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观察
2010-02-09严琴霞徐惠萍胡炳钿浙江慈溪市红十字医院35300慈溪市人民医院
严琴霞 孙 冲 徐惠萍 胡炳钿 (浙江慈溪市红十字医院 35300; 慈溪市人民医院)
质子泵抑制药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是最常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率的增高,根除率有所下降。我院对Hp感染且有腹痛或反酸等症状的患者分别用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7d标准三联疗法、10d四联疗法及10d序贯疗法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我院患者,有腹痛或反酸等症状,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同时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学检查Hp阳性。排除标准:①过去4周内曾应用过抗生素、铋剂或非甾体抗炎药;②有胃手术史;③有严重系统性疾病;④对任一药物过敏;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年龄<18岁。
1.2 分组资料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共142例,年龄22~67岁。142例分为A、B、C三组。A组47例,男26例,女21例;B组46例,男23例,女23例;C组49例,男27例,女22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大体相似。
1.3 治疗方法 A组给予泮托拉唑(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40mg口服,每日2次;阿莫西林(香港联邦制药有限公司)1.0g口服,每日2次;克拉霉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50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7d。B组给予泮托拉唑用法用量同A组;枸橼酸铋钾(丽珠集团丽新公司)220mg口服,每日2次;甲硝唑(上海海普制药厂)400mg口服,每日3次;四环素[上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75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10d。C组给予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用法用量同A组,治疗5d;泮托拉唑与克拉霉素用法用量同A组,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5d。
1.4 观察项目 记录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至少停药4周,期间避免服用抗生素和抑酸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4‰为Hp阴性。
2 结果
2.1 三组病例情况 A组47例失访1例(2.1%)。B组46例因服药2d后明显头晕及腹泻而自行停药,退出观察2例(4.3%),失访1例(2.3%,1/44)。C组49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退出观察2例(4.1%)。
2.2 结果 A组46例Hp阴转34例(73.9%),B组43例Hp阴转39例(90.7%),C组47例Hp阴转44例(93.6%)。C组的阴转率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5)。总体上,B、C两组的疗效相当,均优于A组。
2.3 不良反应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口苦、恶心、食欲不振较多,且多为轻中度,能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3 讨论
泮托拉唑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后的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同属于苯并咪唑磺酰基衍生物。除与其他质子泵抑制药一样具有迅速、持久抑制胃酸的作用外,泮托拉唑还具有以下优势:①生物利用度高且稳定,首次服药利用度即可达80%,且无蓄积作用,一日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亦不发生改变;②泮托拉唑不易发生药物代谢酶系的竞争[1]。因此,泮托拉唑在临床应用中可发挥稳定、高效的抑酸作用。
质子泵抑制药+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四联疗法是一线治疗方案。其优点为:质子泵抑制药可提高胃内pH值,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铋剂可能通过降低细菌负荷而与抗生素起协同作用;甲硝唑耐药可通过提高其剂量而克服[2];四环素耐药的发生率很低[3]。
我们的观察显示,10d序贯疗法与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效果相当,均好于三联疗法。有报道,10d序贯疗法较四联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但在本次观察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
[1]Jungnickel PW. Pantoprazole: a new proton pump inhibitor[J]. Clin Ther ,2000,22(11):1268-1293.
[2]Romano M,Cuomo A.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a clinical update[J].Med Gen Med ,2004,6(1):19.
[3]Kwon DH,Kim JJ,Lee M,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cycline-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11):3203-3205.
[4]仇晓华,萧树东.根除幽门螺杆菌10d序贯疗法的临床实践[J].胃肠病学,2009,14(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