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量-效关系的影响

2010-01-25杨在启

关键词:罗库去极化异氟醚

杨在启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罗库溴铵是一种新型中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无明显心血管反应和蓄积作用等优点。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其药效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有关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剂量依赖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呼气末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药效的影响,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剂量依赖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56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7组,每组8例。所有病人在术前均无肝、肾功能损害或神经肌肉疾患,也未用任何影响肌松药药效的药物。

1.2 方法

1.2.1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和安定10 mg。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在前臂头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 mg·kg-1、丙泊酚2~4 mg·kg-1和芬太尼2~4 μg·kg-1。气管插管后P组麻醉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的方式维持。S1~S3分别维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0.8%、1.4%、2.0%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维持麻醉;I1~I3分别维持异氟醚呼气末浓度0.5%、0.9%、1.2%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维持麻醉。麻醉浅时,可适量追加丙泊酚。

1.2.2肌松监测 采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肌张力,表面电极置于右前臂尺侧近腕处,加速传感器固定在拇指上,用四个成串刺激(TOF),频率为2 Hz,电流强度50 mA,每个成串刺激间隔15 s。病人入睡后行气管插管,校准肌松监测仪,以注药前的TOF作为对照值。随后P组开始输注异丙酚,S1~S3迅速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稳定在0.8%、1.4%、2.0%;I1~I3迅速使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稳定在0.5%、0.9%、1.2%后持续输入瑞芬太尼维持,调节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于4.7~5.5 kPa (1 kPa=7.5 mmHg),P组丙泊酚输注、S组和I组七氟醚和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稳定40 min时,静脉推注罗库溴铵0.6 mg·kg-1,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及恢复指数。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比、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以及术中中心体温、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效学比较

见表1。

表1 罗库溴铵单次注射后药效学比较±s)

注:与P组比较,*P<0.05,**P<0.01;与S1组比较,#P<0.05,##P<0.01;与I1组比较,△P<0.05,△△P<0.01;与S2组比较,&P<0.05;与I2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国内外大多数报道吸入麻醉药能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延长其作用时间,但不能改变其起效时间[1-2],但上述研究都是基于吸入麻醉药与肌松药同时应用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七氟醚和异氟醚持续吸入40 min后应用罗库溴铵,结果显示七氟醚或异氟醚能增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缩短其起效时间。这与国内李友清[3]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吸入麻醉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影响存在时间依赖性[4]。持续吸入0.4 MAC七氟醚并没有缩短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表明吸入麻醉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影响同时存在剂量依赖趋势[5]。同时本研究中我们发现随七氟醚或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大,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增强,表现为:1MAC比0.7MAC七氟醚或异氟醚起效时间明显缩短,临床作用时间及恢复指数明显延长,也说明吸入麻醉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影响同时存在剂量依赖趋势。

关于吸入全麻药对非去极化类肌松药有强化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吸入麻醉药可能降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对去极化的敏感性,通过改变Na+-K+通道增加终板电位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从而增强肌松作用[5]。吸入麻醉药进入肌肉组织是一缓慢的穿透过程,其浓度在肺泡、血液和肌肉组织间达到平衡约40 min左右。吸入麻醉药在神经肌肉组织的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平衡浓度随吸入浓度增加而增加,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对肌松药的敏感性随时间而增加,随剂量加大而增加,从而其增强效应随吸入时间延长、剂量加大而明显,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重视,两药合用时应注意时间和剂量的影响。

[1] Lowry DW,Mirakhur RK.Neuromuscular effects of rocuronium during sevoflurane isoflurane and intravenous anesthesia[J].Anesth Analg, 1998, 84(4): 936-940.

[2] Reid JE. Neostigmine antagonism of rocuronium block during anesthesia with sev-oflurane, isoflurane or propofol[J].An J Aaesth, 2001,48(4): 351-355.

[3] 李友清,郭曲练. 地氟醚对ROC肌松效应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5):201-203.

[4] Xue FS,Tong SY, Liao x,et al. Dose-response and time course of effect of rocu-ronium in male and female anesthetized patient[J].AnesthAnalg, 1997, 85: 667-671.

[5] Wulf H, Ledowski T.Neuromuscular blocking effects of rocuronium during desflur-ane, isoflurane, and sevoflurane anaesthesia[J].Can J Anaesth,1998,45(6):526-32.

猜你喜欢

罗库去极化异氟醚
舒更葡糖钠用于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评价研究进展
发电机定子绕组极化去极化测试系统设计
电缆等温松弛电流的时间特性与温度特性研究
1-氯-2,2,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红外光谱研究
去极化氧化还原电位与游泳池水卫生指标关系研究
异氟醚间断预处理对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去极化电流法对10kV电缆绝缘老化诊断的研究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