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伴骨折20例护理体会
2010-02-09沈云梅浙江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323000
沈云梅 (浙江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323000)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病患病率亦有所上升,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发生意外常常难以防范,而骨折是较为常见的意外事件。精神障碍患者没有自制能力,不能正确表达或因自知力缺损而不配合治疗,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常致骨折端移位,骨折延迟愈合。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20例精神障碍伴骨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3~68岁;交通伤5例,坠落伤12例,刀伤3例;意外伤15例,自残5例;有配偶或家属9例,无名氏7例,孤寡老人4例;由120或交警送入院13例,由家属送入院7例。骨盆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6例,多发肋骨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7例,手指缺损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股骨髁上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3例。其中,多发骨折合并休克12例,多发骨折合并胸腹脏器损伤2例,开放骨折8例。精神疾病:酒精戒断综合征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例,单次躁狂发作3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2例,致幻剂所致精神障碍2例,精神分裂症6例。
1.2 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均在急诊室进行必要检查及处理后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在精神科医生协助下用药;未知诊断的患者在排除休克、脑外伤等原因导致外,给适量的镇静药后请精神科医生会诊,明确诊断后给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骨折治疗采用加压钢板固定、髓内针、克氏针、钢丝内固定14例,其中加用外固定5例;单纯采用石膏、夹板等外固定或牵引治疗5例;手指缺损的1例行清创术。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分析患者精神症状发生的原因 本组患者,入院时只有7例家属告知患者的精神病史,其余均不能有效地提供病史。入院时出现躁动不安14例,治疗过程中全部出现精神症状。因早期不能准确判断精神症状发生的原因,且多发骨折患者创伤重,同时往往存在合并伤,病情复杂,表现不一。因此必须仔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向护送患者入院的人员询问患者受伤情况,严密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大小便情况和骨折肢体的血运、感觉等全身状况,注意有无休克、脑外伤等复合伤。
2.2 安全护理 本组患者精神症状轻重不一,轻者表现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障碍,答非所问,语言不连贯,记忆障碍,睡眠节律紊乱等;重者表现为神志不清,思维混乱,失去自制力,言语错乱,大声叫喊,烦躁不安,甚至躁狂伴有不同程度的幻觉、幻听以及自残,不能配合治疗等。因此,安全护理是护理的重要方面。对自残的5例及严重躁狂的患者实施24小时不间断专人陪护,尽量安置在单间,室内去除一切危险物品,设床栏保护,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一方面可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干扰,防止坠床、骨折移位和人工髋关节脱位。兴奋状态下必要时按医嘱予氟哌啶醇和氢溴东莨菪碱肌内注射,约束带使用时需经常观察肢端血液循环。
2.3 营养支持 本组患者入院前饮食不规则,入院时有15例存在不明原因的低钾,加上骨折导致的失血失液,而组织修复需要较高的热量,因此入院后必须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必要时给静脉营养。
2.4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抗胆碱反应、锥体外系反应、食欲亢进、白细胞下降等。本组所有患者均出现锥体外系反应,9例患者出现食欲亢进,护理上指导患者多饮水、多吃香蕉、晨起空腹喝盐开水、睡前喝蜂蜜水,指导并协助腹部按摩,9例患者给缓泻剂或灌肠后能正常排便。食欲亢进者应适当限制食物的供给。同时,嘱患者体位改变时动作需缓慢。
2.5 骨折治疗护理 除按一般骨科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患肢的固定和功能锻炼。由于患者没有自制能力,致使骨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非常困难,再加上疼痛的刺激,有2例患者躁动时出现外固定松动,多数病例对功能锻炼配合较差。因此,需加强患肢的固定和镇痛治疗,必要时给予约束以保持功能位;护士应多协助患者被动运动,主要包括被固定的局部肌肉及上、下端关节的锻炼,也包括未被固定的肢体近端及远端的肌肉、关节的锻炼,同时给予多翻身、吹气球等预防并发症。情绪稳定后根据受伤部位不同指导患者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在锻炼过程中,需要每天检查其方法的正确性,并给予鼓励。
2.6 心理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患者缺乏家庭的关爱,心理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现为悲痛万分、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烦躁、易怒,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拒绝接受治疗及护理;有的情绪高涨,否认自己有病,除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外,心理护理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首先医护人员应做到沉着、冷静、热情接待,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尽量联系家属,争取支持;无家属的患者及时与民政部门联系取得经济上的资助。对出现抑郁悲观情绪的患者,鼓励其表达想法和需要,给予他们发泄情感和悲伤的机会,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如发现有轻生念头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经常巡视,嘱家属陪护,防止意外发生。指导康复期的患者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克服个性缺陷的能力,学会倾诉和转移,以获得负性情感的宣泄;嘱其出院后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提神补药,定期服药,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