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回指功能研究综述
2010-02-09刘丹丹
刘丹丹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一、代词回指功能研究演变
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界对代词的探讨就从未间断过。早期的代词研究多集中在代词的词类地位、分类和探源等几个方面。随着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代词回指功能的研究经历了组合功能、篇章功能、认知功能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揭示代词回指的组合功能。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把代词放在句内,考察它的组合功能。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学者们着重代词在句内的组合,对代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回指功能和替代功能进行了详尽的静态描写。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代词包括指别词(作用类似形容词)和称代词(作用类似名词)。[1]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指出代词具有替代功能,把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并且对这些代词在句中的位置分布及其组合功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2]
第二,揭示代词回指的篇章功能。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引入,代词回指的研究逐渐超越句子层面的静态描写,开始转向篇章层面的动态特征考察。这其中以廖秋忠(1986)[3]和陈平(1987)[4]的研究为早期代表,之后徐赳赳(1990、2003)[5-6]、王志[7]、王灿龙[8]、方经民[9]等在分析广度和理论深度上都所有拓展。
第三,揭示代词回指的认知功能。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代词回指的研究不再满足于篇章的表层描写,开始着手探索语言现象背后深层的认知理据。从20世纪 90年初到 90年代末,张伯江、方梅[10],曹秀玲[11],沈家煊[12]等人主要从功能角度考察了代词虚化的语法意义、在篇章中的作用以及不对称现象,但在解释这种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时,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说明。从2000年至今,代词回指的功能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理一层层地揭开代词神秘的面纱。
代词回指功能的研究从组合功能到篇章功能,再到认知功能,经历了从句内到句外,静态到动态,描写到解释的演变过程。这说明代词回指功能的研究在分析广度和理论深度上都有了突破,不仅局限于平面地描写静态的语法表现,而且是在实际的语篇中考察动态的语言运用,并在剖析语言现象背后深层的心理解释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由于近年来代词回指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篇章和认知功能上,故以下着重对这两种功能进行简要综述。
二、代词回指的篇章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廖秋忠的一系列文章为代表,语法学界开始引入篇章分析和语用研究的方法。功能研究“突破了形式研究中只以内省的句式为研究对象的做法,更多地注意了与各种语言行为有关的因素对话语组织的影响”;“突破了形式研究中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类型的异同的做法,而较多地注意实例的多寡所反映出的倾向性的规律”;“突破了形式研究中把对象看作一个静态的成品的做法,而较多地当作一个动态过程看待,研究听说双方的语言认知策略”;“突破了形式语法孤立地看待句子的做法,而十分重视联系语境进行分析”。[10]3
在这种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国内的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篇章话语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代词,与此同时篇章结构中代词的回指问题也引起了语言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篇章中代词指代功能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研究上。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语篇中可以用来回指前文己经出现过的人或事物,起到语篇衔接连贯的作用。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代词回指的篇章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早期的研究;代词回指的制约因素;代词回指的篇章模式及规律。
(一)早期的研究
廖秋忠和陈平两位先生是国内较早从篇章话语角度来研究代词的学者。廖秋忠(1986)指出:“代词属于篇章现象。”在文中他首先描述了汉语书面语言中常见的指同表达类型,然后探讨了选用这些不同表达式的一些倾向性和强制性的制约条件,最后还研究这些不同表达所用的词语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语义联系,从而使得它们可以表示指同。[3]他在文中对代词部分的论述及其所提供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对后来学者研究有很大启发。
陈平(1987)的研究是国内所见到的第一篇系统地从话语角度研究汉语零形回指的论文。在文中,他着重分析了话语结构特征对零形回指的制约作用,所指对象在话语中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是回指时使用零形对象的必要条件,并且还提出了微观连续性原则和宏观连续性原则。[4]虽然该文是研究零形回指,但是他所提出的“微观连续性原则和宏观连续性原则”对代词回指篇章功能的研究同样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二)代词回指的制约因素
