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研究概况综述——兼论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与作用
2010-01-26郜捷
郜捷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民族旅游概念
国际著名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专家科恩(Cohen)在《东南亚的民族旅游》一文中提到:“民族旅游是第三世界及东南亚最普遍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东南亚旅游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被频繁涉及的一个专题。”[1]关于民族旅游,国内外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1.1 国外学者对民族旅游的定义
国外旅游学者对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1)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风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Smith D,1989)
(2)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其目标群体在文化上、社会上或政治上不完全属于他们所居住国的主体民族。他们由于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差异性而被贴上旅游的标志。(科恩,2001)
(3)民族旅游是外国或本国的旅游者在旅游中可以观察其他民族,这些民族不仅被认为有明显的身份特性、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且通常被贴上种族、民族、原始的、部落的、乡下的或农民的标签。(爱德华·布鲁纳,2001)
1.2 国内学者对民族旅游的定义
(1)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和旅游对象分处于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氛围之下的旅游活动。(潘盛之,1997)
(2)民族旅游的内容包括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活动、商品及服务,开发方式可以从建立民族旅游点、开辟民族旅游线直至规划民族旅游区。(徐新建,2000)
(3)民族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对某一民族的独特文化或生活方式的参与、观察和体验,来实现其审美需求的过程。(光映炯,2002)
从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旅游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跨民族的旅游交流形式,民族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游客属于不同的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作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属于本国非主流民族;其次,民族旅游的资源包括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是最核心的吸引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焦点问题
民族旅游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当地民族文化的同化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民族旅游进行了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外学者大多比较关注民族旅游者行为、心理,民族旅游与媒介宣传,民族旅游真实性,民族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等问题。
2.1.1 民族旅游者行为、心理研究
在对民族旅游者行为和心理研究中,国外学者莫斯卡多和皮尔斯对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园的游客进行调查,指出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产品选择时,在自己的期望与东道主带来的不舒服感之间寻求平衡。尤瑟尔和奥利尔考察了黑人和白人在旅游动机、行为和旅游族群方面存在的差异。[2]同时,国外学者通过对民族旅游者心理、旅游动机、行为特征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把民族旅游者进行了分类(见下表)。
民族旅游者分类及其特征表[3]
2.1.2 民族旅游的媒介宣传
对旅游宣传的媒介手段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电视广告、广播、旅游宣传手册、网络等等。国外学者对媒介宣传民族旅游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布辛德、桑托斯和史密斯以加拿大为例,通过对该国旅游宣传画册内容的分析,发现少数民族乐于被描绘成能歌善舞、活力四射的角色,但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并非是这样的角色,作者认为强调民族表述只是一种旅游销售的意识。莫内罗和利特内尔指出在纺织品和其他工艺品市场上,零售商是手工艺人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媒介。[2]
2.1.3 民族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又被译为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本真性等,是美国人类学家Mac Cannell最先提出后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游客是否重视民族旅游的原真性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对原真性是否有统一标准也持不同的看法,如Chris Ryan认为游客出去旅游只是为了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民族旅游是否符合原真性并不重要; Boorstin则认为旅游者根本就不可能获得原真性。还有些学者提出对于原真性的理解要从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角度出发,对于原真性的认识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2.1.4 民族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从对当地文化、社会、经济等所引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积极影响主要是民族意识的增强、发展能力的提高、催生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意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等。消极影响有民族文化形象失真、利益分配不均、加速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等等。Gillespie指出旅游经营者对土著文化不恰当的描述以及当地人民生活毫无保留地展现给游客都将影响土著人民的自身建设和社会交往。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点:民族旅游开发模式及影响因素、民族旅游需求和供给等。
2.2.1 民族旅游开发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民族旅游开发模式,麻学锋、龙茂兴提出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社会参与的互动模式;余青、吴必虎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模式;马晓京提出了民族生态保护区模式;张伟庆提出社区参与模式,其中又分为资源参与模式、产品参与模式、实体参与模式以及资本参与模式;金毅提出了直接利用型、整和提升型和复原历史型模式;丁健、彭华指出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从空间角度可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从时间角度可分为短期节庆模式和长期固定模式。[3]
同时,丁健和彭华指出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地民族感知形象、有无著名风景点或风景区、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主观因素。
2.2.2 民族旅游需求、供给方面的研究
关于民族旅游供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资源开发、产品和线路设计、旅游商品。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有陈鸣(1997)《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姜文华(1990)《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薛群惠、张晓萍(1997)《浅析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等。[4]56通过研究提出关于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如提高认识、加强民族旅游理论研究,突出特色、加大宣传等。
关于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学者们主要通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条件和特色以及文化、环境保护等,进行旅游产品包装、线路设计,提出多种符合当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特色产品,如民族宗教、民族仿古、民族文化风情园等,同时还研究设计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线路,如陶伟设计的“伊斯兰宗教节日旅游线路”等。
对民族旅游商品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品的风格、特色、商品开发的原则、对策问题。如黄鹂认为旅游纪念品要有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通过研究学者们提出,在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中不仅要在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树立创新观念,同时要注意对资源、环境、生态的保护。
2.3 焦点问题
