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与肺动脉及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2010-01-25胡海平李新春陈为霞李基臣

关键词:供血肺动脉主动脉

胡海平 李新春 陈为霞 杨 斐 李基臣

(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病,其血供来源较复杂,常导致部分肺癌增强特点不典型而出现误、漏诊的发生;运用MSCT的同层动态扫描模式,获取肺癌和肺动脉及主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分析肺癌与肺动脉及主动脉TDC特点,探讨肺癌分别与肺动脉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从而了解肺癌血供及增强特性,以期把握肺癌强化扫描的最佳时机,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1 材料与方法

1.1选择2008年7月~2009年12月间73例确诊肺癌病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19例;年龄40~83岁,平均61岁;均按本研究前瞻性设计方法扫描。73例中经手术(35例)和活检(穿刺/纤支镜)(30例)证实65例(89%),其余8例经CT平扫和/或增强有典型表现并结合临床而直接确诊(11%),其中中心型肺癌49例,周围型肺癌24例。

1.2设备、对比剂及扫描参数:应用GE Light Speed Pro 32全身CT扫描机,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300mg/ml)40~60ml,注射速度3.5ml/s,总量不超过1.5ml/kg体重。扫描参数:运用MSCT的同层动态扫描模式,管电压120Kv,电流200mAs,准直宽度5mm,层厚5mm,重建图像1.25mm。先行全肺部常规平扫,选择能在肺动脉显示范围内的肿瘤最大层面做靶层面;右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延迟6秒开始,每隔2秒钟扫描一次,连续扫描40s,图像减薄并传至AD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取肺癌强化最明显层面和同层面肺动脉、主动脉中心的适当区域做为CT值的测量兴趣区,获得各自的TDC。

1.3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由spss15.0统计软件完成,检验水准P=0.05。用Pearon,s相关性分析法检验肺癌分别与肺动脉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用相关系数r表示相关的密切程度,r绝对值<0.4为低度相关,0.4≤r绝对值≤0.7为中度相关,r绝对值>0.7为高度相关。

2 结 果

2.1肺动TDC均有明确的峰值,峰值时间分布于8~18s之间,平均12.36±2.95s。

2.2主动脉TDC均有明确的峰值,峰值时间分布于14~30s之间,平均21.64±3.53s。

2.3肺癌TDC走势可分三类;(1)与主动脉TDC相似,可出现较明显的峰值,时间分布于16~34s之间,平均23.81±3.89s,共有23例(31.51%)(见图1A、B)。(2)肺癌TDC略上升后即较平直,未见明显峰值出现;以曲线上升到最高点计时,峰值时间分布于16~36s之间,平均24.25±4.89s,共41例(56.16%)(见图2 A、B)(3)肺癌TDC无明显上升趋势,显示为平直、略上升或下降图形,无法计时,共9例(12.33%)(见图3 A、B)。

前2种类型共64例,占总数87.67%;均可见强化峰值,峰值时间分布于16~36s之间,平均24.06±4.20s。第3种类型共9例,占12.33%,无明确强化峰值出现,不做相关性分析,不纳入统计。

图1 A 右上叶后段肺癌强化较明显。

图1 B主动脉1、肺癌2、肺动脉3强化TDC肺癌TDC有角明显峰值出现。

图2 A 肺癌轻度强化,不均质。

图2 B主动脉1、肺癌2、肺动脉3强化TDC 肺癌TDC略上升,峰值点不典型。

图3 A肺癌供血动脉,肺癌实质强化不明

图3 B 主动脉1、肺癌2、肺动脉3强化TDC肺癌TDC不规则,无法确定峰值点。

2.4肺癌与肺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经配对样本t检验;用Pearon,s相关性分析法做肺癌与肺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肺癌与肺动脉强化峰值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P<0.05,说明肺癌与肺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0.4,两者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关系。

2.5肺癌与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经配对样本t检验,用Pearon,s相关性分析法做肺癌与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肺癌与主动脉强化峰值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 癌 主动脉 平均峰值时间(s)24.06±4.20 21.64±3.53 t-7.003P0.063 相关性系数r值 0.751

P>0.05,说明肺癌与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r>0.7,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关系。

3 讨 论

3.1肺癌的血供与增强特点:

