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人肉搜索”现象
2010-02-05马晶晶
马晶晶
【摘要】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人肉搜索”是一大热门话题。客观上,“人肉搜索”可以起到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监督震慑作用,但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或涉嫌侵权。文章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审视,主要分析了“人肉搜索”的传播模式、传播流程、传播特点,并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诠释。
【关键词】人肉搜索 传播模式 传播流程 传播特点
2008年,随着号称“人肉搜索第一案”的王菲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人肉搜索”第一次进入司法程序,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的“人肉搜索”亦达到了高潮。“人肉搜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的真相,鞭笞丑恶的社会现象,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但也可能会超越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侵犯事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场道德、法律与信息自由之争异常激烈。
一、“人肉搜索”的传播模式
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双向)和大众传播(单向)融为一体,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其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和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中。“人肉搜索”属于网络传播,它是人际传播在网络中的体现。它的进行依靠着个人的力量,它的最终完成则是靠群体的力量。“人肉搜索”过程体现了网络传播模式的自由循环性,其传播过程是施拉姆与奥斯古德循环模式的体现。该模式中传播双方在传播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同时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人肉搜索”体现出了这一循环模式的对等性和互动性。
二、“人肉搜索”的传播流程
(一)诱发事件或人物
“人肉搜索”的导火线与一些颇引人关注的事件或人物有密切的关系。目前“人肉搜索”的主流是一些较负面的事件或人物,它们大多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激起人们的愤怒和不满。比如 “铜须门”事件和“死亡博客”事件中的第三者行为,“天价头”事件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虐猫”事件中的残忍虐待小动物的行为,“辽宁女辱骂灾民”事件和“重庆女孩”事件中伤害地震遇难同胞的言论和行为。还有一些事件或人物则是因为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恶搞欲,从而诱发了“人肉搜索”行为。比如2008年北京女生张殊凡因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了一句“很黄很暴力”的话而被“人肉搜索”盯上。
(二)发布搜索令
“人肉搜索”的启动离不开某些网民或组织的举旗号召,发起“人肉搜索”指令,发动更多网民参与到搜索行动中来。如“虐猫事件”中的“宇宙通缉令”是由网友“黑暗执政官”在天涯社区发起;“辽宁女辱骂灾民”事件发生后,一个 “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搜索令迅速在天涯社区发起;“很黄很暴力”事件中,“猫扑”网民“今夜累欲死”悬赏10万MP(“猫扑”中的一种虚拟货币)搜索发言的女生。
(三)搜索目标
之所以能够锁定被通缉人与众多网友的合力追寻是分不开的,成百上千个人从不同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查找网络上留下的蛛丝马迹,再将所获信息与现实情况对照,很快就能够获取关于被搜索者的一切信息。经过“人肉搜索”,事件当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单位、亲人等信息被全部找出,而这往往却并不意味着事件的终结。
(四)信息公开
信息的公开就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导致网络及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当网络中的虚拟身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其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甚至情感经历、私密照片和视频等私人信息都将大白于天下。一旦这些信息公开,当事人将立即成为一个完全透明的人,成为一个毫无招架之力的弱者,谁都可以对他的家庭、单位或个人进行骚扰,甚至进行攻击和伤害。
三、“人肉搜索”的传播特点
(一)集群性
网络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网络群体的形成。“人肉搜索”基本上就是一个发端于互联网并以互联网为主战场的集群行为。勒朋在其1895年出版的《群众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群众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和把关,网民的集群行为就越发无所顾忌。在情绪感染的作用下,网友的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互联网不仅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优势,更体现出网民群体智慧叠加的奇异效应。著名的“华南虎照”事件中,网友们从不同角度对华南虎照片展开质疑,自然和人文科学中的诸多学问、技术纷纷登场亮相,最终“华南虎年画”的发现,同样是全国各地网友智慧叠加的结果。
