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教育分流意向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山东省新泰市农村初中为例

2010-01-23陈礼永翟玉霞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职业高中分流职业

陈礼永,翟玉霞

(1.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泰安 271021;2.新泰市翟镇一中,山东泰安 271200)

教育分流是一种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制度安排,是通过制度安排的教育选择方式。其主要功能是选择不同的个体进入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模式,从而也与今后不同的职业目标和社会经济地位联结在一起。因而对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农民子弟来说,如何在教育分流时做出正确选择就尤为重要。这已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 560份,其中学生调查问卷 240份,收回有效问卷 204份,回收率 85%;家长调查问卷 24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 75%;教师调查问卷 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 100%。

一、新泰市农村不同人群教育分流意向差异分析

(一)对职业教育必要性认识的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和学生有超过半数对初中生进行职业教育持必要态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初中是学知识的时期,进行职业教育还为时过早。教师对此问题的回答有所不同,93%的教师认为对初中生进行职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情况见表 1。

表 1 不同群体对职业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二)对初中后教育流向选择的差异比较

表 2 不同群体对初中毕业后继续读书的去向的选择(%)

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流向问题,表 2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父母和教师都对普通高中持较高的支持率,但稍有差异的是家长、学生、教师对普通高中的热情,三者呈依次递减趋势。三类人群对于职业高中的态度最为冷淡的是父母,这主要源于家长的高教育期望,这与他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关。当然社会对高学历的认同以及职业高中、技术学校发展不足的现状也是导致这种选择的客观原因。调查结果表明也有部分学生为了学一技之长,对技术学校的认同稍高。

表 3 群体*初中毕业后打算交叉制表

面对第一年考不上高中的情况,75%的家长和 67%的学生都义无反顾地会选择“复读,明年再考”。家长、学生虽然都意识到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具体行为上却都排斥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具体如图 1。

图 1 父母及其子女对第一年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分流选择柱状图

表4 卡方检验

根据表 3的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卡方值X2=3.490,自由度 df=3, P〉0.05,家长和学生对初中后流向的选择差异不显著,见表 4。

(三)不同群体对初中教育分流的认识(%)

1.不同群体对初中分流的最佳依据的差异认识

图 2 不同群体对初中分流的最佳依据的差异选择比较柱状图

从图 2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不同的群体一致认为,根据学生兴趣实施分流是最合理的,学生希望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十分渴望自己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未来之路;大多数教师的出发点还是比较客观的:学生所谓的兴趣只是头脑中的美好兴趣理想,缺乏实践锻炼。虽然大部分家长选择的是根据学生兴趣,表现出来的却是家长意志,他们认为他们可以主宰学生的选择。另外29%的学生、20%的家长、20%的教师选择的分流依据是学生成绩,对依据成绩分流赞同率较高的原因:成绩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最客观、最公正的标准。

2.不同群体对初中分流中心理教育的认识差异

表 6 不同群体对初中分流中心理教育的认识差异比较(%)

由表 6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家长和教师还是比较一致的,98%的教师、83%的家长都认为分流中的心理教育是必要的。另外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分流过程中你最需要哪方面的知识?”,也有 32%的学生回答最需要“心理辅导”。

3.学生与教师对分流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选择差异,见表 7、表 8。

表 7 群体*分流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选择交叉制表

表8 卡方检验

由表 7可以看出:7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自己分流方向选择的决定者,可是教师在分流实践中的体会却是家长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二者的选择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性。(卡方值 X2= 88.296,自由度 df=3,P<0.01,见表 8)。

(四)对职业高中选择原因的差异比较

家长选择职业高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利于就业”,学生选择职业高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二者虽然选择不同但目的一致,即上职业高中是为了利于“就业”。二者差异比较大的是:学生中有 21%左右因考虑到读普通高中的经济成本和家庭经济状况而选择了职业高中,而家长中却没有因为费用问题而选择职业高中的。这说明近年来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渐增强,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肯学习就是花费再大的代价他们也无怨无悔。而且,近几年新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确有了较大的改善,再加之本地区人口流动较大,思想也日益多元化。另一个较大差异是:学生中 20%的人自感无望考上普通高中,被迫选择职业高中,而家长中却无一人认为孩子成绩不好,然后才选择职业高中。这说明家长始终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可以通过复读提高成绩。具体见表 9。

