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
2010-01-30周学兵孙国民于晓东
周学兵,孙国民,于晓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4)
苏南地区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区。近年来,苏南五市坚持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的第一导向,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较发达的经济为苏南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呈现出许多具有领先性的发展新趋势。2007年,苏南以人均GDP超过7 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 5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 000美元的综合实力,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目标。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超过65%[1]。苏南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统筹城乡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基础条件。研究这一地区城乡体育文化发展轨迹,探索其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为其他地区城乡体育文化的统筹发展提供参考。
1 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统筹”是“统一筹划”的意思。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其中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提出和确立,是我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调整,也是新世纪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对于实现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体育文化作为一个统一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要求城乡体育文化之间开展要素的双向互动和优化配置,排斥孤立、割裂、片面发展的推进方式;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制度,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距,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
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城市体育文化对农村体育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城乡体育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先进生产力要素向农村延伸和互动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体育相对滞后的状况;能够实现城乡体育互动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2 苏南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现状考察
课题组针对苏南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对体育局领导和体育部门管理人员,及相关专家进行了访谈调查;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对城乡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2.1 不同对象对苏南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认知
调查显示,体育部门大部分管理者了解当前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也了解体育文件中关于城乡统筹的内容,但认识较为模糊,对于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任务、目标、内容和措施还不明确。91.3%的村民都表示,城乡体育文化氛围的差异很大,城镇的场地设施与体育公共服务明显比农村好,农民渴望身边的场地设施得到改进,可以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体育公共服务。
2.2城乡社区体育健身点建设
2006年江苏省开始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至2007年,江苏1.8万个行政村每村至少建有一片篮球场、两张乒乓球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有”的目标。2007—2008年,江苏省971个乡镇、284个街道完成了体育健身中心建设,两年间还分别为五万个自然村配置了小篮板。2008年江苏省完成了3 800个城市社区健身点建设。2009年又在全省建设了1 213个城中村健身点,建设了30个体育公园、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场地。体育健身点建设在城市和农村社区均得到了相应增强。
2.3 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苏南各体育局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力度,扩大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面。近年来江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底达到了惊人的10.8万人[2]。此外,还大力实施“万名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把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做到了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帮助农民掌握比赛规则,培养体育兴趣,参与科学健身。在注重增加培训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在年龄结构上提高年轻人的比例,特别是注重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还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登记、交流、考评、奖励机制。
2.4 城乡体育组织网络
苏南城乡体育组织网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行政部门,如市县(区)文体局、乡镇文体站、村委会等;二是体育社团组织,如各单项协会、体育俱乐部、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体育辅导站、晨晚练点、体育骨干小组等。目前,各乡镇建有老年体协、农民体协以及单项体育协会(分会)3 000多个,村级体育健身组织两万多个。苏州和无锡已分别建成晨(晚)练健身点3 102个和2 931个,昆山、丹阳、江阴、张家港等地每个行政村基本上都有篮球队、乒乓球队、腰鼓队、门球队、老年健身队等体育健身组织[3]。
苏南地区还积极推进城乡社区体育俱乐部创建,苏州市已建成各级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2 241个,无锡市已创建健身俱乐部1 324个,两市均实现了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的全覆盖。
2.5 城乡体育设施经费投入
2006—2007年,对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投资力度较大,其中,省市县体彩公益金共投入3.3亿元;县、镇两级政府财政共投入6.8亿元;筹集的社会资金共投入6.2亿元。各地还通过“器材捐赠、镇村出地、村民出工、财政支持、社会赞助”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3]。政府从省级体彩公益金中拿出两个百分点设置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县级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塑胶跑道田径场、一个3 000座的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和一个3 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2009年,全省已有50个县(市、区)完成了新“四个一工程”建设。截止2009年底,江苏体育彩票已累计发行311亿元,筹集公益金102亿元,对促进城乡体育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6 城乡体育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
2008年,江苏逐步构建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全省106个县(市、区)均已建成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全覆盖。2005年,苏州市率先推行了“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市民可凭医保卡到定点场馆参与健身锻炼,并享受低于市场价格的体育健身服务。该制度的实施拓宽了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使用范围,鼓励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体育健身,为大力构建新型健康服务平台增加了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仅仅立足于城市,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这些服务。
3 苏南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较大差距,苏南五市均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由于发展基础、地势地貌、区位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城乡体育文化的统筹发展。
3.1 经济水平上的差距
据江苏省统计局年报显示:2002年至2007年,苏州市农民收入由6 140元增加到10 475元,年均增量达867元,名列苏南五市第一位。但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经过五年的发展和变迁,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水平最高的苏州市和最低的镇江市之间的收入差由2002年的1 688元扩大到2007年的2 807元。2007年,苏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 500美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超过1 000美元,可见,虽然近几年苏南农村居民收入不断上升,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农村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必然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农民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也给城乡体育文化的统筹发展带来了难度。
3.2 文化观念上的差距(见表1)
