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26例肠外表现
2010-02-09蔡东黎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医院315202
蔡东黎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医院 315202)
轮状病毒(RV)感染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因部分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损害,渐引起广泛关注。现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243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中以肠外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126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例(占243例中的51.9%)均符合RV肠炎诊断,且无肺、心、脑、肾、肝等系统原发病。男72例,女54例。年龄<6个月21例(16.7%);6个月~,42例(33.3%);1岁~,56例(44.4%);2~3岁7例(5.6%)。
1.2 肠外表现
1.2.1 呼吸系统损害 106例(84.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2例(77.4%),表现为流涕、打喷嚏、咽痛、扁桃体肿大;下呼吸道感染18例(17.0%),支气管炎11例,肺炎7例;哮喘6例(5.7%)。
1.2.2 心血管系统损害 86例(68.3%)。心肌酶谱检查异常,提示心肌损害,其中心肌炎15例(17.4%)。
1.2.3 神经系统损害 28例(22.2%)。意识障碍、抽搐23例(82.1%);椎体索征阳性5例(17.9%);脑膜刺激征阳性3例(10.7%);脑电图异常10例(35.7%),轻中度异常8例,高度异常2例;CT异常2例(7.1%);脑脊液异常6例(21.4%),提示白细胞、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1.2.4 泌尿系统损害 19例(15.1%)。尿常规异常11例(11/19),尿素氮升高8例(8/19),肌酐升高6例(6/19);所有病例病程中均未使用过肾毒性药物。
1.2.5 肝功能损害 8例(6.3%)。表现为肝脏轻度肿大,肝功能异常。
1.2.6 其他系统损害 皮疹13例(10.3%),血小板减少4例(3.2%),红细胞减少9例(7.1%),三系减少2例(1.6%)。
1.3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儿在经过积极治疗后,绝大部分临床症状在5~14天消失;3周后辅助检查示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死亡2例,均死于脑水肿、脑疝。
2 讨论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水样便,伴呕吐。张传仓等[1]报道,RV的RNA 不仅在粪便中可以检测到,而且从血清、脑脊液及咽拭子等标本中也可以检测到,这说明RV可引起肠外损害。
RV病毒在黏膜上皮细胞复制、繁殖,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本组病例中84.1%有呼吸系统损害,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68.3%的患儿有心血管系统损害,其中15例有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心音低钝,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过缓,过早搏动,传导阻滞等。RV引起心肌损害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2]:病毒血症和(或)抗原血症,淋巴途径,免疫机制,RV肠炎伴脱水、酸中毒、缺血缺氧、循环血量不足、血压下降、冠脉供血不足。
RV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一般预后良好,本组病例有22.2%伴有神经系统损害。本组中有2例死于脑水肿、脑疝。笔者分析,可能系RV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功能障碍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是肠道病毒相关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3]。RV肠道病毒血症还可以引起泌尿系统、肝功能、血液系统及皮肤损害等临床表现。
综上,RV感染引起肠外脏器损害比例较高,这可能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RV病毒血症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呈严重抑制状态有关[4]。
[1]张传仓,李宁.轮状病毒的病毒血症及肠外损伤[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2:753.
[2]周瑞.RV感染引起肠道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11(6):354.
[3]何时军,陈贤楠.肠道病毒相关性神经系统重症的认识与干预[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2):106.
[4]刘文彬,袁丽,蒋安明,等.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