徐赳赳(1990)分别从篇章的线性排列角度、篇章层次结构角度对代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着重探讨了“他”在篇章中分布的制约因素。他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在篇章中用来指代人物的时候要受人物、情节、时间、连词以及结构的种种制约,而且文章中大量地使用数据和图表说明问题,论证有力,结论扎实可靠。[5]之后他(2003)又运用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现象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究,为建立研究汉语篇章回指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6]
王志(1998)则对“它”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用法作了初步的探析,归纳了“它”的使用条件及篇章结构层次与“它”的使用情况,并将其与“这”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它”跟“这”相比,用法上最显著的差别有两点:一是指称范围比“这”小,它回指的是某个事物而不是某件事情;一是其先行词一般带有确定性质,且为语义中心之所在。[7]
方经民(2004)考察了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直指和回指所受到的语境制约。他通过分析指出,第三人称代词用于介绍型现场直指时只受到信息原则的制约,但是用于议论型现场直指则要受到礼貌原则的制约。至于话语回指,一般可以不受礼貌原则的制约,但却要受到功能原则的制约,即回指形式和先行成分之间不能出现影响确定互指关系、阻碍话题、参与者延续性的成分,现场话语回指较现场直指相比所受到的礼貌原则的制约要弱一些。[9]这篇文章还通过跟日语的对比揭示两种语言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功能的不同以及整个代词称谓系统的结构差异。
(三)代词回指的篇章模式及规律
石毓智(1997)讨论了“这”、“那”回指前文时兼任句子成分的情况。如果“这”、“那”回指,且句中有一个人称代词充当主语时,有两种格式,即:格式一:指示代词 +S+VP;格式二:S+指示代词 +VP(AP)。[13]两种格式中的“这”、“那”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格式一中的“这”、“那”与VP有施受关系,在句中做话题;格式二中的VP多是对“这”、“那”的性质进行判断,“这”、“那”在句中做小主语。两种格式中的“这”、“那”的出现率也是不对称的,在格式一中,“这”是“那”的两倍,在格式二中,“这”是“那”的五倍。
王道英(2005)运用“指示”理论和“衔接”理论重新对汉语“这”与“那”类指代词进行了分类。她用了100万字的真实文本为语料,对汉语中“这”、“那”类各种指示类型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详细探讨了“这”、“那”指代词在情景语境中的手势和非手势指示、上下文语境中回指、预指等现象的规律或倾向性规律。[14]这一细致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汉语中“这”“那”用于指代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以后的汉语以及对外汉语代词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代词回指的认知功能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语言学者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语言事实的认知解释上。一方面是借鉴了西方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功能研究继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语言事实用功能的原因解释并不充分、彻底,必须到人类的认知能力中寻找更深层的理据。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代词的回指功能主要是借助于人的认知思维来确定有关代词在篇章中的指代信息。纵观前贤对代词回指的认知功能研究,我们发现此类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代词衔接的认知研究;(2)代词回指深层原因探索;(3)代词回指的确认模式。
(一)代词衔接的认知角度研究
杨若东(1997)从衔接手段入手,重点讨论世界知识和认知信息等在语篇衔接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15]该文旨在说明衔接关系——连贯关系的重要语言手段的建立需要世界知识参与的认知推理过程。他在文中指出了世界知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为理解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高彦梅(2003)指出代词是指称衔接的主要手段。语篇中代词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指称对象的认知地位、激活状态、在上文中所处的焦点位置以及代词与先行词之间距离的影响。对代词体系的选择除了受到上述认知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作者/说话人谈话目的、话语的正式程度、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等语域因素的制约。[16]
(二)代词回指的深层原因探索
沈家煊(1999)从认知上探讨了“这”、“那”不对称的原因。根据标记理论,无标记项的意义要比有标记项的宽泛,可以包容有标记项的意义,因此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要比有标记项的大。他指出“这”在肯定句中是无标记的,而“那”是有标记的。[12]“这”在肯定中成为无标记项,取决于人类认知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人最初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由里及外,由此及彼,这就决定了近指的“这”在心理上的可及性高于远指的“那”而成为语言中的无标记项。
曹秀玲(2000)指出“这”、“那”不对称的语用原因:“这”在信息处理中最容易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时最容易接近人的期待和预料,因此用“这”来回指前文,会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使前后语段的语义紧密衔接;用“这”来指称事物,描摹时间、空间、程度等,会使听话人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11]最后作者还提出了,造成“这、那”事实上不对称的原因是语用因素,但归根结底是认知上的原因。