表 9 不同群体对选择职业高中原因的差异(%)

二、新泰市农村初中教育分流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长、学生较高的教育期望与我国的社会需求不符

通过调查发现不论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充满了高教育期待,希望获得高学历,特别是女生的教育热情更加高涨:女生中有 58%的希望获得研究生学历,而家长中有 63%的希望子女学历达到研究生水平。这种教育热情固然可喜,但与当今多元化人才需求是不相符合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一方面需要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人员,另一方面社会同样需要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尤其是不同的服务行业需要各类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此同时,我国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工人短缺却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 23%,其中高级技工仅占 5%,中级技工占 35%,初级技工占 60%;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高达 75%,其中高级技工占 35%,中级技工占 50%,初级技工仅占15%。[1]在南方很多大城市甚至出现“技工荒”。因此家长、学生都必须要考虑社会需求,冷静地在初中教育分流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二)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分流过程中的行为取向不一致

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2005年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显示,虽然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同,但多数中学生仍不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52.3%的中学生认为:即使自己非常适合读职业学校,也不会选择职业学校;49.8%的中学生认为:即使自己想去,父母也不会同意。[2]这种结果同样在笔者对家长、学生群体的调查中得到了体现:虽有 65%的学生、63%的家长认为初中生接受职业教育是必要的,但同样还是不能接受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去;家长虽然认为分流是合理的,但当面对第一年考不上高中的情况,75%的家长和 67%的学生都义无反顾地会选择“复读,明年再考”。这说明家长、学生虽然都意识到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但在具体行为上却都排斥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

(三)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质量是影响教育分流的首要因素

另据笔者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即使自己想去职业学校,父母也不会同意”,在教师问卷中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68%的教师认为“在分流过程中对分流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是家长。大多数家长除了愿意让孩子上普通高中之外,对其他的教育途径并不热衷。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也正试图去了解、帮助孩子。他们目前的心态是即使大学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可你没有文凭会更难找工作。因此即使孩子有上职校的想法,他们也会想办法说服孩子,甚至会强制孩子。他们不愿选择职业教育的首位原因就是职业学校管理混乱(55%),目前职业学校的管理情况和普通高中相比的确有一定的差距,加之生源的基础较差,毕业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两方面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都处于劣势。可见职业学校要想提高吸引力就必须首先解决自身的质量问题。

(四)分流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是新时代的需求,但如何科学地进行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初中生明知自己不可能考上普通高中,却也没有做好接受分流的心理准备。如果被分流到职业学校,他们就会感觉低人一等,即使在读的职业学校学生也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调查显示, 50.7%的职业高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份不满意,甚至 39.1%的人感到自卑。[3]加之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在笔者的调查中有 32%的学生回答最需要“心理辅导”,同时 98%的教师、83%的家长也认为分流中的心理教育是必要的。

(五)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分流是不同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

29%的学生、20%的家长、20%的教师选择的分流依据是学生成绩,是因为成绩的确是一种最客观和具有说服力的分流标准,同时成绩也是公众心目中默认的一种选拔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三种不同的群体更倾向于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分流,60%的学生、54%的家长、55%的教师一致认为根据学生兴趣实施分流是最合理的,特别是学生本身希望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同时他们也十分渴望自己能独立选择自己的未来之路;大多数教师对这个问题还是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他们的确希望分流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各尽所能、个个成才。

三、新泰市农村初中教育分流实践对当地教育教学的启迪

(一)以政策为导向,加大本地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在传统等级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判定“人才”的标准多依据其学历或是权力而非能力,这为“重普轻职”观念的滋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这种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目前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政府导向来引领社会重视职业教育。

