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以泰山为例

2010-01-23范方堃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遗产地泰山旅游业

孟 华,范方堃

(泰山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世界遗产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历史文化和壮丽山河的杰出代表,是精品中的精品,是稀世瑰宝,是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1]。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遗产作为最能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资源,其明星般的受欢迎程度,为世界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泰山于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其以丰富而独特的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与泰城“山城一体”的独特布局,使泰山世界遗产旅游不可避免地对泰城社区居民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以泰山为例,就遗产地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来自管理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 20世纪 6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确立于 20世纪 80年代的公司治理理论中。所谓利益相关者就是指所有能够影响或者被政策、决策和系统的行动影响的个人、社团、社会群体或者任意层次、规模的机构。广义而言,利益主体是指“任何能够对于保护项目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或者被保护项目的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2]。

国外旅游研究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并在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研究。我国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当中最早见于2002年保继刚等编制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1一 2020)》,规划者首先确认桂林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即游客、政府、商业部门、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等,进而结合系统动力学的反馈分析寻找和认识主要利益群体在桂林市旅游业中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剖析了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深层制约机制[2]。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利益主体,包括旅游者、旅游接待地社区居民、旅游企业以及景区所属地政府部门,如果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旅游就不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指生活在景区内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受到景区发展影响的居民群体。景区规划与发展对景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必然产生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影响[3]。

泰山的社区居民包括泰山景区内居民与泰城居民[4]。景区内居民被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勿容置疑,泰城居民被列入其中也应无可争议,而这一点更能体现泰山特色。泰山与泰城“山城一体”的空间格局乃世界名山中所少见,泰城的发展与泰山息息相关,泰山的保护与利用离不开泰城居民的积极参与。有关泰山的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与推行都关系到泰城居民的切身利益,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个庞大群体。

(三)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touris m impact)是指旅游活动 (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所引发的种种利害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对旅游活动主体 (旅游者)本身的影响,也包括对其他相关的利益集团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5]。其中对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1960年起,“旅游影响研究”成为西方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逐渐形成了旅游经济、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社会文化三个领域的影响研究。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迅猛发展,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1970年以来,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开始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焦点[6]。国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理论等方面[7]。

中国最早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至 20世纪 90年代初期,其表现在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影响的感知研究。1990年代中期以后可以看作是一个起步或开创性阶段,它吸引了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学者的注意。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以及方法和以前比较都有很大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在指标设定上结合了旅游地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理论对不同地区的目的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研究[6]。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者结合泰山实际设计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影响”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调查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来源等 8项内容;第二部分用于调查发展旅游业对泰城居民的影响,包括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等 3大方面 14项内容。问卷第二部分把对居民的影响分为 1-5(李克特量表)等级,分别是非常赞同 =5,比较赞同 =4,中立 =3,比较反对 =2,非常反对 =1[8]。另外,调查还对泰山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是否合理、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征求社区居民意见。

(二)实地调查

调查于 2010年 4月 28日—5月 5日进行,以泰山景区内居民、环山路附近居民、环山路以南居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和回收问卷 140份,其中有效问卷 120份,问卷有效率为 86%。在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一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访谈,同时记录了访谈结果。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采用 EXCEL和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文影响均值采用李克特 5点量表,一般认为,1-2.4表示反对,2.5-3.4表示中立,3.5-5表示赞同;“反对率”是指“非常反对”和“反对”两者人数的百分数之和,“赞成率”是指“赞成”和“非常赞成”两者人数的百分数之和[8]。

(一)被调查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分析

被调查社区居民范围较广,涉及公务员、教师、工人、个体经营者、泰山景区工作者、学生、退休职工等;男性样本偏多占 54.2%,女性占 45. 8%;在泰城居住时间上,5年及以下的占 9.2%,6 -10年的占 10%,11-20年的占 23.3%,21年及以上的占 57.5%;被调查社区居民年龄 25-44岁占 55%,45-64岁占 25.8%,15-24岁占 11. 7%,65岁及以上占 5.8%,14岁及以下占 1.7%。此外,被调查社区居民的最高学历绝大部分是大专或大学本科,占 61.7%。25-44岁居民在泰城居住时间 21年及以上的占大多数,该群体对泰山的了解及泰山旅游对他们的影响均较深刻,从对该群体的调查结果中能更好地做出科学分析与研究。从总体上看,样本的分布比较全面,基本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社区居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的占 12.5%、部分来自旅游业的占 12.5%、较少来自旅游业的占 10.8%,家庭收入没有来自旅游业的占大多数,为 64.2%(见图 1)。表明在居民们看来,旅游业对家庭收入增加的支持并不普遍。