张立飞、董荣月(2008)提出了语言中的概念参照点现象是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体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也可据此得到阐释。[17]文章中提出要充分解释人称代词与名词语的句内回指现象,语义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作者以认知语法的概念参照点理论为出发点,构建人称代词句内回指功能的分析框架,以此解释语料中出现的回指模式。
(三)代词回指的确认模式考察
许余龙(2002)在文章所讨论的虽然是语篇中名词短语回指,但是他提出了一个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为基本概念的回指确认模式(详见许余龙的论文),旨在阐释人们在篇章理解过程中是如何确定回指语的指称对象。[18]同时他(2003)以书面篇章中零形回指确认为例,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19]
张建华(2002)指出代词回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20]他把内指分为预指和回指,并且从内指指代的确定与认知思维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内指指代的确定并不是简单地运用语言知识在语篇中找出在形式上一一对应的语法或词汇项,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语篇信息的认知思维。
朱迎春(2003)从认知角度讨论了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确认问题,指出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认知心理过程,其指代的确认是读者运用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和语境知识进行认知推理的过程。[21]她(2005)又从认知角度讨论了第三人称代词在歧义回指中指称的确认问题,提出歧义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不是那种简单地运用语言知识在语篇中找出在形式上一一对应的语法或词汇项,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理解者对语篇信息的认知推理。[22]因此,理解者在推断回指词语的所指时需利用知识和信息进行智能性的筛选、分析和推断。这种推理的过程是非程序化的、灵活的、或然的。
刘国辉、刘露营(2005)在简要介绍 A riel的可及性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认知推理在深层回指确认中的功能,指出深层回指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语篇接受者的认知思维,其指代的确定是语篇接受者运用认知结构中有关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和世界知识进行推理的结果。[23]
四、总结
笔者对代词回指的篇章话语功能和认知功能简要综述之后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代词的回指现象,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框架:
(一)从篇章角度对代词回指的研究,可以看出回指现象不仅出现在相邻的小句之间,而且还出现在段落和段落之间;不仅具有线性的表现,还有层次的表现。
(二)从认知角度来看,回指词的所知是一个心理表征,而不是语篇中语词的表达,无论是内指还是外指,回指词的所指都是表层语言之外的心理实体;
(三)准确地确定回指所指,正确地理解语篇,仅依赖语言结构的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诸多知识因素参与认知推理活动。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中国语文,1986(2).
[4]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1987(5).
[5]徐赳赳.话语分析二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1).
[6]徐赳赳.现代汉语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王志.篇章代词“它”用法探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3).
[8]王灿龙.人称代词“他”的照应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2000(3).
[9]方经民.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及其语境制约—兼与日语第三人称代词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4(3).
[10]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1]曹秀玲.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J].汉语学习,2000(4).
[12]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石毓智.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J].汉语学习,1997(6).
[14]王道英.“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5]杨若东.认知推理与语篇回指代词指代的确定[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2).
[16]高彦梅.代词衔接功能的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03(1).
[17]张立飞,董荣月.从认知语法看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18]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1).
[19]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验证[J].外国语,2003(2).
[20]张建华.认知思维与人称代词内指指代的确定[J].外语教学,2002(3).
[21]朱迎春.认知推理与深层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2]朱迎春.认知推理与歧义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确定[J].台州学院学报,2005(4).
[23]刘国辉,刘露营.认知推理与深层回指的确定[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