第一,要加大投入,增加职教吸引力。2008年 1月 4日,山东省举行国家助学金发放启动仪式,首次向技工院校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 1500元。这是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通过价值补偿的方式形成政府鼓励、社会重视局面的一个良好开始。第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以自身优势做好宣传工作。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出发点,把初中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宣传、学生分流情况纳入评估体系;采取严格政策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程改革要求,各学校开足、开全课程,并配备音、体、美、劳专职教师,为农村教育分流奠定社会基础;利用地方优势,拓宽升学和就业培训渠道,加强地域与高校联合、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高层次教育的机会。第三,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展示当地职业教育光明前景。各个媒体要结合新泰市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向社会展示中等职业学校的风采,大力宣传政府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新政策,让社会、家长、学生全面了解中等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要大力宣传国家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以有效促进当地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领导家庭”。家长学校是家、校沟通的最佳载体。目前农村学校的家长学校,其多数活动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展开的,却很少与家长探讨适合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可以通过规范家长学校,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使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实现家、校教育合力。

首先,利用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长职业培训。以短期集体培训为主,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使之更好地和孩子一起规划他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建立家庭教育档案。要求班主任与每位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教育调查研究,家访问卷等活动,摸清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研究其不同时期的心理,并进行分析、归类;在初三分流前和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职业测评,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家长准确地对学生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发现他们的潜在竞争优势和能充分发挥他们优势的职业;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建立家庭教育档案,积极帮助家长逐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后,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家庭教育最优化。家长学校要坚持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深入课堂,观察孩子表现、了解课堂;组织和鼓励初三学生的家长到各职业学校去参观考察,了解所设专业,了解学校就业形式,增强家长对孩子指导的针对性;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针对家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教育观念、学生心理保健、家庭文化、家庭美育、学生心理、独生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家长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三)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

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对学生进行就业预备教育的过程,对初中生进行职业指导,旨在引导毕业生报考普高或是职业学校,实质是进行普、职分流教育。[4]

首先,改变观念,注重职业指导。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养成,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终身化思想,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教学内容上,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客观评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与人生”、“职业与创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在教学方法上,强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介绍经历和体会,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和沟通;让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深入社会调查自己所喜欢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并互相交流和了解,从而获得社会职业角色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社会职业角色有关的权利、义务。

其次,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职业指导的前提应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个体差异,树立以人为本的心态。学生一入学,教师就应肩负起公正的评估每个学生能力、兴趣、学习态度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根据自己在日常中的观察记录,帮助学生判断优势和不足,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听取学生个人意见、想法,尊重学生的意愿;向学生讲解当地职业高中所设专业及这些专业的特点,不断收集社会就业趋势信息,以供学生咨询。

最后,帮助学生协调矛盾,学会自我选择。在社会职业需要与个人择业之间始终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在不能有绝对自由选择职业的现实社会中,帮助人们能够比较合理地选择职业,协调不自由和自由之间的矛盾。[5]只有让学生学会选择,才能构建自己的整个精神结构,才能规划自己的生活,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勇往直前,有所作为,而不再是彷徨、犹豫。

(四)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求职者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求职者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6]

教育行政部门应借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趋势,树立“职业生涯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的理念,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小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鼓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的基础上,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份蓝图。同时要争取家长配合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做到: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学会科学地教育子女,及时鼓励孩子健康成长,全面了解孩子,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且最好能够及时调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正确把握孩子发展的现状,以便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指导、教育和帮助孩子规划生涯发展。[7]

(五)重视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8]处在职业选择、职业困惑和面临升学的学生,其情绪和生理状态常常是不确定的,而对于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来说,其情绪和生理状态的表现,更具有隐蔽性,更容易导致升学选择中低下的自我效能感的产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必须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首先,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教会学生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注意适时进行心理训练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在价值多元时代,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无论你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还是精神享受,只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时,把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多元价值也未尝不可。要建立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或专门活动室,大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出现的心理障碍,给予学生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最后,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1]焦红霞.职业教育为何难以受“青睐”[N].中国改革报,2005-07-15(006).

[2][3]教育分流:选择与淘汰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5-11-17(003).

[4]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高奇.全社会都要关心职业指导工作[J].教育与职业,1987,(3).

[6]姚朝华.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高教研究,2007,(1).

[7]林玉双.基础教育阶段应大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2007,(1).

[8]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职业高中分流职业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CLASS STRUGGLES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NSA架构分流模式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