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分析

2010-01-29刘策时孙春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北京100083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9期
关键词:格列降糖药序号

刘策时,孙春华,穆 林,谭 玲,刘 蕾#(1.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北京100083;.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和终身的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合理应用抗糖尿病药,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2006—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采用资料来源于我院2006—2009年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药库出库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厂家、规格、消耗数量和金额。

1.2 方法

将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合并、统计等处理,其中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同种药品折算为统一单位后求和成总剂量。限定日剂量(DDD)采用WHO推荐的DDD值,若药物未被收载则参照《新编药物学》(15版)和药品说明书确定。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DDs可反映药物的使用频次和用药结构变化,该值越大,反应患者对该药的选择性倾向越大。日用药金额(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DDC反应出患者使用该药品的平均日费用。对销售金额、DDDs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出各种药的销售金额序号和DDDs序号,并计算序号比值。序号比值=金额序号/DDDs序号。序号比值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比值越接近1,表明该药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越好,比值大于1,表明该药品价格较低,比值小于1,表明该药品价格较高。

2 结果与分析

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总金额逐年增长,4年来各类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均以α-糖苷酶抑制剂排在首位,其余4类构成比接近,餐时血糖调节剂比例上升明显,见表1。4年来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在首位的均为阿卡波糖,排在2~5位的有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和格列美脲,其中罗格列酮下有所下降,见表2。DDDs排序及构成比方面变化较大,除第1位的阿卡波糖和第2位的二甲双胍很稳定以外,其余各类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持续上升的药物有:瑞格列奈、格列美脲、那格列奈、吡格列酮、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持续下降的药物有: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片目前已退出供应,只留下了格列齐特缓释片,见表3。DDC排序前几位的药物是阿卡波糖、罗格列酮、那格列奈、瑞格列奈。4年来 DDC总体来呈下降趋势,序号比值在0.4~2.75之间,其中罗格列酮、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显著偏小,二甲双胍、格列喹酮显著偏大,见表4。

表1 2006—2009年我院各大类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Tab 1 Order of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006-2009

表2 2006—2009年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Tab 2 Order of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s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006-2009

表3 2006—2009年我院口服降糖药DDDs、构成比及排序Tab 3 Order of DDDs and constituent ratios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006-2009

3 讨论

在5类口服降糖药中,α-糖苷酶抑制剂连续4年销售金额排序居第1位,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的销售金额和DDDs也均排在第1位,是我院的一线用药。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是在肠道内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及二糖分解生成葡萄糖,减少并延缓其吸收,从而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它可以单独使用,且在单独使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并对降低血脂有一定作用,尤适用于肥胖者;也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难治的1型、2型糖尿病。其在口服后几乎不被人体代谢,因此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腹胀、胀气、腹泻等。因此,尽管阿卡波糖的DDC排序居所有药物的第1位,但由于其适用范围广、降糖效果较好、安全性好等优点,仍是我院口服降糖药的首选药。

表4 2006-2009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序号比值及DDCTab 4 Ratios of serial numbers and DDC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2006-2009

二甲双胍也是我院口服降糖药一线药物,DDDs排序稳居第2位,金额排序居前3位。其作用机制是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等综合作用,改善葡萄糖的代谢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二甲双胍在血糖正常时无降糖作用,不引起低血糖。此外,它还能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首选。二甲双胍的另一个优势是价格较低,其DDC不高,且序号比值远大于1,性价比很高。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选用二甲双胍肠溶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感。二甲双胍肠溶片的DDDs、序号比值等比较稳定,说明其在我院有比较固定的使用人群和比例。

磺酰脲类的作用机制是与胰岛β细胞上受体结合,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只对对胰岛β细胞自身有一定胰岛素生成能力的患者有效。又由于有增加体质量的不良反应,因此肥胖者不宜首选。此类药物价格一般较低廉且种类较多,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选用。目前我院常用的第2代磺酰脲类药物包括格列喹酮、格列齐特(含缓释)和格列吡嗪(含控释)。其中格列喹酮因其仅5%从肾脏排出,尤适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我院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虽然格列吡嗪DDC最低,由于格列吡嗪的肝肾毒性较大等原因,且其控释片使用比率升高,格列吡嗪的 DDDs连年下降。格列美脲是我院正在使用的新一代(第3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与传统磺酰脲类药物相比,它具有快速起效、持续时间长、顺应性好等特点,且其对心血管作用较小,也不明显增加体质量,特别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其在我院使用频率连年攀升,这与我院以老年病为主,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有关。

餐时血糖调节剂,也叫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苯甲酸衍生物降糖药,以及后来开发的氨基酸衍生物。它作用时间短、起效迅速,餐前给药,餐时刺激胰岛素分泌,餐后形成胰岛素分泌高蜂,恢复胰岛素早期分泌,达到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目的物,与磺酰脲类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不良反应与磺酰脲类药物相似,但发生率显著低于磺酰脲类。我院使用的此类药物主要是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这两种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所占比例连年上升,表明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此类新药的认知度再不断提高,但其价格偏高是其制约因素。

噻唑烷二酮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靶器官的胰岛素抵抗,主要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降血糖作用稳定且持久。此类药物我院使用的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其价格较昂贵,相对较便宜的吡格列酮使用频率有小幅上升,而更贵的罗格列酮则有所下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导致对口服降糖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近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都呈上升趋势,二者序号比值在0.4~2.75之间,同步性较好。同时 DDC呈下降趋势,表明药物的经济性在提高。我院口服降糖药品种较为丰富,有特殊优势的新型降糖药应用广泛。医生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药物,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综合以上数据和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

[1] 田 波,胡瑞钺.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和选择[J].中外医疗,2009,28(11):20.

[2] 罗红梅.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4):420.

[3] 杨 光,李春霖.α-糖苷酶抑制剂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1):16.

[4] 陈 敏,庄晓明.二甲双胍临床治疗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1):18.

[5] 顾 群,王振江,吴 辰.2004—2006年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6):1448.

[6] 王 伟.2005—2007年我院降糖药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24.

猜你喜欢

格列降糖药序号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