在民族旅游中,当地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核心。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争论,其焦点问题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有些学者认为,为了保护民族地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独特的、脆弱的民族文化,不应该在民族文化保护区域开展旅游业。他们指出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一旦遭到强烈的破坏,将会消失。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学者们指出,民族旅游会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文化、社会三方面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同时,提出文化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种与世隔绝、保持封闭的格局是不可能在当今全球化形势下存在的。美国学者克莱德·任慈在《文化变迁》一书中提到,为了保证地域特色,需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指导性变迁”。民族文化的变迁是其本身发展的必然,如果能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指导,民族文化是可以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的,并且民族文化的特色也可以延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方法,比如通过民族自觉意识的不断成熟使民族文化朝着有利方向变迁,制定规范、协调的法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构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其得以传承下去。
3 旅游人类学者眼中的民族旅游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旅游活动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人类学家开始大量关注并研究旅游活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人类学、民族学介入旅游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旅游及其产业行业行为所引起的社区文化变迁,以及文化变迁对旅游活动及其产业的反作用。按照旅游人类学家纳什的说法,严肃的旅游人类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努内兹于1963年发表的关于周末在墨西哥村庄旅游的一篇文章。[5]由于旅游活动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以及群体在旅行中产生相互交流和接触,并使他们在交流和接触中发生变化和影响,而这种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社会文化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经济学家关注的是旅游人数及旅游活动产生的旅游总收入等经济问题,而旅游人类学家则更关注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持民族生态环境平衡、民族认同、民族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问题。
3.1 民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3.1.1 积极影响
第一,唤起民族认同意识。由于民族地区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旅游,会深度挖掘本民族的历史人文资源或已不再为当地居民所经常从事的民族活动,如一些民族节庆活动。通过民族历史文化的再现,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且唤起了民族地区居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和认同,增强了民族内聚力。
第二,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为了发展旅游,当地人民和政府会有意识地对传统文化加以挖掘和保护,那些已经被遗忘的风俗、文化又重新被人们认识和了解,并加以重视。同时在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保护上,要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观念,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创新,获得新的活力并可持续发展下去。例如居住于泸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人,由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那些已经不再穿民族服饰的当地年轻人,又开始穿上样式新颖的民族服饰进行民族表演,而且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历史、文字、传说等,当地居民都会自觉地学习本民族文化并向游客展示。
第三,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整体素质的提升。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有一定影响,而且对当地群众的影响也很大。因为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是其最核心的吸引物,而民族服装、民族歌舞等都是民族旅游中表现民族文化最常见的形式。在民族歌舞表演中,少数民族群众是最主要的演员,同时他们美丽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都对游客构成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在旅游活动的参与中有了同外界联系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有了自觉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的良好意识。
3.1.2 消极影响
第一,传统文化的失真、商品化。为了刻意迎合游客好奇的心理,很多民族旅游地不再表现本民族原有的民族文化,如一些地区的民族表演活动根本不属于当地民族,只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却丢失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真性。还有的民族地区对民族宗教文化进行过度开发,将一些宗教仪式活动搬上舞台,使民族文化只是作为商品向游客展示,不仅没有让游客真正了解和认识本民族文化,而且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第二,民族特征简化,民族意识衰弱。由于游客对民族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当地居民抵挡不住外来文化的吸引,产生文化自卑感,进而产生丢弃本民族文化的心理;而在民族旅游宣传中,有些地方会特意突出民族旅游资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从而简化了民族文化中普通或不被认识的部分。正如科恩所指出的“各少数族群之间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的差异往往被简化为一系列经过挑选的、表面化的、容易辨认的标记”。为了旅游市场的需求,民族旅游地民众更多的是展现民族外在的东西,如民族服装、歌舞等,却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
3.2 民族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作用
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主要有五大类利益相关者会对民族地环境产生作用,这五大类分别为:游客、政府部门、当地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其它组织和个体。
3.2.1 游客
游客是民族旅游活动中的体验者和文化传播者。游客来到民族旅游目的地是为了体验“异文化”的魅力,在这种体验中游客同时担当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把外来文化传入民族旅游地。
3.2.2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是旅游活动的宏观指导者,对民族旅游的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它为民族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同时也是维护旅游有序发展的管理者。所以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旅游发展观念,使民族旅游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3.2.3 当地社区居民
在民族旅游中,当地居民是主要的参与者,他们的生活场景不仅是构成民族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而且他们的参与是发展旅游的关键。同时当地居民也是旅游发展的直接利益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但不良的旅游开发也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社会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3.2.4 旅游企业
旅游开发、经营商是开展民族旅游活动的执行者和投资者,他们对民族旅游发展提供了许多经济和物质的支持。由于少数旅游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较少,使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3.2.5 其它组织和个体
一些关心民族旅游发展的组织或个体,在民族旅游地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保护问题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他们会对政府、旅游企业进行督促,使政府和旅游企业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如一些媒体不仅宣传民族旅游资源,而且也会深刻反映旅游发展中的不良现象,还有一些公益、文化机构也对环保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
总之,通过运用旅游人类学理论研究民族旅游,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旅游活动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影响,从而科学、合理地应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积极协调不同族群、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杨慧.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9.
[2]吴其付.国外民族旅游研究进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
[3]杨昇,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8(3).
[4]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