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蛋白谱及尿轻链水平的检测在慢性肾脏损伤中的诊断意义

2010-01-26程艳杰郝赪妍徐裕海范存琳秦桂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轻链分子量尿蛋白

程艳杰,郝赪妍,朱 鸿,王 旭,徐裕海,范存琳,秦桂娥,吴 丹

(1.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11;2.西岗区 人民广场石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1)

临床上能够引起肾脏损伤的疾病很多,肾脏损伤的表现之一即蛋白尿。原发性肾脏疾病及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等疾病时肾脏为最常受累的靶器官之一。累及肾脏的首发症状为轻度白蛋白尿,即尿微量白蛋白(mAlb)。mAlb的检测被推荐为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又有文献报道,检测小分子量的蛋白(如α1-MG)可作为评价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1,2]。

临床上开展的尿蛋白谱4项指标的检测能够对肾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进行判断,其中尿IgG、TRF(转铁蛋白)和mAlb三项为大、中分子量蛋白,为反映肾小球损伤的指标,只有α1-MG是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标志。尿免疫球蛋白轻链κ链(kapU)及λ链(lamU)均为较小分子量的蛋白。与α1-MG一样,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并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尿中轻链水平升高,在排除免疫增殖性疾病情况下,表示肾小管受损、重吸收功能下降,故检测尿轻链水平能够反映肾小管损伤程度。本文选择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有无肾脏损伤及尿蛋白阳性程度分成6组,检测尿蛋白谱4项指标及kapU、lamU水平,探讨几种蛋白指标的检测对肾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 象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6月~12月住院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共195例,包括膜性肾病、IgA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有无肾脏损伤及尿液常规化学分析蛋白检测结果分为1~6组。其中,1组为无肾脏损伤组;有肾脏损伤患者根据尿蛋白阳性程度分为2组(±)、3组(+)、4组(++)、5组(+++)、6组(++++)。男98例,女97例;年龄24~73岁,平均58.45岁,各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同时设健康对照(0)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4~60岁,平均41.82岁,为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

1.2 仪器与试剂

尿液蛋白定性分组采用Sysmex UF-100i尿沉渣分析仪;尿蛋白谱4项(包括IgG、TRF、mAlb、α1-MG)及尿轻链(包括kapU、lamU)的检测采用西门子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原理为免疫散射比浊法。

1.3 方 法

留取空腹中段晨尿6.0 mL ,用Sysmex UF-100i尿沉渣分析仪进行蛋白定性后常规离心(3000 r/min,5 min),取上清部分检测尿蛋白谱、尿轻链。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的描述采用频数分布(Frequencies)五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因为各组检测结果均为非正态分布,所以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Test)检验及秩相关统计分析。Min 为每组最低检测结果<0.40;P25为有25%的检测结果<1.11;M为有50%的检测结果低于2.59(为每组检测结果的平均水平);P75为有75%的检测结果低于4.12;Max为每组最大检测结果13.6;Q为P75与P25之差,表示组内该指标变异程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尿中各成分比较

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6。

表1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α1-MG检测结果Tab 1 α1-MG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mg/dL)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表2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mAlb检测结果Tab 2 mAlb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mg/dL)

除“1”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表3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IgG检测结果Tab 3 IgG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mg/dL)

除“1”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表4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TRF检测结果Tab 4 TRF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mg/dL)

除“1”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表5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lamU检测结果Tab 5 LamU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mg/L)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表6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kapU检测结果Tab 6 KapU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mg/L)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

2.2 各指标与尿蛋白分组秩相关及各指标检测结果间相关分析

所有检测指标随着尿蛋白程度分级增高而呈高度正相关,尤其mAlb与分级程度相关性最高(r=0.950)。lamU、kapU与α1-MG有高度相关性(r=0.885、0.900,P<0.05);IgG、TRF与mAlb高度相关(r=0.947、0.959,P<0.05)。kapU与lamU也高度相关(r=0.976,P<0.05)。见表7。

表7 各指标与尿蛋白分组秩相关及各指标检测结果间相关分析Tab 7 The rank correlations between classific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with the indicators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indicators (r)

所有相关P<0.05,且相关系数(r)均>0.7

2.3 各组内检测指标结果

各组内检测指标结果分布情况见图1~6。

3 讨 论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个体尿蛋白含量甚微,常规的尿蛋白定性检测多为阴性。当各种急、慢性疾病累及肾脏或肾脏本身发生病变时,易发生结构和功能损伤,形成蛋白尿。

mAlb被认为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标志性蛋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mAlb能够作为监测早期肾脏损害程度的重要观察指标[3-5]。在生理状态下由于肾小球存在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分子量在40 KD以下的小分子蛋白通过,而且绝大部分的小分子蛋白由肾小管重吸收。分子量在40~90KD之间的中分子量蛋白不易滤过,分子量>90KD的大分子蛋白不能滤过。IgG(分子量,150 KD)、mAlb(分子量,69 KD)和TRF(分子量,76 KD)为大、中分子蛋白,在尿中排泄增加表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选择性减少,电荷屏障破坏,滤过膜上滤过孔径增大,为肾小球损伤的标志[6]。