(二)便捷性
由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聚集了各地不同阶层、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提问和得到信息帮助的几率大大增加,网民力量的最大化利用使得搜索过程更为便利、迅捷、高效,且搜索成本低廉。在著名的“虐猫”事件中,仅仅6天时间,虐猫视频中的3个嫌疑人就被锁定。
(三)匿名性
“人肉搜索”的匿名性特点是网络传播特色的体现。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匿名的网络不仅成为表达个人观点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风险趋近于零的放纵之地,这种状态使人极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更加开放的表达自己或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最终致使搜索行为“变形”。“人肉搜索”的匿名性使其缺少监督,造成网民的随意性,甚至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
(四)盲目性
网络世界是虚拟空间,但并不虚幻,因为“人肉搜索”最终都要涉及到一个个具体的人或事。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人们无从判断信息的真假,网民往往看到信息就直接讨论,并展开行动,既不考虑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不考虑行为的合理合法性。许多“人肉搜索”事件的初衷的确是“除恶扬善、扶危济困”,但搜索过程中也产生了与初衷相反的效果,其盲目性导致群体行为的失控而伤及无辜。
四、从传播学理论看“人肉搜索”
(一)议程的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人肉搜索”少不了网络媒体的传播,也少不了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现实中,本来与我们生活并没有多大联系的事情因为传媒的报道我们也会去看看“死亡博客”,这是“人肉搜索”事件的制造者,充分利用了“议程设置”的结果。就“华南虎照”事件来说,由于消息是政府官方发布,又事关已绝迹多年的珍稀动物的再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都反应迅速,最快地给予了报道。虎照是真是假?一时间,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凸显,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上面。网络各大论坛的涌现,网民完全有能力赋予某些事件以显著性,塑造“拟态环境”影响网络受众的认知。某些事件经“人肉搜索”影响力逐步扩大,加之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关注,社会舆论伺机而起。
(二)选择性信息的披露
根据传播学中的“选择性接触理论”,面对媒介中众多的信息内容,人们只会选择那些跟自己意见接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来接触。网络中那些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言行、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事件,都会吸引人们对它的广泛关注。对藏独女生王千源的搜索确认、对袭击金晶的藏独分子的搜索确认,体现了网民对政治、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很多“人肉搜索”案例都是由某个帖子的号召引起广大网友的注意和积极响应而迅速推进。成百上千的网民不约而同地、自发地聚集起来,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各种线索的搜集与核实中,不断地接触和强化这一一致性的信息,形成群体认同。
(三)把关人作用的弱化
“把关人”理论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把关人”理论在传统媒体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而网络媒体的大众化色彩使任何一个信息传播者都可以兼任信源和信宿,传播权利被大众分享。网络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人肉搜索”作为网络的新兴现象,其关注的话题多趋于感性,把关人作用弱化甚至缺失。网络资源海量,传播迅速,每个个体都可以向自己的人际圈传播信息,使信息得以蔓延,形成了“人肉搜索”的浩瀚力量。面对这样的人际传播,把关力量大打折扣,作用也变得微乎其微。
(四)“意见领袖”的引导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尽管网络论坛中个体是匿名的,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也存在“沉默的螺旋”效应。网络中存在着一些“意见领袖”,这部分人由于表现活跃且与众不同,迅速成为引导言论的风向标,其他网民则大多选择了附和或沉默。对“史上最毒后妈”的搜索,一些网民也曾经对其真实性表示质疑,但当主流的批判声音逐渐上升时,这部分人也就选择了沉默。
(五)个体责任意识的缺失
群体传播中,“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人们参加一种集体行为,表示对某种行为有共同的态度,或类似的行动。作为一种人数众多、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多个条件。“人肉搜索”一般是受某一突发性事件或信息刺激而发生,如“辽宁女”骂人激起了全国民愤,女白领自杀的“死亡博客”的出现激起人们对第三者行为的不耻。网友们自发地寻找他们共同关心的人物或特定目标的所有信息,个人情感相互刺激,感染性强,模仿度高,往往也会造成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很黄很暴力”事件就是发生在网络BBS上的集合行为。对权威新闻媒体利用一个未成年人之口迎合报道,网友们表示强烈反感,但他们将不满集中在一个出镜小姑娘身上,并在网络上紧紧咬住“很黄很暴力”不放,对事件大肆讨论和宣扬,恶意讽刺挖苦。■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09级硕士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