表1 城乡居民的体育认知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的农村居民比例为39.7%,远远高于城镇居民,经卡方检验,均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农村居民的比例为53.4%,低于城镇居民,经卡方检验,均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 “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 农村居民比例为67.2%,低于城市居民,经卡方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农村居民对该问题的认同率也低于镇居民,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上述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对体育的深层认识存在差异,农村居民对体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入,对体育的功能认识不够全面。一方面,农村乡土文化氛围与城市现代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比例和程度相对于城市仍然较低,这两方面影响着农村居民的体育认知、行为和价值观等,这给城乡体育文化的统筹发展带来了观念上的障碍。
3.3 组织管理上的差距
城镇体育管理机构相对农村比较健全,组织体系比较完善,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比较强。而一些行政村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比较严重,体育组织建立、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服务等不尽如人意。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离居民住所较远,农民不愿意去锻炼,这些体育场地设施往往成为“形象工程”,部分体育场地虽然建在居民住所附近,但利用率很低,闲置情况严重。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虽然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农村数量依然较少。
3.4 资源环境上的差距
表2显示,农村居民对场地设施的满意度和体育指导的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城镇(经卡方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城乡资源环境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城市体育资金投入多由市政府拨款投资,而农村则多由乡镇财政负责,这导致了农村体育事业经费不足,群众性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缺乏,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居民对场地设施和体育指导满意度较低等现象,这给城乡体育文化的统筹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表2 城乡居民对场地、设施和体育指导的满意度一览表
3.5 体育消费水平上的差距(见表3)
分析表3可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远高于镇和农村,经卡方检验,均P<0.01,说明城市和农村、城市和镇居民每年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村镇居民尽管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传统文化中勤俭持家观念影响,以及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低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相对薄弱,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较低。
表3 城乡居民每年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
4 苏南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策略
4.1 一体规划,协调发展
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工作,必须根据省政府、省体育局的总体部署,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来考虑城乡体育组织建设、体育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要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背景下,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整体研究,系统思考,全面把握,统一制定城市和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城乡体育文化活动规划和年度共建计划。
苏南实施城乡体育统筹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从体育文化发展的实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城乡体育文化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应突破城乡断层、区域差异与行业分割,让广大农村地区吸纳和承接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和有效援助,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4.2 建立健全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将城乡体育文化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地方财政预算,编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与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全民健身工程(点)管理办法》、《体育社团组织建设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体育、教育、卫生、劳动、民政、财政、国土、旅游、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部门应加强协调和配合,定期沟通、交流工作。各部门所属各类组织应多协作交流,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将城乡体育文化建设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各部门、各行业(系统)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创建体育强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支持,融为一体。
4.3 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
政府部门尤其应加强对农村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训、扶持、联系、配合和协调等工作,在农村社区建有由专人负责的辅导站或晨晚练点,坚持常年开展指导工作。帮助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成立体育项目代表队或俱乐部,定期举办区域性竞赛活动。各文体站应有专人负责和管理居民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还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以目标责任制来推进工作落实。制定各类体育组织工作考核评估标准,就组织建设、日常工作、竞赛活动、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制订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措施和制度,逐步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监督评价工作,制定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4.4 整合城乡社区体育资源
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向社会开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居民参与建设和自觉维护体育健身设施。提倡居民自己添置健身器材,开展家庭健身活动。各级政府应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城乡居民健身“买单”,解决学校体育设施维修、管理等部分经费,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相关责任保险,鼓励学校通过发放居民健身卡等形式积极创造条件为群众健身提供场地设施等服务。
统筹发展城乡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增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学校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让学校资源在开展居民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使学校体育文化与城乡体育文化产生互动。将大、中、小学建成为群众体育的基地,配备足够的专、兼职体育教师,在保证学校体育质量的同时,使体育教师成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4.5 增强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消费水平
苏南城乡居民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从理论上说,他们正在逐步进入“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进入体育消费需求的高峰阶段,但由于年龄、文化、职业等因素导致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并不相同,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结构仍需要提高和完善。应注重体育理念的灌输,可充分利用地方电视台、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深入宣传体育健身价值观、健康投资消费观等理念,使城乡居民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崇尚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乐于参与体育锻炼。还应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根据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加强分类引导,不断壮大体育消费群体。在乡镇地区,应发展建设相应的体育消费场所,在消费价格的定位上,应考虑到那些拥有更多闲暇时间的潜在消费群体,尤其是在经营策略上更应侧重于中老年人。根据城镇居民实际体育消费的需要,逐步发展较高档次的体育消费场所。另外,应抓住城市举办各项体育赛事的机会,积极进行合理的市场运作,提高居民参与观赏型体育消费的水平。
[1] 焦然,徐机玲.苏南全面小康有了现实模样[N].新华每日电讯,2008-08-29(1).
[2] 石磊.江苏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欲走精兵之路[N].扬子体育报,2009-03-25( A6).
[3] 龚永泉.江苏村村都有篮球场[N].人民日报2008-02-03(12).
[4] 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4):3~6.
[5] 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3).
[6] 田雨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