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激趣
2010-01-24余华映
余华映
摘要: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无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外作业是学生提高能力,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必要环节,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尝试,浅谈一下如何通过课外作业的布置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以及保持和开发这种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作业布置激发兴趣
一、概述
作业,又称课外作业,既是对课堂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运用,又是教学的辅助形式。是教学的延伸。通过作业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作业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志趣、个性和专长。
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方法把机械地抄写放在首要位置,最多也就做一些与中考题型类似的机械的练习题。这样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形成对英语的厌学情绪。据调查,“在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少写作业等作为对老师最大的希望。”传统的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知识与能力,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对后续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所以作业设计就更显得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因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寻求创新,并设计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从而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
二、如何通过布置作业来激趣
1引起求知欲、激发兴趣
学生掌握知识是从感知阶段开始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的投入感知活动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始。
例如,上新课
在老师不断提问的情况下,学生认识上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出现了求知的内在动力。主动地去看书、查资料,去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获得新知中感受乐趣,对英语的学习也有了强烈的兴趣。
2作业形式活泼,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之一,它具有情感和注意两个方面的特点。新颖别致的作业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于是会有这样的英语作业:回家学一首英文歌曲第二天课前五分钟随机抽学生比赛演唱;将当天所学知识绘成一幅或多幅图片,并根据图片编成英语小短文;用英文制作生日晚会邀请卡、母亲节贺卡等。学生的课业活动在课本中,又跳到了课本外。比起单调枯燥的抄抄写写,这些作业不再是任务,而是享受。
可见改革作业形式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多么重要。
3多层次性、激发兴趣
成尚荣说“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学习,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展开教学过程”。同样,作业的设计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亲历作业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丰富文化素养。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设计作业题应考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整体效果。
我尝试着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那一组作业并努力去做下一组作业。A类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B类综合练习则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生。C类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优秀生。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有成就感,有目标,有动力,有兴趣,有信心。
4实践操作、激发兴趣
传统的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都差强人意,很多学生都只是应付了事。而新课标强调,教学应通过设计真实、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的解决这种积极的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要使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从学生的兴趣人手设计课外作业。
在学完《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6 How to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回家亲手为父母做一道菜,明天带一些来大家相互品尝。并用英语写下制作的过程。学生们兴致很高,都秀出了自己的“作品”,并在轻松热闹的气氛中用英语对他人的菜进行了评价。通过实践操作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熟练的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对待英语,对待英语作业有了新的态度和更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5利用评价、激发兴趣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学生来说,评价可以使他们明确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兴趣。
(1)课前三分钟口头评价
学生的作业情况:二十名同学的作业全对,分别是:(学生姓名);同学的字写的非常漂亮。同学回家读书半小时,家长也认真签了字。
(2)学生互评,教师总结。学生的评价公正、客观、毫不避讳。教师总结很关键,应多肯定、多鼓励:我很赞同A同学的看法,认为C同学的卡片制作最完美(同时给两位甚至多位同学树立了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3)发现闪光点。以表扬为主。为了能激励每位学生,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的学生会因为发言声音大得到表扬,内向的学生会因为听讲认真得到表扬。
三、结论
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从课外作业的布置人手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激发了学习兴趣。
(2)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3)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5)提高了学习成绩。
通过以上过程的展开,改变了以往“老师天天追着学生要英语作业,学生天天躲着老师交不了英语作业的”的怪现象。学生养成了独立作业。并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发挥,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实践表明,用“英语作业布置法”激发学习兴趣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努力去做,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是完全能实现的。但是在实施“英语作业布置法”的过程中,还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作业布置法逐步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