图 1 社区居民家庭收入来源于旅游业情况

被调查社区居民对泰山世界双遗产非常了解的占 21.7%,比较了解的占 45%,了解甚少的占28.3%,一点不了解的占 5%(见图 2)。表明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泰山,正逐步深入人心,为多数居民所认识。

图 2 社区居民对泰山世界遗产了解情况

对泰山世界双遗产目前开发与规划的合理性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结果显示,对泰山开发与规划的合理性非常赞同的占总人数的 30%,比较赞同的占 28.3%,中立的占 30%,比较反对和非常反对的各占 5.8%(见图 3)。表明泰城居民对目前泰山的开发状况持有不同意见,但赞同者占了多数。

图 3 社区居民对泰山开发合理性的认识

(二)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经济影响分析

旅游对于社区居民的经济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 (表 1),社区居民对“就业机会增加了”和“居民收入增加了”两项积极经济影响持赞成态度 (影响均值均大于 3.5,支持率都超过了 50%),反映出泰山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确实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居民收入增加了”一项的赞同率刚刚超过 50%,表明从泰山旅游业中得到收益的只是部分居民,他们主要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工作,收入增加的途径比较单一。“从旅游业中得到了平等的利益分配”上,社区居民持中立态度 (影响均值为 3.27,大于 2.5,小于 3.4,中立率占多数,为 48.3%),表明虽然社区居民赞同旅游的积极经济作用,但其从旅游业中得到的利益不均衡或者得到利益较少。在“造成物价上涨”和“造成房价上涨”两项消极影响方面,社区居民都持赞同态度 (影响均值均大于 3.5,支持率都超过了 50%),“造成房价上涨”一项上,居民的赞同率更是高达 70%,说明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的消极经济影响已经明显显现并比较突出,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在经济上一定程度地造成损失。但从另一角度讲,房产巨大的升值空间,对于在景区周边有房产的少数居民来说又是一个不错的利好消息。

表 1 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经济影响调查

(三)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分析

旅游对于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带来的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调查结果表明 (表 2),在旅游对社区居民 3项积极影响调查中都持赞同态度(影响均值均大于 3.5,支持率都超过了 50%),其中“提高了本地知名度”一项,赞同率高达 87.5%,表明旅游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泰山双遗产旅游对泰城起了巨大的宣传作用。在对社区居民进行访谈时,他们对自己是一名长期生活在泰山脚下的泰城市民感到自豪和幸福。在山脚下进行晨炼、进山游泳、上山挑水,已经成为许多泰城居民的生活习惯。在两项消极影响调查中居民都持反对态度(影响均值均远远小于 2. 4,反对率都大于 50%),表明旅游的消极社会文化影响很小、尚不明显。也有 10%的居民正常生活或多或少受到旅游的干扰,5.8%的居民认为社会治安与风气变差,表明旅游活动和游客的消极示范效应已经开始影响到泰城居民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表 2 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调查

(四)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环境影响分析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为了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对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客观上明显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给社区居民带来诸多实惠和便利,但与此同时,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也可能给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表 3),在“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本地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两项上,泰城居民都持赞同态度(影响均值均大于 3.5,支持率都超过了50%),赞同率分别达到 68.3%和 72.5%,表明旅游发展带来的基础设施完善与环境质量改善,社区居民从中受益匪浅。对于“造成交通拥挤”这一旅游环境的消极影响,居民的赞同率仅为 14. 2%,表明旅游对泰城环境的消极影响给予社区居民的感受还不强烈。

在“居住环境质量提高了”一项上只有 57. 5%的居民持赞同态度,还有 35%和 7.5%的居民持中立和反对态度。其原因在于对景区的优美环境,居住在景区周边的居民可从中受益,而远离景区的居民,对景区环境的改善感受并不明显。正如天外村附近的居住环境就远远好于财源大街,两地居民从旅游中的受益并不平衡。这与前文“旅游造成房价上涨”的调查也非常吻合,因靠近泰山景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等一系列区位优势,使得天外村附近、环山路周边的房价很高。调查发现泰城北部环境要好于泰城南部,房价也是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因距泰山的距离不同,明显造成泰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表 3 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环境影响调查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影响都很显著,其影响大小与社区居民是否参与旅游经济直接相关。