肺脏是具有双重血流灌注并进行血气交换的重要生命器官,肺动脉(PA)是功能性静脉血管系统,支气管动脉(BA)是营养性动脉血管系统。正常生理状态下,PA与BA在同级解剖平面上,两者管径、血流灌注量、灌注压等方面都相差悬殊,但两者在毛细血管前水平存在广泛而丰富的吻合,同时在多种病理状态下,两者间吻合可明显增多;这些吻合的存在,可调节病理情况下局部肺组织的血流分布并提高局部血氧饱和度。

经多年的探讨研究,目前关于肺癌血供来源的观点基本趋于一致:即活体状态下,肺癌血供全部来自体循环,主要由BA供血,肿瘤邻近的肋间动脉、内乳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膈肌动脉在个别情况下亦参与供血;PA不参与肺癌血供[1,2]。

肺癌同其他肿瘤一样,是一种血管依赖性疾病,其实质内微血管的形成及密度是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关键,肿瘤内微血管的数量(MVD)直接决定肿瘤血供的多少。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其新生血管的生成方式及血管数量的多少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肿瘤的强化程度与其实质内微血管的密度呈正相关[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见组织分型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等,CT增强扫描肺癌呈轻-中度强化、低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等类型;考虑为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及其微血管生成密度的差异所致。研究发现,肺腺癌的强化程度高于鳞癌,组织分化程度差的强化程度高于分化好的[4]。本组肺癌的强化峰值差异较大,仅31.51%(23/73)的病例强化较明显,68.49%(50/73)的病例仅轻微或无明显强化,肺癌强化特点的不同应该因其组织类型不同所致[5]。

3.2肺癌与肺动脉、主动脉增强TDC特点及相关性

肺癌与肺动脉的增强峰值时间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别明显,为低度相关性,这也从另一侧面验证了肺动脉不参与肺癌血供的理论。同时经本组病例的研究,我们知道肺动脉与主动脉二者强化峰值的时间差约为8~12秒,这在某些需要肺动脉期开始增强扫描的病例,确定主动脉期扫描的延迟时间提供了准确的参考。

肺癌与主动脉增强峰值时间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别不明显,存在高度密切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肺癌由体循环(BA等)供血的理论。但较典型病例(具有较典型的TDC)仅有35.15%(23/73);有87.67%(64/73)存在正线性相关性关系。这一特点对现代高速MSCT扫描特别重要,首先因为现代MSCT的扫描时间已达亚秒级,扫描时间窗明显缩短,一旦扫描启动过早或过晚而错过对比剂峰值平台期,将会明显影响肿瘤强化特点的显示,从而易导致误、漏诊发生。其次,二者的相关性说明通过监测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能够预测肺癌的强化峰值时间;这将有助于我们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更准确合理的延迟扫描时间,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3.3肺癌增强扫描方法及改进

日常工作中,肺癌增强扫描多采用肺动脉、主动脉、腔静脉及延迟四期扫描模式,以期全面了解肿瘤在肺循环各期相的特点;运用MSCT造影剂浓度自动跟踪技术,监测点设在肺动脉,当造影剂浓度达到所设阈值时(一般为150~200Hu)即触发扫描,延迟10s秒后行主动脉期扫描,再顺延20~24s开始腔静脉期扫描,最后延时180s行延迟期扫描。

因为肺动脉不参与肺癌血供,本研究也证实肺癌与肺动脉增强峰值时间仅存在低度相关性,说明肺动脉期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的意义不大,因此可改为选取主动脉设监测点,直接行主动脉等后三期扫描。这样既能观察肺癌的强化特点,又能减少患者受辐射量,提高检查效率。

[1] 陈胜利,黄子诚,陈国东.支气管肺癌血液供应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11)6:527~530.

[2] 史景云,肖湘生,欧阳强,等.肺动脉不参与肺癌供血—CTA和DSA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18:1253~1254.

[3] 李慎江,肖湘生,刘士远,等.周围性肺癌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24~127.

[4] 滑炎卿,倪国兴,陆效禹.SPN的CT强化效应与鉴别诊断:不强化肺癌的病理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2004,13:243~245.

[5] 何蓉,周伟生.原发支气管肺癌血供研究进展[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15):44~47.

猜你喜欢

供血肺动脉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辣语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