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

2010-01-23越,涂

卫生软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婚恋观婚恋性爱

齐 越,涂 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引言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以及婚恋过程中价值取向和性爱选择的基本看法,蕴含着人们对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不仅潜意识里对个体选择配偶起指导支配作用,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持续变革、国际文化交流融合的21世纪,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婚恋观念的改变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已从单一价值模式向多元化变化,其婚恋观呈现出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而”婚前性行为”的新婚恋模式、“急婚族”、“毕婚族”以及丁克家庭等社会现象也都成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转变的新标志。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与特点(恋爱态度、恋爱动机、婚姻自主观、婚姻价值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性爱行为观[2])的研究以及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的研究[3]。本文在文献检索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特点进行系统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四所高校550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8份,其中男216名,女292名,年龄为18岁~25岁。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西南大学研究生苏红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中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CMLQ),该问卷包括恋爱动机、婚姻倾向、婚姻价值观、婚姻自主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7个维度,共34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等级计分。高分者表示在婚恋观思想中较多赞同题项的含义。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i,s α为0.741。

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得分状况

508名大学生在婚恋观的7个维度上的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恋爱动机 8.34±2.588分、婚姻倾向15.51±2.009分、婚姻价值观10.99±2.061分、婚姻自主观12.63±1.968分、婚姻角色观15.29±4.172分、婚姻忠诚观16.95±3.954分、性爱抉择观33.34±5.696分,总分116.62±12.228分。

3.2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婚恋观在恋爱动机、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性爱抉择观四个分量表在性别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恋爱动机、婚姻角色观上男生的均值高于女生,在婚姻自主观、性爱抉择观维度上,女生普遍高于男生。

3.3 大学生婚恋观的学科类型差异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整体上大学生婚恋观总分在学科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文科学生总分最高,艺术类最低。另外,在性爱抉择观(P<0.001)、婚姻角色观(P<0.01)、婚姻自主观(P<0.01)、婚姻忠诚观等因子上5种学科类型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大学生婚恋观的城乡差异分析

从表3中可看出,大学生婚恋观的婚姻忠诚观因子在城乡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余维度在城乡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大学生的性别差异t检验

表2 大学生婚恋观的学科类型方差分析

表3 大学生婚恋观的城乡差异t检验

3.5 大学生婚恋观独生子女与否差异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性爱抉择观与婚姻忠诚观在是否独生子女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比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得分高。

3.6 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婚姻忠诚观维度上在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7 大学生婚恋观的恋爱状况差异分析

从表6中可以看出,整体上大学生婚恋观在恋爱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婚姻忠诚观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从未恋爱>正在恋爱中和谈过恋爱,目前单身。

表4 大学生婚恋观独生子女差异t检验

表5 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方差分析

表6 大学生婚恋观的恋爱状况差异方差分析

4 讨论

4.1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分析

当代大学生恋爱越来越普遍,因个体情感上的需求(如孤独寂寞、空虚等)或者受时代文化冲击的影响恋爱动机明显增强,恋爱过程中的性爱抉择更开放,这与李永芳,倪志军,牛瑞仙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对恋爱以及未来婚姻的选择标准和内在尺度更加精神化,较多强调内在因素,并且随着教育的提升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学生整个婚恋过程更加谨慎,考虑的更全面、更长久,这是时代进步、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良好标志。

4.2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大学生婚恋观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大学生婚恋观整体上在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在恋爱动机、婚姻角色观、婚姻价值观、婚姻自主观、性爱抉择观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女生对待性行为和选择性爱伴侣的谨慎和保守,更加重视婚恋双方的忠诚,更看重个性相符、相处和谐等因素。而男生的恋爱动机更强烈,更加赞同男性在婚姻家庭中在地位、文化学历、收入等方面要高于女生。这些与赵冰洁、苏红、朴都雷、罗萍、Hill、Walters and Parker、Salts&Connie J、Murphy &Bogges、Brantley[5~13]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在性别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差异,社会大众对男女生出现婚恋与性问题的态度和男女两性在婚恋关系中扮演角色的认同与期待不同,并且在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男性承受的压力和责任较女性更大。②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受到父母及家庭教育或封建传统大文化背景的无形熏陶,加之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获取的体验感悟以及渗透在生活形态中的非言语信息从而认识到女性在婚恋与性的处理上,束缚显然多于男性。③在性格特征上,女性普遍比男性更为怯懦、多虑[13],且由于女性生育繁衍的特殊职责使得女生多处在受牵制的被动境地,在婚恋与性问题上她们较男生更为关注自己是否受到伤害、是否能得到保障。