泰山旅游对社区的经济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影响均值均大于 3.5,支持率也都超过了 50%,充分反映出泰山旅游发展对社区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影响都很显著,这就提醒我们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其负面效应。

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社区居民是否参与旅游业直接影响到其对经济影响的态度。家庭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和部分来自旅游业的社区居民各占调查问卷总人数 (120人)的 12. 5%(15人),他们对于旅游发展使得“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增加了”等积极经济影响,持支持、赞同的态度,其中家庭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的4个人和部分来自旅游业的 5个人,对旅游的积极经济影响持中立或反对意见,这是因为这几个人主要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初级工作,参与层次低,其旅游收入无法满足自身的经济需求。对于“造成物价上涨”等消极经济影响,参与旅游业的社区居民并不比没有参与旅游业的社区居民的反应强烈。“从旅游业中得到了平等的利益分配”一项中,家庭收入没有来自旅游业中的社区居民(64.2%)和较少来自旅游业收入的社区居民(10.8%),大多持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渴望从旅游中得到平等的利益分配。此外,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时,不少社区居民都提出了自己对泰山旅游的建议,表明他们渴望参与到泰山遗产旅游中来。因此,只有有效地开展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才能实现泰山遗产地旅游和社区居民的“双赢”,从而实现旅游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明显强于消极影响,其影响大小与社区居民的居住位置有关。

泰山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积极影响的各项均值均大于 3.5,支持率都超过了 50%,而消极影响的各项均值均远远小于 2.4,反对率都大于 50%,二者形成明显的对比。这种积极影响明显强于消极影响的现象与经济影响状况形成明显的反差。

泰山世界遗产地旅游对社区居民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影响中,社区居民无论家庭收入有无来自旅游业,对其积极影响大多持肯定态度,赞同率都达到 60%以上,说明泰山遗产地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社区居民的居住位置与泰山遗产地景区的位置远近是影响居民对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持不同态度的关键。

3.泰山旅游对社区居民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滞后于经济影响,表现出旅游影响的时序差异。

泰山旅游的三大影响并不同步,经济影响发展最快,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影响发展则相对迟缓,这种迟缓主要表现于消极影响的滞后。当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日益凸显时,其消极影响才初见端倪。旅游影响的这种时序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二)启示

1.遗产所在地政府,应当健全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

目前,泰山遗产地景区周围的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出售旅游纪念品、旅游特产或者从事住宿餐饮业为主。在泰山旅游规划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尊重居民参与旅游的决策,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见融入到政府部门的总体旅游规划当中。当地政府还应当增加社区居民的参与形式,泰山封禅大典的推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地居民参与其中,增加了其对泰山世界遗产地的认识。

2.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指导原则,保护好泰山世界遗产。

泰山以其雄伟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景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旅游业的发展在推进泰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泰城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泰山管委从多方面加强了对泰山世界遗产的保护,但在保护与利用中,还有一些不和谐之处,与世界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相背离,影响了泰山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9]。在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只有 58.3%的社区居民认为泰山开发与规划合理;在“泰山遗产是开发还是保护为主”调查中,25.8%居民赞同保护为主,67.5%居民赞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说明泰城居民还是要求泰山旅游要以保护为主,不能盲目开发,破坏泰山遗产!泰山与泰城“山城一体”的空间格局使得泰山遗产地与泰城居民息息相关,如果不能合理规划泰山遗产地旅游,将有损泰城居民及泰城居民子孙后代的利益。

3.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维护泰城居民的利益。

旅游开发与社区在空间上的紧密性,使得社区居民成为与旅游区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的对象,毫无疑问要受到旅游者游览活动或景区建设拓展所引发的各种影响。当地政府部门与景区管理部门应当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从泰山世界遗产旅游的收益中,支付一定比例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从而赢得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推动泰山世界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舒代宁.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2]陈春泉,陆利军.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2008,(5).

[3]郭贞.旅游景区利益相关利益诉求分析[J].商业文化,2009,(4).

[4]孟华.“世界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图谱构建——以泰山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08,(5).

[5]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6]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3).

[7]王莉,陆林.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5,(3).

[8]陈方英,马明,孟华.城市旅游地居民对传统节事的感知及态度——以泰安市东岳庙会为例[J].城市问题,2009,(6).

[9]吴丽云.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与泰山世界遗产资源保护[J].社会科学家,2009,(4).

猜你喜欢

遗产地泰山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