX)是甲基黄嘌呤衍生物,是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TX可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改善白细胞血流变特征,抑制嗜中性细胞黏附和激活,扩张微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组织氧分压,具有抗炎、抗自由基作用,其药理作用为:(1)免疫抑制作用;(2)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3)改善组织细胞功能;(4)改善血液动力学,抗凝、促纤溶、扩血管作用[1]。高压氧可提高新生组织血管化生,增加胶原合成,提高中性粒细胞杀菌作用,还可以促进血小板源性因子的合成,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2]。因此,天存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下肢动脉血供氧供,促进糖尿病足愈合。

[1]张词侠,张桂林,李志勇.己酮可可碱的药理特性和治疗用途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1:74

[2]刘超,狄福松,主编.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35.

猜你喜欢

血氧高压氧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