4.3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学科类别差异分析

在学科类型上大学生的婚恋观差异整体上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性爱抉择观上,文科>艺术>理科>工科;在婚姻角色观上,文科>理科>艺术,医科、工科>艺术;在婚姻资助观上,艺术>文科>医科、理科、工科;在婚姻忠诚观上,工科、医科、文科、理科>艺术;在婚恋观总分上,文科>工科,医学>理科、艺术。其中文科学生在婚恋观水平上最为传统与保守,这与苏红[6]的观点一致,艺术类学生最为开放,究其原因:①文科生中女生较男生多,而女生的婚恋观较之男生更为传统;②文科生较理科生或其它学科的学生而言,接受传统思想教育较多,故而表现在婚恋观上也是传统观念较为深厚。③艺术类学生因为学科的原因,学习生活比较自由,在艺术氛围中接触的都是国内外时尚前沿的文化潮流,逐渐被国外开朗奔放的价值观同化,对婚恋过程的看法和观念也相对开放。

4.4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城乡差异分析

来自城镇或农村的大学生婚恋观在婚姻忠诚观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婚姻价值观、婚姻自主观因子上得分略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提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看重性格和情感等内在因素,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婚恋观随着当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更加开放,但相比城镇大学生相对保守、专一,一定程度上仍受到父母要求的束缚。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①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更优越,接触先进时尚的文化传媒信息更多,比较淡泊物质因素,在婚恋过程中更追求满足内心需求的精神因素。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婚恋观和行为束缚更多。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持续变革、国际文化交流融合,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婚恋观思想有了现代化的转变,趋向开放。

4.5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大学生婚恋观在性爱抉择观与婚姻忠诚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比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得分高。在婚姻角色观、恋爱动机因子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说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思想更加传统、专一,而独生子女对恋爱结婚更加渴望。原因主要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更强,更多接触一些现代的信息元素,一定程度上被潜在同化,因而相比非独生子女婚恋思想更开放,这与阎晓军[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在婚姻角色观上独生子女对婚恋过程中男性的主导地位更为赞同的原因还不明。

4.6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分析

大学生婚恋观在整体得分上在家庭经济状况这个因素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婚姻忠诚观上差异显著,说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学生对婚恋的忠诚度略低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大学生。而在当代社会,物质条件因素在大学生婚恋认知和选择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大学生的婚恋思想更加开放、趋于多元化。主要因为社会开放程度增强,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教育也逐步提升,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时有效的结合理性与感性进行思考,更注重婚恋关系的和谐,更强调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

4.7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婚恋状况差异分析

整体上大学生婚恋观在恋爱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婚姻忠诚观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婚姻角色观、性爱抉择观、恋爱动机、婚姻价值观及婚恋观总分均较高。原因主要是处在恋爱中的大学生情绪情感的投入达到高峰,对恋爱对象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更强烈,而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对婚恋选择更谨慎,考虑因素更多。原因主要是恋爱经历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指导作用,使其在处理恋爱问题时考虑地更成熟。而恋爱中的大学生则易受情绪影响,思想趋于理想化。

5 结论

本文探讨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和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总结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青年对婚恋关系认识、思考与实践的进化历程与改变痕迹,很好地对大众整体婚恋思想变迁发展迅速的转折点做了承上启下的详细分析,并从群体心理的角度,针对男女生在婚恋关系处理中的不同心理维度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从总体看,我国的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婚恋观上虽仍较多地坚持传统观念,但也可以从本文中发现在整体上趋于开放,尤其在有些因子上,如性爱抉择观、婚姻价值观、婚姻自主观、婚姻忠诚观等。说明随着社会开放、国际文化交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思想开放程度明显增高,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学科类别的整体差异,在城乡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水平上有个别差异。

[1]王美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54(4): 61-64.

[2]苏 红,任永进.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81-83.

[3]李民菊.近五年我国大学生婚恋观研究评述.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2):126-129.

[4]李永芳,倪志军,牛瑞仙,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18(1):14-17.

[5]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2(10):111-113.

[6]苏 红,任永进.大学生婚恋观特点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8,6(17):15-20.

[7]朴都雷.中、韩大学生性与婚姻态度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8]罗 萍,封 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54 (5):631-635.

[9]Hill R J.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M].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1951.

[10]Walters J,Parker K K, & Stinnett N.College students’percep tions concerningmarriage[J].Family Perspective,1972,7(1):213-222.

[11]Salts,Connie J,Seismore, Melisa D, L indholm, Byron W,Smith&Thomas.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nd p 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of college freshmen[J]. Adolescence,1994,29(116):775-779.

[12]Murphy J J, Boggess S. Increased condom use among teenage males,1988-1995: The role of attitudes[J].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1998,30(6):276-280.

[13]Brantley A,Knox D, &Zusman M E.When and why gender differences in saying“I love you”among college students[J].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02,36(4):614-615.

[14]阎晓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杂志,2003,11(2):81-83.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恋性爱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中年性爱莫“执着”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及建议
——基于对新乡市大学生的调查
家庭关系网络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略施小计,享尽夫妻惬意性爱
性爱多美妙 不当有“性伤”
性爱拼图