肾脏损伤尿蛋白排泄增加,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的结果,也是肾小管对滤过蛋白重吸收减低的结果。α1-MG(分子量,26 KD)为小分子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滤出,但绝大部分99.9%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故正常尿中α1-MG排泄甚微。当近曲小管受损时,因重吸收减少其排泄明显增加,α1-MG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管损伤敏感且特异的指标[7]。

尿免疫球蛋白轻链kapU及lamU均为较小分子量的蛋白(18~20 KD),与α1-MG一样,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并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尿中轻链浓度升高,在排除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情况下,表示肾小管受损、重吸收功能下降。检测尿轻链水平能够反映肾小管损伤程度[8,9]。

作者检测了慢性肾脏损伤患者尿蛋白谱4项(IgG、mAlb、TRF 和α1-MG)及尿轻链(kapU、lamU)两项指标。其中,反映肾小球损伤的指标为大中分子量的蛋白IgG、 TRF与mAlb;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为较小分子量蛋白α1-MG、尿轻链lamU 与kapU。

图1 lamU 0~6组结果分布情况Fig 1 Distributions of LamU in 0~6 groups(mg/L)

图2 KapU 0~6组结果分布情况Fig 2 Distributions of kapU in 0~6 groups(mg/L)

图3 mAlb 0~6组结果分布情况Fig 3 Distributions of mAlb in 0~6 groups(mg/dL)

图4 α1-MG 0~6组结果分布情况Fig 4 Distributions of α1-MG in 0~6 groups(mg/dL)

图5 IgG 0~6组结果分布情况Fig 5 Distributions of IgG in 0~6 groups(mg/dL)

图6 TRF 0~6组结果分布情况Fig 6 Distributions of TRF in 0~6 groups(mg/dL)

本实验结果显示,除无肾脏损伤1组IgG、mAlb、TRF与健康对照(0)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各组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表明上述各种指标均是构成尿蛋白成分之一。而且,随着尿蛋白程度的加重(± ~ ++++),上述各种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各检测指标与分组秩和检验呈高度相关(所有相关系数r>0.7,P<0.05)。其中,反映肾小球损伤的指标mAlb、IgG与TRF与尿蛋白程度分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0、0.916、0.909;而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α1-MG、lamU 与kapU与尿蛋白程度分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2、0.903、0.869,说明随着尿蛋白程度加重,上述各指标水平均相应地升高;同时也表明随着肾小球损伤程度加重,大量分子量不同的蛋白透过肾小球基底膜流失于尿中,肾小管对小分子蛋白重吸收能力也在下降,损伤程度也在加重。在以上6种检测指标中,mAlb与尿常规蛋白定性程度相关性最高,可达r=0.950(P<0.05),而且其升高水平位居同组各指标之首,这可能与Alb是正常人体血液中主要蛋白质有关。

肾脏受损伤时,kapU及lamU二者均会升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r=0.976,P<0.05,具有高度相关性),而且kapU与lamU的比值(κ/λ)为2.08±0.68(计算所得,未列入表中),与正常人血液中κ/λ范围基本相符[10]。

此外,lamU、 kapU与α1-MG有高度相关性(r=0.885、0.900,二者P<0.05),因为三者均为小分子量蛋白,正常情况下均可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在肾小管重吸收,当肾脏损伤累积近曲小管时,因重吸收减少,其在尿中排泄明显增加;IgG、TRF与mAlb均有高度相关性(r=0.947、0.959,二者P<0.05),因为三者均为高、中分子量蛋白,三者在尿中升高的程度表明了肾小球受损程度。

由图1~6反映的是同一指标在不同分组中含量差异变化程度,表明的是随着尿蛋白程度增高,各种指标的含量虽然都有增高的趋势,但是同一组内不同患者同种指标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如6组中α1-MG含量(最低-最高)为5.94~71.6 mg/dl;kapU为47~1200(mg/L);mAlb为458~>864 mg/dL;IgG为22.2~786 mg/dL,等。这说明虽然尿蛋白同为++++,但是不同患者尿中同种蛋白含量差异是很大的,要根据尿中特种蛋白含量的高低来判断不同患者肾脏不同部位的损伤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诊疗措施,这正是尿蛋白谱及尿轻链检测的意义所在。

[1] 黎磊石,刘志红.原发性高血压的肾损害[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志,2004,13(4):336-337.

[2] 李波,王菁,王艳霞.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3):214-216.

[3] 房向东,詹伦琴,张秋英,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联合尿微量蛋白及尿酶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38.

[4] Ruilope LM.The kidney as a senso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J Am Soc Nephrol,2002,13:S165-S168.

[5] Cain AE,Khalil RA.Pathophysiology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role of the pump,the vessel,and the kidney[J].Semin Nephrol,2002,22:3-16.

[6] 姜傥.尿液蛋白与肾病[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2,25(5):312-313.

[7] 高志强,夏虹.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08,14(24):79-80.

[8] 叶松道,温怀凯,李向阳,等.尿游离轻链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36(2):164-166.

[9] 官莉莉,顾维正,朱麒钱,等.尿κ轻链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初探[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4,27(2):20-22.

[10] 沈霞,李稻.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5-179.

猜你喜欢

轻链分子量尿蛋白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